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偉
【摘要】《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作為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的有效途徑。分析和探討當前形勢下如何改善中職學校《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學科教學方法,借鑒和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推動專業化課程改革,提升專業課程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學校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 教學方法隨著社會的發展,專業化技能人才的需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同樣,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學方法也在積極探索和創新,為專業化、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極高的借鑒意義。《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是中職電氣運行與控制專業的核心課程,在職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為學生提供了電機拖動技術、電路組裝、調試和故障診斷等專業技能學習與實踐,可以為學生的就業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知識基礎。本文就如何改善《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學科教學方法展開探討,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出發,將理論教學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構建專業理論體系,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旨在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提高職業教育的有效性。
一、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課程體系與內容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因此,職業教育要緊隨市場的發展變化進行調整。學校和教師應依據專業培養目標以及專業資格的要求,以滿足市場需求為教育原則,強化實踐操作,將理論知識融入實踐訓練與操作中,遵循“歸類學習、科學組合、精簡學時、強化應用”的原則,對教材進行歸類和編寫,形成具有較強實踐意義的專業課程體系。隨著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現有教材內容已落后于企業生產應用,因此,學校和教師應不斷汲取先進知識并將其更新到教學實踐中,保證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真正做到學習內容與時代發展同步。與此同時,學校可以采取與企業、單位簽訂技術協議,邀請企業技術人才參與到教學實踐中,與教師共同完成教材的編寫、審核修訂工作,解決目前教材中偏重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脫節的情況,使教材與實際生產相結合,結合企業崗位需求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增強專業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二、改善教學模式,實現“一體化”教學模式
根據課程特點,教師可以將傳統式教學轉換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實現項目引領,以學習任務驅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以“滿足生產需求,強化應用實踐”為教學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請看看,針對性開展教學活動,以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企業、單位應用工作情景,加強學生動手實踐的教學內容。同時,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參與教學實踐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需求,活躍課堂教學活動氛圍,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形成長期持久的學習動力。
三、改革教學方法,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創新,促進中職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推動了中職教育的發展。尤其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使教學的效率大大提升。在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理論結合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利用電氣控制系統模型或設備等,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快速掌握電機工作原理與出現故障的癥狀與解決措施等知識,將理論教學轉化為直觀的認識,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教學實踐中采取PPT、視頻、動畫等形式,增強學生對于電機工作原理的感性認識,從而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的重點與難點。例如,教師可以與電氣設備生產企業、單位協作拍攝視頻,以企業實際生產過程為主線,增強學生對于電氣設備的種類與制作工藝的理解與認識。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使枯燥教學活動變得生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將繁雜的教學內容以視頻等形式展現,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使教師從教學內容設計中解放出來,能夠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學實踐中,提高專業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校企結合,打造實訓基地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專業化技能型人才,實踐操作水平是檢驗教學實踐的質量的唯一標準。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與對口企業加強合作,建立校企聯合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校內、校外等形式的實踐操作平臺。校企合作,是當前較為流行的職業教育融合教學方式,通過頂崗操作、工學結合等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實訓操作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在校內實訓期間,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型的實驗操作,為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等提供了豐富的理論與實踐基礎;在校外實訓期間,通過企業技術人員的手把手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本專業崗位要求和工作內容,增強學生對于專業技能的深層次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上進心,使學生能夠帶著工作任務和要求進行學習,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融合,提高了中職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教學有效性,形成了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教學體系。
五、將技能實訓與專業資格考證相結合
初、中級電工職業資格是面向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專業課程的等資格認證考試。在傳統資格認證中,考試內容與生產實際脫節,不能反映企業崗位需求與實踐能力的要求,資格認證無法反映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實踐操作水平。新的形勢下,學校和教師應將技能實訓與初、中級資格認證結合起來,形成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職業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資格認證體系。在學生完成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訓后,教師應以學生的實訓過程表現為評價基礎,結合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評測,開展資格認證評價考核工作。通過資格認證,加強了學生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融合,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生以后的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六、注重實踐能力的考核與評價
傳統的職業教育考核評價,僅僅以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為依據,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與企業的實際需求脫節,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和教師應完善專業考核體系,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案強化過程能力考核。制定理論學習、實踐能力與實訓期間綜合能力的考核體系,建立健全考核評價細則和評分標準,力求做到考核過程和考核內容的公開和公平。理論知識考核以閉卷考試為主,實際動手能力以處理和解決為主,重點考核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考核的形式可以采取小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考核評價的公正性,以學生考核評價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
七、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要求中職學校《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專業》課程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課程體系,優化教學內容,靈活應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課程的教學有效性,使之能夠符合企業生產實際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應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革,將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應用于教學實踐中,為學生的就業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璐.《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中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探究[J].現代交際,2016,(19) :253.
[2]滕云.《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與實踐[J].通訊世界,2016,(11) :291-292.
[3]俞亞平,李坤.《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精品課程建設探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5,(30) :46-47.
[4]陸瀅,李坤,袁道香.“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15,(04) :34-36.
[5]李冠男.《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中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思考[J].電子制作,2012,(12)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