高春香 李廷賢
一、帶著微笑走進課堂
作為人師,我們不要吝嗇自己的微笑。帶著微笑走進課堂,能夠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在課堂中,教師給學生一張真誠的笑臉,有利于構建和諧、民主的新型師生關系,學生潛意識中自然把教師當成知心朋友。這是因為,教師的笑臉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穩定他們的情緒,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中,思維會得到自由拓展,智力也會得到很好的開發。研究表明,長期處于自由平等、寬松愉快的課堂環境氛圍中的學生,不僅性格開朗,語言表達水平也較高。可見,教師帶著微笑走進課堂是多么的重要。
二、多贊美學生,少當眾批評
教師要懂得如何保護學生們的隱私和尊嚴,還要學會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從不同的角度和學生溝通交流,及時鼓勵他們、贊美他們,這樣的舉動會讓一些所謂的“笨學生”一鳴驚人。當然,對于一些嚴重調皮搗蛋的學生,一定要批評。但要講究方法、技巧,最終的目的是讓他們往好的方向發展。記得上學期剛開學時,我班有一位女生,十分內向,平時寡言少語,課堂中從來不舉手,也很少和同學們交流。我發現后,課堂中重點關注她,提問她簡單的問題,課后幫她輔導,并經常跟她談心。我還囑咐同班女生(尤其是同宿舍的)時常幫助她,與她交心。漸漸地,她變了,由沉默寡言變得開朗了許多、自信了許多。我由衷地為她的進步感到高興。
三、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
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要有博愛之心。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不搞特殊化,尊重學生的人格,公平、公正、民主地對待班上每一位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處在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中,這樣他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有些教師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培養出能考高分的學生,其實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好的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績,更要關心學生的生活。好教師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在校期間是否平平安安、快快樂樂地生活,是否有不順心的事影響他們。無論學生在校表現如何,我們都不能另眼相待,一定要關心、尊重他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做事也有自己的方法風格,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做事方法。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學生更是如此。教師要適當地調整自己的角色,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信任自己,同時也要信任學生,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一定不能表現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要適當地放低自己,親近學生;更不能埋怨學生,而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四、善于與學生交流溝通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善于運用語言和肢體語言等手段,有效地向學生傳遞出理解、關愛、欣賞等有利于師生交流溝通的信息,并保留足夠的溝通時間和空間,低下身來真誠地傾聽學生內心的呼喚,鼓勵學生充分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同時不忘給予他們更多的了解教師的機會,從而促進平等、合作的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有人說:“教育不是居高臨下的教訓,而應是平等的交流,什么時候,學生與教師的眼光平視了,我們的教育也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陶行知先生有次看到一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遂將其制止,并令他到校長室等候。陶先生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他:“這也是獎勵你的,我不讓打你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將信將疑地接過糖果。陶先生又說:“據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塊糖給他。這時男生哭著低下頭了頭:“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取這種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認錯,再獎你一塊。”糖發完了,談話也結束了,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換來了多么好的教育效果呀!
因此,我們要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情感及自我的發展。努力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希望每一節課都能陪伴學生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參考文獻:
[1]周 莎.初中階段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4.
[2]梁耀勝.師生情感互動 激活課堂教學[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