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在初中教學中,化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應用性的自然科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化學實驗,化學實驗對化學教學的良好展開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如何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是教育者一直關心的重點問題,因此,想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取得良好效果,老師必須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積極展開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為實驗教學增添趣味性,實現提升化學教學質量的目標[1]。
一、阻礙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因素
1.教師仍然使用落后的教學方式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因為化學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為了不讓學生在實驗中遭受意外,并能夠順利地完成實驗,在化學實驗中基本上是教師一個人進行,甚至不允許學生靠近實驗。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對學生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也能夠使得化學實驗順利進行,但是整個化學實驗過程學生并沒有親自動手參與。這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化學課程的興趣,并且無法提高動手能力。
2.教師缺乏展開趣味性實驗教學的經驗
我國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按照安全以及嚴肅的原則進行知識的傳授,極少展開趣味性的化學實驗,使得在化學教學中展開趣味性實驗教學就出現了經驗不足的狀況,教師不能及時有效地將課程內容與實驗教學進行有機融合[2]。
二、加強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
1.通過小游戲的方式展開初中化學實驗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化學實驗進行中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并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并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化學實驗的制作過程中可以通過小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們掌握相應的化學實驗知識。例如,在“乙醇受熱會揮發”的化學實驗中,教師事先準備實驗所需要的相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將乙醇與水混合,然后將手帕放在混合液中進行浸泡,最后將多余的液體擠壓出來。這個實驗具有些許危險性,因此,教師必須提前準備好夾子,用夾子夾好手帕,再將手帕點燃,向學生們提問:“手帕會不會被燒壞?”之后教師就可以展開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結果。由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產生不同的意見,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這種時機講解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在這種方式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2.加強實驗教學的課內外結合,積極探索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趣味化學實驗,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結合理論知識,主動進行一些簡單的化學實驗,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動手能力。在應用趣味性化學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向課外擴展,有效地實現實驗教學的課內外結合,提升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例如,在“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變渾濁”的實驗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并講出自己的實驗體會,讓其他學生對實驗反應進行觀察。在實驗結束之后,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指出學生實驗過程中所犯的錯誤,從而加強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記憶,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積極探索。
3.巧妙運用家庭實驗
初中化學的趣味性實驗除了可進行課堂教學,還能夠通過布置家庭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在家里就能夠有效完成簡單的小實驗。例如,在學習“酸的作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展開食醋清理廚房污垢的小實驗,在做家務的過程中還學習了相應的化學知識。這種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還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體會到生活與化學是密不可分的,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有效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奧妙。
本文圍繞著阻礙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因素以及加強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措施兩個主要方面展開了分析,希望能夠全面提升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展開的效率,從而進一步提高初中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與質量。
參考文獻:
[1]任美亞.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的應用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版),2016(11):85-86.
[2]張翠華,郭紅偉.實驗探究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1):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