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胡海 張小東
【摘要】針對導彈戰斗使用課程實戰化教學改革的要求,分析了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現狀,根據導彈專業實踐性教學要求提出了開展基于作戰仿真實驗的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的總體思路,論證了從實驗準備、作戰使用方法研討與方案設計、仿真推演與干預、結果分析與研討、實驗總結與報告的導彈戰斗使用仿真實驗教學方法流程,研究結果對相關專業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導彈戰斗使用課程 作戰仿真實驗 實踐性教學 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選擇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是達到優化教學的重要前提。特別是作為軍事職業教育課程的導彈戰斗使用教學,主要內容圍繞在戰斗中使用導彈武器的原理、規則和組織指揮方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更要避免單純依賴灌輸式的知識傳授,而強調通過想定、案例、操演、研討等實踐性教學方法,讓學員通過親身實踐切實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能力素質。
一、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現狀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開展動態對抗性作戰實驗的保障條件,導彈戰斗使用課程在實踐性教學環節上存在偏重流程性操作、研究深度不足,缺乏對抗性訓練、貼近戰場不夠,多為單平臺單系統運用、體系特點體現不夠等突出問題,嚴重限制了學員對導彈作戰使用原理、條件和指揮方法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影響了崗位任職能力的培養。
1.偏重流程性操作,研究深度不足
目前,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內容主要是裝卸導彈、備戰備航和導彈攻擊部署操演訓練,重點是組織學員利用實裝和模擬器對相關部署的組織實施流程進行實踐,使學員熟悉相關部署內容、實施流程、組織指揮和協同方法。但這種流程性訓練作戰背景和環境單一,流程相對固化,導致學員難以搞清楚不同環境條件、不同作戰目標和不同使用方法對導彈射擊精度、突防能力及毀傷效果的影響,難于正確的把握和靈活的運用。
2.缺乏對抗性訓練,貼近戰場不夠
導彈戰斗使用是戰術性課程,其主要內容是指導我導彈專業軍官使用導彈武器與敵方對抗的原理、方法和組織指揮流程。但目前,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中在作戰想定、藍方模擬等方面還處于初步階段,教學內容還基本停留在學員按照預定方案計劃進行操作、最終紅勝藍敗的固定模式,不利于學員情況分析判斷、臨機組織指揮和應急情況處置能力的培養。
3.多為單平臺單系統運用,體系特點體現不夠
目前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主要還是著眼于單個作戰平臺單型號導彈武器系統的作戰使用訓練,對于現代海戰基于信息系統體系對抗的特點體現不足,戰術背景和復雜電磁環境設置簡單。因此,使學員難以體驗帶有戰術背景、基于信息系統支持及復雜電磁環境中實際的作戰訓練情況,無法全方位、全過程熟悉專業武器裝備的作戰使用方法,對體系作戰條件下新型導彈武器裝備的組訓能力和作戰使用能力掌握不夠充分。
二、基于作戰仿真實驗的實踐性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是讓學習者通過一系列設計好的實踐進行練習,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同類任務,以增加技能熟練程度或增加新能力的方法。根據新的要求,初級任職教育應強化實踐性教學,加強基于信息系統的對抗演練和依托模擬手段的應用訓練,實踐教學時間應不低于總教學時間的一定比例。
但由于導彈武器系統本身技術的復雜性,作戰使用影響因素的多樣性,實裝武器使用成本的昂貴性,通過實兵演習、實彈射擊等方法開展實踐性教學,組織難度大、經費支持要求高,難以多次進行,無法滿足教學需要。
