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勁松
【摘要】學校的聲譽與實力會受到辦學特色有無及水平高低的影響,并直接關聯著整個學校的發展與生存。時代的進步督促著辦學質量的提升,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已經成為必然。以特色辦學為切入點,針對唐山市路北區七十號小學展開“特色實踐推動校園和諧發展”的研究,并認真總結“走特色辦學之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關鍵詞】特色辦學 發展 生存 重要性依照國家辦學宗旨要求,各類學校的建設工作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同時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色,這就是個性與共性的唯物統一。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不一樣的,但筆者堅信“特色強校”是絕對禁得起考驗的真理。因此,必須對辦學特色進行經驗總結,不斷推陳出新,才能獲得長遠發展。
一、相關理論
1.辦學特色
在長期教育實踐和經驗累積的過程中,學校會形成一種穩定的、優質的并且獨特的教育風貌,使其成為自身發展的亮點,以進行對外宣傳和招生。“特色”即意味著是這個學校最具個性、最典型和最突出的地方,但辦學又是一件極其嚴肅和高尚的事情,因此又必須堅持“優質”,這就要求辦學者從實際出發,整合普遍辦學要求,調整其內部結構,規范群體意識,提高學校內部凝聚力。在特色辦學的道路上,還要注重對“穩定性”的把控,調整非優質元素和內部不協調因素,做到保持特色,穩步提高,這樣才能得到長遠發展。
2.小學校園創師生和諧的功能
(1)德育功能
①陶冶學生情操。作為校園文化的一種可視化體現,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和優美的校園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對于小學生而言,優雅的校園環境能夠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對其審美觀的一種熏陶,更是對其優良品質和人格的良好引導。
②規范學生行為。積極正面的輿論和完善的制度能過正確引導學生的行為舉止。一旦個體發生與行為規范相違背的事情,就會受到制度和輿論的壓力,回歸正軌。
③培養學生優秀的精神品質。校園文化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校園文化可以通過課外活動、黑板報等形式表現出來,為大家營造一個豐富、積極和快樂的和諧校園環境,在這個氛圍的熏陶下,學生會自覺的規范自身的行為。
④培養學生健康的個人特色。校園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樣化,有助于學生的個人特色培養,避免陷入“千校一面”的尷尬局面。學生都是相對獨立的個體,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只要他們身心健康有一個陽光積極的學習狀態即可,不需要千篇一律。
(2)美育功能
愛美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小學生正處于發展階段,對外界事物的了解和認知都不夠成熟,在追求美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①不成熟的思維使他們認為只要是另類的、陌生的、不熟悉的就是美;②只注重外在美,不追求事物的內涵。因此,高品質的校園文化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能夠幫助他們學會鑒賞真正美,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這是在學習課堂知識之外的一種內涵得提升,在欣賞美和發展美的同時學會享受美。
(3)實踐功能
構建校園文化離不開學生的實踐,所以必須以學生這個群體為服務對象,展開具有實際意義的活動。小學生積極參與各種校園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也是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如手工活動、運動會、綜合實踐活動和競賽活動等,即可以提升學習能力又可以提升生活能力,為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特色實踐對校園和諧文化的推動——以唐山市路北區七十號小學為例
在校園文化中,主題教育絕對堪稱點睛之筆。七十號小學一直以“德藝互動,全面發展”為宗旨辦學,努力實現藝術與德育教育的全面融合。學校本著特色辦學的原則,多維度并且深層次的研究了國家十二五課題,向著“立教育之美,塑人格之美”的高尚境界不斷努力。
七十號小學一直以不同主題不同形式開展藝術特色展示活動。自2010年起,學校長期開展的大型傳統特色活動——“心香一瓣沐朝陽”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其中包含各種體育運動、繪畫、書法、唱歌、器樂、舞蹈、棋類、移動火柴棒、陶藝……甚至還有遙控汽車和紙影人小組,孩子們通過活動放松身心,充滿快樂,體驗生活,增長才干。“心香一瓣”的意思是這里是學生心靈的天空,休憩的港灣,一個溫馨的天地。學生收獲的每個成果都要經歷一次心靈的綻放,而朝陽般溫馨的校園氛圍正是朵朵心花盛開的雨露春風。而每一個在七十號小學學習的孩子,也必將在一次次綻放中不斷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光彩!起初興趣小組不到就30個,之后根據老師的專業特長,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點,項目又有更新、調整,截至目前“心香一瓣沐朝陽”活動小組調整增加至37個。學校整合課程資源,利用隔周五下午第一節課的時間,全校30多個興趣小組2000多名師生同時開展活動,打破班級年級界限,使活動切實惠及每一位學生,力爭學生有特長,甚至一生多特長。
