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華
【摘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興趣和探索思維的關鍵時期,一個良好的引導方式會開啟璀璨生活。現階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偏重于書本上的知識點,著重強調書本上字詞的學習、閱讀題的訓練模式等。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老師在講臺上唾沫橫飛,學生在底下思緒飄飛的現象。書本是給老師教學提供教學材料的工具,是經過編者深思熟慮的結果,但是過于照本宣課,除了給人無趣之感,還會固化思維;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互動不緊密,導致學生積極性不高,達不到教師預期效果。為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教學模式 構建策略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學校提出了創新教學的策略,目的是想讓學生從大量的作業中解脫出來,從枯燥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通過順應小學生天性的方式,培養他們對語文的興趣。運用創新策略,實現素質教育,讓學生不再是思維固化的書呆子,而是具有能動性思維的學習主體。
一、小組交流學習模式
很多時候,課堂上都是老師一人的演講臺,如果沒有互動,學生思緒可能會偏離課堂。這個時候,老師應該多開展小組交流活動,讓學生與老師互動緊密,將課堂玩轉起來。
例如,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首詩時,學生可以四人分為一個小組,讓他們討論該詩大概講的什么,自身感受是什么,想起了什么經歷等等,只要是由該詩聯想到的都可以,不要太固化,然后隨機選取幾個學生進行講述,老師可以進行引導,回歸課題。通過小組交流,可以讓學生提出多種想法;老師不用提出針對性強的問題,讓學生思緒暢游有話題說;通過老師引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回歸課題,側面培養學生思考方式,讓學生不懼怕上課提問,減輕心理負擔,增強上課積極性、教學有效性。
二、多媒體教學模式
教師應該結合多媒體,吸引學生的眼球,借助互聯網的魅力,開闊學生眼界,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例如,學習課文《富饒的小興安嶺》一文時,老師可以在正式將課文之前,用多媒體放一段關于小興安嶺的風景視頻,讓學生從視覺上去領略它的富饒、魅力。老師也可以在講文章時,播放關于文章的朗誦音頻,讓學生從聽覺上感受,同時從側面培養學生朗誦能力。老師也可以針對自己的授課情況整理成PPT形式,便于老師節省時間成本,加快上課進程。
當然,老師在開展語文學習活動時,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了解課本以外的世界,了解語文不僅僅是書本,也是生活。可以放一些網上視頻課程、中華文化紀錄片、根據歷史改編的漫畫等等。
三、生活化教學模式
語文書本知識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化的,生活隨處都可見語文的蹤跡。語文教學,不應該拘泥于教室之中,它也可以走到室外,實施生活化教學。
例如,在學習《那片綠綠的爬山虎》一文中,便可以帶學生去實地觀察爬山虎,讓他們從視覺、觸覺上去了解他,不僅僅了解書本知識,還可以了解爬山虎生活的環境,周圍的其他景物。老師可以通過拋出一個個問題,引導學生去觀察發現、去深入了解。
此外,教師不僅僅可以針對課本上的內容進行生活化教學,也可以拋開課本針對生活中其他的事物進行教學。
例如,帶學生去觀察校園中的事物。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內,但很少有人提出去觀賞校園,而且很多學生連身邊植被的名稱都說不出。其實,校園內也有一番天地。校園中的花朵什么時間開放,什么時候凋謝,操場為什么這樣設計等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需要學生去了解。從周圍的事物開始,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讓他們學會發現、探索,同時也讓他們了解事物,擴寬知識儲備。
四、自主探索學習模式
學生常常抱怨重復抄寫的作業太多,其實鞏固字詞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過多抄寫,不僅會降低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度,還會壓縮學生課外接觸探索生活的時間。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盛的階段,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此時,教師不妨引導學生自己去解決提出的為什么,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例如,讓學生預習《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不妨讓學生針對標題提問,說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并寫下來。先通過自己的能力去找尋答案,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在課堂上提出來,老師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情況,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讓學生自己慢慢找到答案。,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習更自主。
五、結語
我相信,當所有的小學語文課堂都創新教學模式后,學生對語文的印象不再是大量枯燥無味的字詞抄寫,而是有趣現象的探索與發現。這能夠驅使學生好奇心的擴散,促使他們自主尋找答案,這種學習過程是課本與生活的有效結合。教師的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模式更加科學有效,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夠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知識儲備量也能夠持續擴大。在新型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語文不再是壓力,而是輕松愉快的過程,這能夠全方位提升小學生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彭潔.談小學語文課堂三步走教學模式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6,(19).
[2]曹磊.學習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及課例研究[J].課外語文,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