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金
摘要:“聽說讀寫”中“讀”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更是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與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語文閱讀的培養。本文就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進行分析,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策略
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始終是教學的核心內容。很多人都在讀書,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把書讀好,而這種情況,正是目前大多數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真實寫照。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語文閱讀的培養,通過個性化閱讀,使學生“會讀書” “好讀書”,在閱讀中收獲最大的利益。
一、個性化閱讀的含義
個性化閱讀,從字面上看,就是根據自己的個性去讀書。而從更深層次去理解,就是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的個性融入到其中。無論是根據自己的個性去讀書還是將自己的個性融入到閱讀中去,都是個性化閱讀。因此,個性化的真正含義在于:其一,閱讀的自主性。學生能夠靈活的控制自身的思想意識,支配自身的閱讀活動;其二,閱讀的創造性。在個性化閱讀中,學生能夠超脫閱讀的本身,從閱讀的字里行間領悟書籍中的含義,這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思維,還能夠拓展自身的思維空間;其三,閱讀的獨立性。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將自身的思想與作者的思想相互獨立,而不會一味跟著作者的思想進行閱讀,能夠在閱讀中去發現和想象,以此延伸自己。
二、個性化閱讀教學的特征
1.自主性。自主性表現為人的自為、自覺和自由。只有自主的人,才能夠有效控制和主宰自我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充分認識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自主性閱讀是一個人在閱讀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在一定的條件下,個人對自己的閱讀活動具有支配的權利和能力。
2.批判性。個性化閱讀教學是一種擁有批判意識的閱讀觀。在個性化閱讀教學觀看來,閱讀是一個動態多變的過程。所以,把握文本的意義所在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會反思,要不斷對前人的閱讀結論進行誤讀、修正和改造,在這種反思和批判的過程中來把握不確定性、隱喻性、虛構性和含糊性。
3.創造性。創造性反映了個性化閱讀教學在文本建構上的特點。在個性化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擺脫慣性的束縛,啟發學生運用多維視角去思考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創造性閱讀,可以根據學生需要,因文而異,適當的切換閱讀視角。
三、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的方法
1.尊重學生的感受,搭建個性化閱讀平臺。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讀文本,重視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主動創造地位,重視學生自我感悟的機會與探究發現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配合學生的獨立思考留出一定的時間、空間,盡可能地讓他們用經驗、情感對作品進行解讀。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營造一定的讓學生得到充分施展才華、放飛自由心靈的空間。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強調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表達”和“自由參與”。因此,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更多地關注“你是怎么理解的”“說說你的理由”“談談你的看法”等,自然地引領學生質疑能力的發展和敢于表達自己不同見解的勇氣。從而使學生的生活體驗、獨特感受在教材中受到充分的尊重,有了“合理合法”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能力。
2.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為個性化閱讀插上翅膀。要培養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是在掌握基本的、正確的讀書方法、思考方法、表達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有個性、有創意的理解和表達。因此,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我們主要指導學生掌握運用“圈點批注讀書法”。批注的主要內容:
一是與作者共鳴之處:學生自己在讀書過程中遇到深受啟迪、受到教育、有所收獲的課文內容或語言文字都可以做批注。如:如楊絳的《老王》的結尾: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學生深有感觸地做了如下批注:多么善良的人啊!明明是幫助了別人,內心還感到自責,“愧怍”一詞雖有些貶義,卻透露出作者的善良。二是理解不深的地方:在閱讀的時候,有些地方學生有了初步理解,但又不完整、不透徹,這些地方就應該做批注。三是遣詞造句精妙處:讀懂重點內容,學習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圍繞教師設計的專題或學生感興趣的熱點、疑點、難點,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詳細批注的作用是問答式講授所不能達到的。課文批注是實現個性化閱讀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有感而發、有疑而注、有得而寫,逐步提高理解、感悟、欣賞和評價能力,促進良好個性品質的發展。
此外,在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學生還要掌握運用一定的讀書方法:(1)掌握“默讀、精讀、瀏覽”三種最基本的讀書方法。(2)質疑發問讀書法。質疑,就是發現文章中不同尋常、不依常規的內容和寫法,進而提出問題。
通過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的閱讀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是有的放矢,為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3.拓展閱讀,提升個性化閱讀能力。閱讀是沒有界限的,而初中語文知識內容卻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教師只專注于課文知識來培養學生個性化閱讀的話,收效甚微。所以,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多去接觸課外書籍的閱讀。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閱讀活動,讓學生獲取更多的閱讀機會,如閱讀競賽,組織學生每周一讀,比一比誰在一周中閱讀的收獲最多,并與同學進行分享。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去選擇自己喜歡閱讀的書籍。既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交流,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擴展閱讀的視野。
總之,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以前,大多數人都只談閱讀,而不談該如何閱讀,很少會注意到個性在閱讀過程中舉足輕重的意義,使學生讀書卻讀不好書。所以,在未來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個性化閱讀的教學魅力,使學生真正“把書讀好”。
參考文獻:
[1]周凱.試論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2017(1).
[2]單朝陽.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