2012年,自教育部提出了“中華經典朗讀”的活動號召之后,便得到了七十號小學的積極響應。學校在構建“德藝互動,全面發展”的校園文化過程中,堅持以“誦讀中華經典,浸潤少年人生”為特色主題,鼓勵廣大師生參與到活動中來,感受我大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陶冶情操的同時還學習了古樸的人文文化,既提升了學生的道德素養又響應了“特色辦學”的策略。
2015年,七十號小學在特色辦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將歌舞、詩朗誦、情景劇、童話劇、樂器演奏、健身操和交警操等多種藝術形式引入校園生活當中,令整個校園充滿現代和時尚的氣息,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真正實現了“德藝互動、以德促藝”的教育理念。和諧的校園中充滿了關愛和美好的因子。
七十號小學還做到了物用其盡,就是將學校的每一面墻都利用到德教工作之中。學校經過精心設計讓所有的墻都會“說話”,樓道的不同層次都用來展示不同的教育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感染所有的學生,使他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充實和豐富。樓道文化遵從三條主線,分別是行為主線、安全主線和“三名”主線。兩座教學樓的入口處,LED電子顯示屏隨時滾動播放的“溫馨校園 凈靜競敬”“美麗校園 輕聲慢步”是行為主線的核心。沿著每個樓梯兩側的墻壁,學校都張貼了系列安全歌謠,這些朗朗上口的文字,提示孩子們在學會保護自己的同時還要關愛他人。所謂“三名”主線,是指以“名人、名言、名著”為主線,涉獵中外,博覽古今。蘇軾、歐陽修、魯迅等不同年代的中華名人讓每一名學生向經典致敬,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室外,一幀幀各具特色的“班級名片”構筑班級的靈魂。這其中,“班級格言”在睿智中蘊含著鼓舞,“班級風采”再現一個個愉快的瞬間,而“班主任寄語”則溫婉如知心的朋友娓娓道來。走進“凸”字形的教室,學校還因地制宜,為每個班級都制作了集儲物、裝飾為一體的彩色組合櫥柜。站在講臺前,嶄新的桌椅、醒目的班訓、漂亮的板報,再加上開學初每個班級用學校下發的專用資金購置的花草,目光所到之處,一只只炭包五顏六色,一盆盆綠蘿生機盎然。試想,師生們從富于特色的校園走進魅力無窮的樓道,再進入這溫馨洋溢的教室,怎能不心情舒暢,事半功倍!
在操場的圍墻上寫著“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至理名言,學生在進行課間操和體育活動時都能看到。這對學生和老師而言都是一種無聲的督促,用現在的努力換明日的成功,同時呼應了七十號小學辦學特色——“嚴謹、和諧、快樂、誠信”。學校還將歷年來學校辦學特色展示的內容制作成了精美的課件,在校園內的電子屏中滾動播出,那一張張精美的劇照定格了學校持續發展的辦學過程,同時也指引著學校將來的辦學方向。
三、結語
“特色辦學”能夠形成強大的凝聚力。辦學特色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學校展現其強大凝聚力的過程。一所學校想要形成專屬于自己的辦本學風格,就必須通過明確辦學定位、固定教育理念、深入指導思想和堅持發展精神來實現,這是一個培養人才、刻苦鉆研、服務社會和凝聚力量的偉大過程。
“特色辦學”具有強大的推動力。學校的名譽和實力會直接受到辦學特色的影響,高質量的特色辦學能夠促進學校的長遠發展和綜合實力,這樣才能在強大的社會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教育是百年大計,好的特色辦學能夠給社會以積極反饋,提升對社會的貢獻度。
“特色辦學”具有較強的擴散作用。辦學特色是學校發展和生存的原動力。一所好的學校必須能夠堅持自己的辦學風格,先將其發展成自己專屬的“特色”,然后再將其轉化為競爭中的優勢,以提高學校的名譽和知名度,同時還要努力發現由其衍生出來的其他潛力,做到資源整合,多元化全方位的發展。
想要走好特色辦學之路,就必須解決認識和方法兩個關鍵問題。首先,辦學者要充分理解特色辦學的意義所在,并且將其傳達給全體教師和同學,形成一個統一的辦學理念,然后從大局出發重新認識學校,重新制定學校的發展戰略;其次,應該積極調動全體教師和同學參與到學校開展的研究與活動中來,讓學校領導、院校研究人員與師生站在同一個戰壕中作戰。
對于特色辦學而言,戰略共識是大前提。學校領導是戰略的提出者、傳達者更是把控者,因此必須身體力行,深刻理解辦學特色的內涵,堅持自己的管理戰略,并鼓勵廣大師生員工積極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一所學“厚重大氣、理性從容”教育風格的形成,離不開幾代人的奉獻與執著,優質教育品牌的創立,更不開無數教育者的努力;走特色辦學之路,向著優質化目標不斷前進,將會成就一所又一所形如七十號小學這樣的優質學校,也必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孫金平.“小學掛牌”背景下學校教育效能的個案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06) :75-80.
[2]陳蘭枝,關蓓.走特色辦學之路,創師生幸福校園——訪武漢市育才小學校長關蓓[J].教師教育論壇,2015,(08) :4-6.
[3]郭樂靜.示范帶動,促特色辦學之路越走越寬——《山西省小學特色學校建設與研究》課題啟動暨特色學校經驗交流展示會會議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4) :64.
[4]劉長玉,范同華,張恩蕓,李友新,楊芳,張倩倩.特色辦學:行動詮釋理念 管理融入細節——湖北省洪湖市第一小學詩文素養教育掠影[J].新課程研究,2009,(12) :187-193.
[5]龐晶晶,張海平.創新特色辦學 構建和諧校園——鄭州市中原區鄭上路小學特色辦學發展紀實[J].決策探索,2007,(06) :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