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實施以來,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也更加重視素質教育。本文主要探討了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當中的作用,在教師進行教學時除了要將基本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幫助學生提高思想上的覺悟,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學,以情施教,情知交融。
關鍵詞:以情施教;情感教學;高中政治
一、 引言
以情施教,情知交融,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增強教學效果,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尤其是政治學科這門需要情感教學的學科,機械的說教和被動的接受往往會使學生和教師都感到枯燥和厭煩,所以就需要將“說教式”轉化成“情感式”融入以真情實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利用一些教學手段,例如創建形象、生動的情境,融入豐富的感情色彩,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學生學習原理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思想認識,在情感和行為等方面都能夠得到積極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一個和諧融洽、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得到健康的成長。
二、 高中政治教學以情施教的特點
1. 以興趣吸引學生。要將高中政治這門學科變得有趣,來吸引學生主動地來學習,當教師在對一些原理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以運用場景模擬的方式,再加上豐富飽滿的熱情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相關內容時,就可以全程模擬“全國人大”的運行過程,讓學生深入其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
2. 以情感打動學生。高中政治情感教學要做到以情動人,以感化人,首先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投入真摯的感情和飽滿的熱情,從備課到課堂教學再到課外實踐都需要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實感來打動學生,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吸收知識,此外,教師在進行原理講解時除了要有飽滿的熱情之外還需要用身邊鮮活的事例來感化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教材上某些原理知識的真實性和生活性,例如組織學生觀看《感動中國》等節目,讓學生能夠更加真實的體會。
三、 高中政治教學以情施教的實際運用
1. 要對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灌輸正確的思想和道德標準,幫助學生分清社會上以及身邊一些行為的是非,加強正面灌輸,讓學生能夠在頭腦中自覺地形成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和世界觀,提高思想知識的認知水平。例如在進實際的政治教學時就可以列舉社會上的一些熱點事件,讓學生先去對事件中涉及的是非為問題進行評價,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糾正學生的一些有偏差的觀點。
2. 以表揚為主,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思想政治的教學手段之一就是樹立先進榜樣,積極地對先進的集體或個人進行表揚,來對青少年產生巨大的感染力,促使他們對榜樣進行效仿,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在學生當中營造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體會到身為榜樣或是身邊有榜樣的一種自豪感,來促進學生積極學習,不斷地完善自己,主動探索。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對班級中或是身邊一些人的正確行為進行表揚,呼吁大家一起學習。
3. 培養學生的積極因素。教師必須要及時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特別是對于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更要積極地去發現他們身上的特長之處,加以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利用自身的優點來改掉身上的不足之處,將學生的優缺點在一定條件下進行轉化,使學生都能夠保持一個積極的學習心態,能夠自主地去提高自己,讓先進更加先進,讓落后不斷進步。例如,成績不好的學生可能在體育或是勞動方面會表現得更加積極,教師要擅長發現他們的這些優點,不斷鼓勵他們,讓這些學生對自己產生信心,對學習產生積極性。
四、 高中政治情感教學的方法
首先,要建立情感目標,提高教學的設計水平。教師可以通過情感目標的設定是學生獲得一些例如興趣、觀念、意志等心理情感的轉變,情感目標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要使得教學活動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變化,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獲得正確的態度,同時情感目標的內容要具有學習情感、美感、人生價值感、理智感與道德感等多種情感。
其次,要創建合適的學習情景。教師要能夠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景,幫助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情感,例如:可以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案例,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原理知識,列舉學生身邊的政治、經濟和一些文化生活的現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利用豐富的圖像來創立教學情景,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豐富多彩的插圖來激發學生的樂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進行一些適當的課外活動,拓寬學生知識面,發展學生的特長與創造力,使教學不受教學大綱的限制。
最后,要賦予教學以一定的樂趣,做到以情施教,情知交融。教師要發揮出情感教學的積極推動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樂于學習。例如,教師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語言,使之更加幽默有趣,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畏懼心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聽課的熱情;可以巧妙點撥,能夠捕捉時機,靈活地因勢利導,將教學看成是一門藝術;要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遇到教學過程中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可以采用恰當的比喻,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或知識將復雜問題變得容易理解,深入淺出,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五、 結束語
高中政治教師要善于利用情感教學來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實現教學目標,利用情感來打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化學生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幫助學生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觀。
參考文獻:
[1]吳曉瑋.對“桃子高度”的猜想——淺談高中政治情景教學中“度”的問題[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11).
[2]萬世東.感受文化,深入思考,觸摸生活——高中政治課堂高效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13).
[3]邵翠珊.挖掘鄉土課程資源增強高中思政課實效性——對古田縣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的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8).
作者簡介:張新桂,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長沙市明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