對于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而言,通過作戰仿真實驗,可利用作戰模擬的方法組織學員進入近似實戰的情境,通過決策到行動的實際作戰過程,充分調動學員運用所學知識實踐分析和解決導彈作戰指揮決策中的復雜問題,采用大量接近實戰條件的導彈攻防作戰實驗對相關作戰使用原理、規則和指揮方法進行檢驗驗證,全維調動和激活學員的感知器官,讓學員在情境體驗中暴露差距、彌補不足,用原生態的實踐環境鍛造學員創新思維,切實夯實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基礎。
三、導彈戰斗使用仿真實驗教學方法流程
1.實驗準備
(1)教學內容預習。在開展導彈戰斗使用仿真實驗之前,應首先通過理論授課、慕課等手段組織學員對實驗涉及的概念、原理和技能等教學內容進行學習,確保學員基本掌握相關內容。
(2)初始想定設計。教員應根據教學目的、重點難點開展作戰仿真實驗的初始想定設計,設定基本作戰想定,選定作戰海區,設定地理、水文、氣象和電磁環境,設置藍方作戰體系、打擊目標編隊情況和抗擊作戰規則,選定紅方作戰體系和支援掩護兵力等,設置作戰平臺類型、初始位置、武器系統狀態、故障設置等。
(3)實驗方法學習。為確保學員能夠正確開展導彈戰斗使用作戰仿真實驗,還需要組織學員進行作戰仿真實驗方法學習,使其掌握作戰仿真實驗系統的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和結果分析使用方法。
2.作戰使用方法研討與方案設計
(1)作戰使用方法研討。為保證作戰仿真實驗的教學效果,在實驗開始前應首先組織學員根據實驗內容對可能使用的作戰使用方法進行研究討論,使學員初步掌握相關使用方法的概念、特點、使用時機、組織指揮方法和可能效果,為作戰仿真實驗中實際應用打牢基礎。
(2)作戰使用方案設計。運用合作學習法,組織學員根據實驗內容分組開展具體作戰使用方案設計,確定導彈發射數量、攻擊波次和發射順序、末制導類型、攻擊方式、射擊方式、航路規劃、末端攻擊方向等內容,用于作戰仿真推演。
3.仿真推演與干預
學員根據給定的初始想定和實驗課題完成作戰使用方案設計后,由教員組織學員根據作戰使用方案依次開展作戰過程仿真推演,并根據仿真作戰進程,依據學習到的戰斗使用原理、規則和指揮方法進行必要的作戰干預,直至完成整個作戰過程。
4.結果分析與研討
(1)作戰使用結果分析。作戰仿真推演后,組織學員對作戰結果進行記錄,必要時與推演前的預測或實際案例等進行對比,要求學員按分組初步分析作戰結果的可能原因。
(2)作戰過程復盤和數據分析。在各小組初步分析完成后,由教員組織全體學員對作戰過程進行復盤,并對關鍵作戰數據進行細致分析,明確每一枚導彈從目標探測跟蹤、識別判證、定下決心、引導分發、目指下達、導彈發射、彈道飛行、搜索選擇、干擾對抗、跟蹤命中直至毀傷目標的全過程,引導學員搞清楚每一個使用決策、每一步組織指揮的正誤和得失。
(3)作戰使用方法研討。在復盤分析的基礎上,組織學員對作戰仿真實驗中實際應用的作戰使用方法進行深入研討,從而進一步深入掌握相關使用方法的概念、特點、使用時機、組織指揮方法和實際作戰效果。
5.實驗總結與報告
實驗完成后,組織學員總結作戰仿真實驗整體過程和最終結果,并根據仿真實驗和研討的結果、自身的認識與思考等撰寫作戰使用方法總結,形成作戰仿真實驗報告。
四、結束語
作戰仿真實驗能夠有效解決院校導彈戰斗使用實踐性教學面臨的偏重流程性操作、缺乏對抗性訓練、體系特點體現不夠等突出問題,具有突出的先進性和實用性。論文提出基于作戰仿真實驗開展導彈戰斗使用教學的總體思路和具體實驗教學組織方法流程,可直接用于武器戰斗使用課程教學,值得相關武器裝備戰斗使用類課程實踐性教學方法改革參考和借鑒,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隋先輝,胡海,張林.信息化條件下海軍基層指揮軍官的培養[J].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報,2011,(06):51-53.
[2]金釗,胡海,王富賓.把握任職教育特點,推進艦載導彈戰斗使用課程標準修訂[A].注重內涵發展,全面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學質量水平研討論文集[C].大連艦艇學院,20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