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芬
【摘要】近年來,霞浦縣農村幼兒園教師數量大幅度增加,使本已薄弱的農村幼兒園保教質量更加不容樂觀,如何在較短的時間較為有效地提升我縣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專業能力、提高農村幼兒園的教研水平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借助《城鄉幼兒園聯動教研幫扶有效機制的實踐研究》的課題實踐,我們做了一些探索,摸出跟崗支研、送教送培、實地研訓等良好途徑,有效助力農村教師專業成長與農村幼兒園教研質量提高。
【關鍵詞】教研幫扶 跟崗支研 送教送培 實地研訓
一、“把脈”:跟崗支研雙向互動,做好充分準備
1.分模塊跟崗與支研。按照一日生活的組織與安排、教學活動的組織、游戲活動的組織、區域活動的組織、教研活動的開展等內容,分塊進行跟崗學習,被幫扶園的教師分批分塊跟崗,幫扶園的年段長及骨干教師分批分塊派駐到被幫扶園支研支教,雙反相互了解問題,學習方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全面真實面對所短,幫扶方了解需要幫扶的問題,深入細致發現所缺,為下一步制定適宜的幫扶方案提供準確的依據。
2.分梯隊跟崗與支研。按新教師、熟手教師、骨干教師等專業成熟度分梯隊,進行跟崗與支研,幫扶園按照各梯隊專業發展中的瓶頸問題開設跟崗內容,如新教師梯隊跟崗內容為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安排與開展;熟手教師跟崗內容為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與創造性游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骨干教師跟崗內容為幼兒行為觀察分析與活動推進……每個梯隊的教師能從跟崗中發現自己在這個階段專業上的缺陷或者盲區,并進行初步學習與效仿。
二、“給藥”:送教送培雙軌并行,做足知識滋養
(一)問題式送教送培
1.針對發現的問題,點對片送教送培。依據跟崗與支研中發現的所缺所短,制定出相應的培訓計劃于送培內容:有專業理論層面的送培,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幼教前沿信息分享;有教學實踐理論層面的送培,如《幼兒集中教學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幼兒園游戲區角設置與材料投放》;有實踐操作技能層面的送教送培,如五大領域優質活動送教,并針對這個活動展開的操作性較強的講座,如送教大班音樂活動《鴨子上橋》,送培《歌唱活動中圖譜的設計與制作》的講座。
這種點對片的教研幫扶是幫扶園對片區內的所有幼兒園統一進行的幫扶活動,片區內選定一所幼兒作為開放點,所有被幫扶幼兒園集中起來在某個幼兒園學習培訓,每個幼兒園輪流作為開放點,在幫扶園送教送培的同時,素顏展現幼兒園的教學現狀,以備為更精準的幫扶提供依據。
2.針對實際的需要,點對點送教送培。針對各園的園本課題方向和教學教研實際這兩個方面遇到的瓶頸問題展開送教送培,一方面,為促進園本課題研究更加科學而有效的發展補給養料;另一方面,為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補給養分。如有針對課題研究《農村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實踐研究》所做的《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界定》《幼兒行為習慣培養策略談》等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知識送培;有針對教學瓶頸問題“社會領域的活動上的像語言活動,不知該如何突破”所做的《基于體驗與感受的幼兒園社會活動》的引領性理論送培。
點對點送教幫扶是指幫扶園對被幫扶園一對一的幫扶,被幫扶幼兒園將幼兒園在課題研究和教學實踐中碰到的問題提交給幫扶園,幫扶園根據實際的需要擬定送教送培的內容,并安排時間一一落地送教送培,起到對癥下藥的幫扶效果。
(二)系統式送教送培
