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野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國有企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必須納入黨的領導之下。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建的重要一環,也必須在國企基層黨組織內得到加強。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奮斗歷程中,高度重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套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專職機構深入落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框架,并在新形勢下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 國有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工作框架 發展側重點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是將改造人民的主觀的精神世界同改造客觀的物質世界相結合的偉大創舉。在目前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中,國有企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一環,其必須在黨的領導下不斷發展、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從而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
一、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經濟制度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而在公有制經濟當中,國有經濟往往抓住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發揮著主導性作用。我國憲法第七條規定:“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而國有企業作為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形式,其肩負著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責任。因此,國有企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尤其是在改革進入深水期的形勢下,國有企業在進行深化改革過程中必須加強國企黨建工作。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一環,其有著宣傳黨的思想,教育國企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的重要職能。由此,為傳承國企光榮傳統,保持國企自身獨特優勢,促進全面深化國企改革,國有企業必須不斷加強思想政治工作。
(一)傳承國企光榮傳統的重要保障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曾作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的重要論斷。改革開放之后,我黨制定出臺了1983年《國營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綱要(試行)》,其中明確指出“職工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黨的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黨之所以重視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中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其目的在于從思想上教育國有企業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從思想上指導國有企業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使之在為國有企業的發展而奮斗的過程中,堅持黨的領導、遵守黨的紀律。尤其是在當今全面深化改革階段,國有企業在面臨公司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必須堅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從思想保障國有企業光榮傳統的傳承。
(二)保持國企自身獨特優勢的必然要求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國有企業資產總量多、占國民經濟比重大,而且往往在國民經濟關鍵領域發揮著重要性作用。據資料顯示,2017年1至5月“國資監管系統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7.3%;實現增加值4.4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利潤總額9938.2億元,同比增長21.2%;上交稅費總額1.6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由此可見,國有企業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從根本上講,這一切成就的取得,要歸功于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毫不動搖的堅持了黨的領導。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因此,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必須堅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從思想上讓國企黨員、黨員領導干部乃至全體職工深刻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意義。
(三)深化國企改革的題中之義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展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對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深化國企改革過程中,如何處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堅持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成為了當前的重要問題。為此,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中,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就“國企改革”答記者問時指出,要“始終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有機統一起來”。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在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機統一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通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國企黨員及黨員干部,使之更深入的理解將黨的方針政策以及黨對國有企業領導的要求,從而在實踐上更好的處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堅持黨的領導之間的關系。
二、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基本框架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奮斗歷程中,高度重視黨的思想政治工作,并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探索和完善黨內思想政治工作體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黨不斷深化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因時因地的打造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專職機構深入落實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框架。
(一)黨委統一領導
1988年4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我國國有企業采用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的領導體制,并規定:“中國共產黨在企業中的基層組織,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實行保證監督”,劃定了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能。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在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強調國有企業要“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國有企業章程,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這就進一步明確了基層黨組織在國有企業中的核心地位。而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能,思想政治工作的展開就必須緊緊圍繞國有企業“核心的核心”——國有企業黨委,在國有企業黨委的領導之下,宣傳黨的大政方針,落實各項工作。
(二)黨政共同負責
我國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黨政共同負責機制在領導層次上可分為上中下三層。在上層,我國國有企業采用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的領導體制,所謂的廠長(經理)負責,就是指“企業建立以廠長為首的生產經營管理系統。廠長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對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負有全面責任”。因此,在國有企業的領導頂層設計上,黨組織書記、董事長兩個職位一般由一人擔任,全面負責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和黨建工作。而在中層,改革開放至今,為防止國有企業領導干部只注重生產經營而忽視了企業黨組織黨建工作。形成一套由企業黨委主體負責、行政領導人員積極參與的運行機制。在基層,國有企業不斷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努力使國有企業內部行政管理人員與黨組成員形成良好的崗位流動,保障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展開。
(三)專職機構深入落實
現階段我國大型國有企業在政工機構設置上一般設有組織、宣傳、辦公室等工作部門,中小型國有企業可分設綜合性黨的工作部門。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質在于向廣大黨員灌輸黨的政治思想,因此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需要上層的領導,還需要專職部門深入的落實。因此,國有企業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專職機構肩負著將上層指導思想、方針政策轉化為具體實踐的艱巨任務。并且在進行具體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專職機構之間的功能不是徹底分開的,而是相互依托,相互協調的。其目的就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對黨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培養黨員的責任意識、身份認同意識,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黨風。
三、國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徑
新形勢下,我黨面臨“四大危險”“四種考驗”,為確保國民經濟穩步發展,我黨就要在注重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我黨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對在新形勢下國企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正確方向
在管理國有企業過程中,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習近平同志在2016年10月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中多次強調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同時也指出“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因此,在怎樣堅持黨對國有企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領導問題上,除了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把黨的領導融入到國有企業治理各個環節之外,必須從國企黨員的思想入手,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在《黨章》中規定黨的基層組織基本任務的首要一條就是“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和執行黨中央、上級組織和本組織的決議”。為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這一重大政治原則,國有企業的基層黨組織應嚴格遵循黨的領導,宣傳黨的政策主張,切實加強黨員思想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企業黨組織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來抓,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道理,又辦實事”。從而使得黨對國有企業的思想領導與政治領導、組織領導配套且同步運行。
(二)培養高素質國企領導干部隊伍
在國有企業現行的黨委領導下的廠長(經理)負責制的領導體制當中,國有企業負責人肩負著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任務。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深入展開,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以及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必須在踐行“黨管干部”原則的同時,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重要思想。在2016年10月召開的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中習近平同志為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方向,就是“要加強對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的黨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引導他們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增強黨性修養,從思想深處擰緊螺絲”,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也強調“全黨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黨的各級組織必須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必須自覺抓好學習、增強黨性修養”。因此,怎樣從思想方面“著力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成為了現階段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另一個側重點。
(三)加強國企基層黨組織功能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背景下,部分國有企業只注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夠充分,以至于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迷失了方向,甚至部分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有向成為“閑置衙門”發展的趨勢。2015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表明“一些企業黨組織管黨治黨責任不落實、作用被弱化”。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的一部分,其必然受到這種情況的影響。并且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黨內的腐敗現象也有所抬頭,“各類腐敗問題呈現隱蔽化、集團化、智能化的新特點,而廉政建設的艱巨日益凸顯”。王岐山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所作的報告:“國有企業是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重要表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石。堅持從嚴治黨,國有企業不能例外”。針對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邊緣化問題,同時也為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思想,今后國有企業需以思想政治工作為重要手段,先從思想上教育黨員重視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地位和權責,使黨組織發揮作用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并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宣傳黨規黨紀,落實“兩學一做”,讓廣大國企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形成不敢腐、不想腐的思想。
參考文獻:
[1] 2017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收入同比增長16.8% 創近年同期最好水平[EB/OL].(2017-7-11)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30/n2588360/c7359750/cont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