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奇 秦補枝 張泉 方芳
摘 要:化工技能培訓模式、培訓質量的強調,直接成為左右南京科技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校”)高等職業教育的政策價值取向。因此,化工技能培訓對高職院校教學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實施“線上線下”一體化化工技能培訓過程,不斷更新和探索以技能培訓,即實踐培訓為主的應用型教育模式,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線上線下”;職業技能;教育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就本課題而言,其研究意義及價值在于:針對化工技能培訓,研究如何深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增強課程的直觀性、多樣性、靈活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一系列問題,找出符合我校特點的改革方案。同時,使化工技能培訓契合現代實用技術的發展,拉近課堂教學和生產實踐的距離,使學生在校內與校外都能及時了解化工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使學生掌握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為培養和訓練學生及時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基礎,也能使高職院校的畢業生更好地適應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生活中,隨著互聯網的切入,講究的是知識的共享性和及時性。教育與互聯網接軌,提出互聯網教育,而在線教育很快成為互聯網教育的一種方式。在化工技能培訓中大膽革新,采用在線教育模式。在線教育與其他互聯網教育方式有著一定的區別,以“線上”化工技能培訓模式為例。
首先,在線教育和互聯網教育概念不同。互聯網教育指一種基于網絡的學習行為,即通過應用信息科技和互聯網技術進行化工技術內容的傳播,學生可隨時快速學習,然而,人與電腦之間只有知識的單向流動,死板不主動;而在線教育是以網絡為介質的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學生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互動活動,討論化工技能培訓的要求、動作規范、重難點等。
其次,在線教育和互聯網教育內涵不同。在線教育是互聯網教育的一種方式,互聯網教育既包括在線教育,也包括其他基于網絡的教育活動或行為。
再次,在線教育和互聯網教育對教學即時性要求不同。在線教育一般要求教與學課堂同步,類似現場直播,即參與化工技能培訓的學習者可以同步接收教師在教學現場傳導的技能信息、化工知識理念,而其他互聯網教育方式沒有課堂現場與學生接收現場教學信息同步的要求。
最后,在線教育和互聯網教育對教學互動要求不同。在線教育有“雙向性”,即教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在線互動,包括在化工技能培訓過程中出現的疑慮進行答疑解惑、化工知識的運用和團隊合作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時,在線教育教學和學習服務系統可根據系統記錄的個人培訓資料,針對不同學員提出個性化學習建議,實行個性化教學。而其他網絡教育則是單向性的,即教學方單純地把線下學習模式下的課表、教材、授課搬上互聯網,對所有的學習者進行毫無差異性的單向“填鴨式”教學。
身處高職業院校的我們,一方面由于職業教育的主動方在于學生,而“線上”教育需要較高的自覺性,且在時間空間上的靈活性更適用于有固定時間安排的學生人群,所以,職校更加傾向于“線上”培訓。另一方面,教育是文化再生產的重要途徑,言傳身教不僅能夠提供知識,更提供較多社會性,文化性的常識,例如接人待物、培養責任心、寬容心等品質,這些絕不是“線上”教育所擅長的?!熬€下”教育的主動方在教師,學生作為受眾,較強的約束力可以較好地應對青年學生的散漫與無目標。綜上所述,“線下”教育不會消失?!熬€上”與“線下”一體化的教育模式,只會使化工技能培訓教育領域如虎添翼。
化工技能培訓的“線上”教育發展必然依托的是“線下”傳統教育課程內容和課程任務的整合,在保證教育內容的質量后,才有技術上的支持和平臺上的互動?!熬€下”傳統教育為“線上”教育提供了知識上的資源,線上教育有了保質保量的課程,才會得到受眾們的信賴。傳統教育互動性和課堂感是線上教育無法取代的,線上教育只有滿足了受眾傳統互才會贏取真正線上平臺的互動式學習。
線下教育的方式手段有多種,比如工學結合教育方式、校內外技能培訓基地。線上線下一體化教育模式的融合,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技能,正如教育部提出的“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并在辦學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要求測評學生的“自我學習、信息處理、語言文字表達和合作協調能力”。具體實施如下:
(1)提高學生化工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意識,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自動化專業已經滲透了社會的諸多領域,因此我專業遵循寬口徑的培養方式,以便靈活應對就業時的專業對口問題。通過深入企業調研,了解我們化工儀表高技能人才面向的主要職業崗位,以職業崗位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目標。
(2)高度重視實踐環節中工學結合能力的培養,強化實踐技能培訓。推行工學結合,是實施職業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就業、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手段。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采用工學結合的方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和實踐技能。配合線上教育,推行工學結合,充分利用企業資源,使學生及時了解最新自動化儀表技術的發展方向,掌握現代儀表技術。熟練理解和掌握儀表的原理、結構、調校方法、維護及故障排除。推行工學結合,還有利于促進學生就業,能夠及時地幫助學生掌握就業信息。通過給予學生接觸企業的機會,使他們在實際生產中,既熟悉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又能了解企業聘用人才的意向,直接或間接地獲得有用的就業信息。推行工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學生在接受了一段時間的正規職業教育——“線上”學習后,不但提高了知識和修養,還具備了一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線下”培訓,成為很好的勞動力資源。
(3)不忘提高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培養,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學生的創新性和職業技能需要一步步提升,專業教師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比如科技興趣小組、DIY社團、科技創新工作室、院級和省級化工技能大賽、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都為開拓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以及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實現技能操作到創新設計的飛躍。各級別、各類型的化工儀表工技能大賽,不僅可以培養創新創業的學生隊伍,還可以豐富專業教師的教學案例,教師通過分解模塊、降低題目難度等方式將競賽項目融入到化工技能培訓中,將競賽式的精英教育轉變成受益面更大的大眾教育,對化工自動化專業建設、課程改革都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還培養了一批具備扎實專業技術基礎的化工應用型人才。
總體而言,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將相互取長補短,并呈現多樣化發展的態勢。它們的融合任重道遠,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
[1]楊成德.高職化工技術類理實一體化課程改革探索[J].職業時空,2009(12).
[2]樊丁琿.化工專業學生拆裝技能的一體化培養模式探索[J].廣西教育,2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