1.立足教育整體的提升,縣對片送教送培。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包括諸多方面,每個方面不斷突破不斷改進才能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性提高。立足這個方面,縣里每年組織兩次的綜合性送教送培活動,兩次活動同為一個主題,每次活動包括數量足夠的優質課:有名師送教、有獲獎活動送教;包括主題性的專題講座;包括課后的點評與互動。每次活動會送教送培到5個教研幫扶片,每個片區送教與送培內容有所不同,但都是圍繞同樣的一樣主題去設置,逐學期逐年完成不同方面的幫扶目標。
2.立足教師梯隊的發展,片對人送教送培。立足教師梯隊的發展進行送教送培是教研幫扶工作給藥環節的致力點,將片區內每個園所同一個梯隊的教師集中在一起,由幫扶園按照三個梯隊教師發展的不同要求確定內容進行送教送培,能有效助力不同教師的專業成長,主要有:同領域送教,指向新教師的成長,幫扶教師迅速提升分領域設計教學活動的初級能力;同課異構送教,指向熟手教師的成長,幫扶熟手教師拓寬領域活動教學設計的思路;研討課送教,指向骨干教師,幫扶骨干教師提升辨析問題尋找策略的能力。
片對人的送教送培,極具指向性和針對性,有效滿足不同梯隊教師的發展需求,有效提升不同梯隊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診療”:實地研訓雙位一體,做精教研幫扶。
(一)基于教學現場的實地研訓。
1.常態教學現場中發現問題、剖析問題。首先是共享現象記錄,然后引領大家分析問題、提出策略:“你們發現了什么”“那個環節出了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發現亮點,推廣遷移:“有哪些理念凸顯的特別好”“哪個環節是完成哪個目標”“這些方法還可以應用到哪些的活動中”……將現場抓捕研討資源和教師分析現象能力的培訓相結合,從最基本專業能力入手深度幫扶,幫扶各園教師提升發現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送教教學現場中厘清理念,清晰概念。這種實地研訓是縣對片、點對片幫扶過程最經常的幫扶手段,能夠從理念層面上提升教師的認識與理解,但又不空洞、不費解,最受教師和幼兒園的青睞,收獲是顯效的。送教的教學活動都是精心設計與揣摩過得,都會將《綱要》《指南》的精神落實的比較到位。每當送教之后,進行頭腦風暴,分組理出每個活動中蘊含的相關理念,并進行詮釋,送教教研團隊根據各種的研討情況做出總體的設計說明,“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教學環節中的那幾個地方體現了領域活動的什么核心理念”“預設的教案中關注到孩子的那些特點并做了哪些預案”“今后在設計相似內容的活動時更關注哪些方面”……將理論培訓與教學現場相融合,以小見大,利用真實的教學現場深度幫扶各園教師提升教學實操能力。
(二)基于教研互動的實地研訓
1.園本教研現場中引導教研。受能力水平所限,許多幼兒園的教研活動存在就事論事的單一化、片面化現象,甚至是流于形式走過場,嚴重影響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幫扶園本教研活動的開展,更能解決實質問題,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更加精深的幫扶。從正確的流程與包含的內容開始,到教研的前期準備與主持,再到教研過程的研討與互動,最后到教研的總結與提升,逐步引導完成園本教研,最終達到幫扶教研質量提高的目的。這種實地研訓,能幫扶教師、幫扶教研組長、幫扶業務園長、幫扶教研組、幫扶教研質量提高。
2.送教教研現場中示范教研。送教現場的示范性教研更注重的是系列化教研問題,圍繞教學中的一個獨立問題,展開深層思考、原問題延伸出來的新思考,等等,有助于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和幼兒園教研活動的深入提高。如送教活動《大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可以在現場進行教研互動:這個活動中關于歌唱教學的元素有哪些?(環節、導入、教唱、圖譜、創編)歌唱活動的導入環節可以用什么方法?哪些教材可以用哪些方法進行導入?為什么可以用這些方法?是否可以嘗試一下用其他的方法導入呢……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系列化的現場研訓。并基于這些教研問題延伸出來新的課題與新的研討。這種實地研訓,能夠將教師的專業思考力引向縱深發方向展,讓教研幫扶更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