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霞
【摘要】思維導圖從20世紀60年代問世以來,便在諸多方面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提高人們的記憶力,增強創造思維能力,幫人們做出重要決策,也可代替費時費力的傳統筆記,還可以提高人們的學習能力。通過介紹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及繪制注意事項,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繪制思維導圖,來增強學生對課堂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技能,增強他們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 繪制 應用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
20世紀60年代,東尼·博贊發明了思維導圖,之后許多人就一直把它看成是“終極思維的工具”。什么是“思維導圖”呢?顧名思義,“思維導圖”就是應用繪制圖像作為思考工具,用來快速地處理外部進來的信息,形成大腦的智慧。說白了,“思維導圖”就是用圖表表現出的發散性思維。
二、思維導圖的作用
思維導圖出現之后,無論在學習、生活,還是工作領域,都得到了人們廣泛的應用。因為一張小小的思維導圖就能夠讓我們分清主次,更快、更清楚地看出一些主要思想的關聯性。
思維導圖通過信息存儲、數據分類組合及數據重復,來強化人們的記憶力。思維導圖也可以增強我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繪制出的思維導圖,可以讓諸多要素一目了然,提高人們發現新聯系的可能性。通過思維導圖亦可以幫助人們在看清所有的問題之后,平衡其中一些相互沖突的因素,做出重要決策。思維導圖還可以代替傳統的線性筆記,把別人在演講、書籍或其它媒體上表達的思想以圖形的形式繪制出來,利于記憶,節約時間,還可以有效刺激大腦。思維導圖還可以作為提升學習效果的手段,提高人們的學習技能,從圖中獲得學習知識的滿足感。
三、思維導圖的繪制
既然思維導圖的作用如此之多,那么思維導圖該如何繪制呢?繪制時需要準備什么工具呢?繪制的時候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1.繪圖工具的準備
繪制思維導圖筆和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一般我們首選各種粗細的彩色筆、馬克筆、簽字筆和白色A4紙。
彩色筆、馬克筆、簽字筆等書寫出來時顏色較深,而且色彩鮮艷。鮮艷的色彩對大腦的刺激比較強烈,所以繪圖時盡量選這些類型的筆。各種不同的粗細主要用來繪制不同的主脈及支脈。當然,如果我們出門不便攜帶如此多筆的時候,也可以用圓珠筆或中性筆代替,但這些筆色彩單一,也沒有艷麗的色彩,導致記憶效果欠佳。
紙張一般選空白的A4紙,白色最佳。如果你喜歡有顏色的紙張也可以,但一定要注意,紙面上不要有線條,這樣容易產生視覺干擾。紙張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過大不易攜帶,使用也不方便;過小又導致在上面繪制的內容受限。繪制思維導圖時,注意紙張一定要橫放,易于內容的延伸。
2.繪制步驟及注意事項
(1)繪制思維導圖的第一步是在紙張的中心畫主題
主題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圖片表示。用圖片做主題較文字更生動、形象,更能激發人們自由聯想的能力,提高大腦的吸收速度。
主題可以畫框也可以不畫框,有框的主題易于集中人們的注意力,無框的主題容易延伸人們的思考觸角,根據條件因人因事而宜。
(2)繪制思維導圖的第二步是畫主脈
主脈呈放射狀繪制,這樣可以提高傳遞信息的效率。線條一般畫成有律動感的曲線,以延伸大腦的下限。
主脈線條由粗到細,體現與主題的相關性,同時要把線條顏色填滿,用來增加色彩強烈度,加深大腦印象。相鄰兩脈的顏色不要一樣,最好是冷暖色系相間或對比色交錯,通過顏色就能迅速分清不同類別的內容。
主脈上線的長度一定要與文字的長度相等。若字短線長,給人一種沒有寫完的感覺,還會產生一種關鍵詞間緊密度不足的感覺;若字長線短,易產生視覺不平衡,缺乏美感。關鍵詞一定要寫在線條的上方,文字順序建議從左到右,這樣符合人們的閱讀習慣。一條主脈使用一種顏色,而且脈上的字體顏色最好和脈的顏色一致。
另外,主脈數最好小于7±2個,因為短期記憶的最大容量是一次記住7±2的組塊。主脈數太少,可能導致表達的內容不全面;主脈數太多,證明歸納的功夫不到位。
(3)繪制思維導圖的第三步是畫支脈
支脈是主標題內容的延伸,同樣以線條加關鍵詞的形式填寫。
繪制支脈,線條可自由選擇,由粗到細的線條或全部采用細線條均可。支脈排列一定由紙張的上方到下方,脈上的文字書寫順序一定是由左到右。支脈的線條及上面的文字一定是水平的,易于閱讀,也可節約閱讀時間。
支脈最好小于4層到5層。若超過4層或5層,表示你對內容的熟悉度不夠或者總結濃縮的不到位。繪制支脈要注意,線條一定得從同一個點發展而來。支脈的顏色一般與主脈的顏色一致,證明是同一個方面的內容。
另外,不管是主脈還是支脈都可以畫上輔助文字的插圖或剪貼圖片貼上也可以。單純文字的思維導圖也是可以的,但看起來單調無趣。若加上圖像后,一方面,可以幫助人們理解文字;另一方面,圖像本身也可以幫助人們記憶,增強人記憶效果。插圖最好跟在文字的前方、后方或上方,不要畫在線條的下方,這樣文字與圖被線條隔開,圖與文字的聯系感會被大大削弱。至于插圖的顏色,可以自由選擇,只要看起來覺得順眼就好。
四、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已在普教許多課程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認為,思維導圖同樣適用于中職課程的教學。作為一名中職教師,我更注重的是如何利用思維導圖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技能,以便從思維導圖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最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我在講《機械基礎》課程時,就引導學生課中或課后繪制思維導圖。因為思維導圖的支脈是可以延伸的,此時,學生就可以通過豐富的聯想,把講過的一些機械知識和機械原理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或者是工作中使用的機器設備聯系起來。通過對原有機器設備上一些零部件和結構的改造與創新,讓機器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現代科技飛速發達,思維導圖繪制軟件也越來越多,由于存儲方便、傳送簡單、攜帶方便等因素受到多數思維導圖繪制者的青睞。但手繪的思維導圖相比計算機繪制的思維導圖更能刺激大腦的思考和加強記憶的效果。是選擇手繪還是計算機繪圖,各位老師可以結合自己實際的教學工作來選擇。
參考文獻:
[1]機械基礎.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2]胡雅茹.我的第一本思維導圖入門書.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4.
[3]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