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涵
【摘要】如何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產品與服務方面的創新,從而實現互聯網金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促進我國的經濟建設,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首先闡述了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主要特征,然后探討了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互聯網金融 創新
一、前言
在信息化時代,人們對大數據有了越來越清晰的認識。隨著互聯網金融在大數據時代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金融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開始在尋求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之路。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不僅為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研究提供了理論支撐,而且實現了傳統互聯網企業的升級,其意義重大。2017年,南非最大數據泄露事件爆發:3000萬公民信息暴露于互聯網上。大數據泄漏事件的發生,無疑對大數據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風險敲響了警鐘。因此,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和基礎之下,對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進行創新,這是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
二、大數據時代及互聯網金融概述
(一)互聯網金融
作為互聯網理念與傳統金融行業相互融合的產物,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史較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萌芽發展階段(2007年~2011年),第二階段是爆發增長階段(2012年~2014年),第三個階段是行業細化階段(2015年~至今)。在互聯網金融中,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分享性等精神逐漸在傳統金融行業中進行滲透,金融模式正在持續發生改變。在各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中,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影響巨大,對傳統的金融模式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十幾年之前,互聯網電子商務和金融領域幾乎不存在競爭關系。當今,互聯網企業逐漸涉獵金融領域,在金融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大數據
所謂“大數據”,就是多元化和規模化的信息組成的數據組,其形式多樣化,且時效性較強。在互聯網金融企業營銷的過程中,這些數據信息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可以來自社交網絡,還可以來自電商平臺。不僅如此,還可以來源于用戶的搜索記錄。然而,在對這些信息數據處理的過程中,發現其難度較大,這是因為數據信息不同于常態數據組。換句話也就是說,企業與用戶關系管理數據和大數據這兩者之間不存在必然關系。
三、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創新途徑
當大數據被引入了傳統企業中之后,企業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比如,金融、物流、醫療等行業大數據的應用效果非常顯著。信息技術的提升,促進了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對于互聯網金融公司而言,為了實現創新與發展,具體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構建垂直搜索模式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在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中,用戶獲得服務,這表明了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的存在價值是較大的。通過大數據平臺和技術,相關利益者可以得到將各種各樣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因此可選擇性更強。除此之外,通過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用戶的歷史瀏覽情況得到記錄,這些記錄產生的行業數據和金融產品的情況可以提供給用戶參考。這樣一來,可以使金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并且,這也使傳統金融行業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不復存在。
(二)發展互聯網金融的C2B模式
在互聯網金融的C2B模式中,用戶是運營主體,C2B模式能夠將分散的客戶集中起來,形成龐大的采購集團。通過模式的創新,使一對一出價的弊端降至最低。在這種模式中,個體用戶也能夠獲得批發價格,從而使購買成本大大降低了。但是,這種模式實施的難點在于:平臺必須充分了解用戶的行為習慣,最大程度地滿足用戶的服務需求,進而增加客戶的忠誠度。
(三)構建普惠金融服務的民營互聯網銀行模式
在互聯網銀行中,一般主要的發展方式是通過移動互聯的方法進行民間資本的籌集。所以,在普惠金融服務政策背景下,互聯網金融能夠為廣大中小企業或個人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在這種民營互聯網銀行模式中,互聯網可以通過發揮自身的優勢,借助中介機構,逐漸地擴大業務涉獵范圍的寬度和廣度。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積累大客戶,逐漸形成業務鏈條,開發新型的金融供應鏈。除此之外,在互聯網金融中,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使互聯網金融風險被控制到最低。
(四)實現虛擬貨幣的雙向流通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逐漸擴大發展范圍,人們已經初步了解并接受了虛擬貨幣。我國當前有很多虛擬貨幣種類,但這些虛擬貨幣在流通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的問題。在我國,比較有名的虛擬貨幣包括百度公司的百度幣、新浪推出的微幣等。在數字資本協議許可領域中成功應用虛擬貨幣,這是我國互聯網金融中虛擬貨幣的發展現狀。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國家兌換虛擬貨幣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匯率的要素的影響。如此一來,在世界范圍內基本實現了虛擬貨幣的快速流通。
(五)基于大數據基礎建立信用評級制度
最近幾年,互聯網金融如火如荼地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能建立完善的信用數據審核制度,那么就會使互聯網企業網貸平臺違約情況頻繁出現,資金鏈斷裂也是非常普遍的。種種情況說明,在大數據時代,以前的那種舊有的征信模式難以適應互聯網金融新的發展情況。因此,使用大數據征信系統已經迫在眉睫。在這種征信系統使用的過程中,一方面必須在借鑒傳統征信系統的基礎知識,對用戶的信貸歷史情況進行挖掘。另一方面,充分熟悉客戶的社交網絡、用戶申請等數據信息,確保大數據在征信系統中得到充分應用。另外,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控制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在對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進行創新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了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控制。
四、小結
在大數據時代,我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一次很好的發展機會。互聯網金融的重要支持是大數據分析技術。在該技術的輔助下,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創新與發展,并且正在一步一步地取代傳統金融的地位。當大數據和互聯網金融融合度更高,互聯網金融的透明度也會更高,這樣導致的結果是營銷越來越精準,互聯網企業規避風險的能力也在增強,經營效率得到提升。然而,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大數據技術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應用還只是處于初步階段,需要改進和優化的地方非常多。大數據給我們的互聯網金融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我們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這個工具。一方面,需要保障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中應用的創新與發展。唯有如此,才能使互聯網金融在大數據時代實現健康快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閆冉.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創新研究[J].時代金融,2016(20):25-26.
[2]孫杰,賀晨.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財經科學,2015(1):11-16.
[3]唐懷濱.試論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 金融創新及傳統銀行轉型[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6(2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