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楷
汽車行業對銷售服務人員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技工院校原來的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已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資料顯示,超過45%的企業面臨人才不足的壓力,主要表現為人才流失率高、人才需求強烈。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應該深入分析行業的特點,了解本地區的人才需求類型及生源特征。以就業為導向,以興趣為驅動,重新制定教學模式,推進教學改革,解決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培養符合新時代汽車營銷新模式要求的技術服務型人才。
一、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存在的問題
第一,目前技工院校汽車營銷專業的在線課程主要是以整車銷售為主開設的,然而隨著汽車行業發展的蒸蒸日上,原來以培養整車銷售為主的課程設置已不能滿足汽車行業對汽車服務多崗位的人才需求。以2014年為節點進行縱向對比,在2014年以前,汽車銷售行業的主要崗位有服務顧問、銷售顧問、信息員、市場專員;到2014年以后,汽車銷售行業的主要崗位為銷售顧問、服務顧問、二手車評估師、信息員、市場專員、精品專員、保險專員、汽車金融服務專員、電話銷售專員、020銷售顧問、試駕專員、上牌專員等。通過縱向對比可以發現,在2014年以后汽車銷售行業崗位增加了8個之多,而這些新興崗位所要求的業務能力在先前的課程體系中都較少涉及。
第二,對于技工類學生而言,培育的重點在于提高其操作實踐能力,然而目前卻很難完全滿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方面,重理論輕實踐。雖然理論知識是技能實訓的基礎,必不可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卻顧此失彼,以理論講解為主,喧賓奪主,重心偏移。多數的教科書對實訓任務要么甚少提及,要么過于簡單,要么難以實現,無法滿足寓理論于實踐、提高學生技能的目標。另一方面,實訓場地不足、實訓設備匱乏、虛擬學習軟件暫無,無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實踐能力。
二、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教學的改革構想
1.明確目標,設定課程內容
在明確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相關崗位群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把課程體系分為四個模塊:汽車基礎模塊,個人能力素質模塊,汽車營銷知識模塊和汽車營銷實踐模塊。重點增加二手車評估與置換、汽車保險銷售及理賠、汽車精品銷售與金融服務、汽車售后服務接待、汽車營銷推廣策劃等核心課程。通過教授營銷、保險、接待、金融、策劃等知識,讓學生熟悉經濟規律、銷售流程,顧客心理及客戶服務,通過有效的溝通進行策劃與推廣,能夠與客戶進行洽談與合作。在完成知識目標的同時不忘能力目標的培養,還應該開設應用寫作、演講與口才、營銷禮儀、心理健康、體育、職業道德、就業與創業指導等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配備相關實訓場所
(1)整車銷售中心。模擬汽車4S店展廳布局,完整再現汽車4S店的工作流程。應注意教學所用整車應為市面上的主流車型,能使學生零距離接受汽車營銷實務的訓練。
(2)汽車營銷技能機試實訓室。使用企業節選的經營數據和國賽指定的專用軟件,讓學生進行汽車營銷相關軟件的操作運用,開展汽車營銷020模式電子商務實訓。
(3)汽車精品銷售區。校企合作企業提供相關汽車精品,根據市場需求開設實踐教學,同時進行適用于各級技能競賽的項目訓練,達到以教促賽、以賽督教的效果。
(4)汽車維修接待區。配備整車一臺以及相應的耗材和實訓設備,按照企業的維修標準和接待流程在該區域設置實訓平臺。
(5)二手車鑒定評估區。是學生進行二手車置換、評估等實訓教學的平臺,該區可由企業提供設備設施和相關鑒定標準。
(6)汽車保險理賠區。主要用于進行車輛保險承保、理賠與銷售保險等業務的實訓。
(7)汽車售后服務智能呼叫中心。用于電話預約實訓、電話市場調查實訓、電話售后跟蹤回訪實訓等實訓項目,也可以對外承接售后回訪、調查、銷售等業務。
3.以工作者的姿態進行實訓
校企合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將全部學生送到企業進行實訓顯然是不實際的。一來該專業本身流動性較大,二來企業并非專業的培訓中心。但如果將學生禁錮在校園,閉門造車,則無法與實際掛鉤,也不合理。合理的方式是按照崗位要求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先引進企業的部分業務,如前臺接待、整車銷售、保險理賠、客戶服務等,按企業的工作標準要求學生,讓學生真正參與企業工作的一部分,再慢慢引進更綜合的業務。在日常的實訓中則可以采用分組的方式,以五人為一組進行全面的學習。所有學生集中參與各部分的學習后,在組內進行分工。組內成員既能夠理解其他成員的工作,又能夠發揮自己的強項,通過合作最終共同完成任務。在實訓周期內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標準,讓學生既能及時調整實訓重點,又能夠朝既定目標不斷學習,通過對學生的激勵,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互助、創新。
三、保障新課程體系順利實施的措施
1.加強師資培訓
為了保證改革后的課程體系很好地貫徹執行,對所有的上課教師進行新課程體系培訓,培訓后可對教師進行考核,并規定專業教師每年必須到企業進行不少于1個月的學習,確保教學能和實際接軌,教師跟上教學改革發展的步伐,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2.實踐課程創新改革
(1)開設車展服務的實踐課程。汕頭是全國的主要港口城市,粵東地區的著名城市,每年均有大型車展落戶于此。學校和車企有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所以課程設置時可把車展服務設置為本專業的一門實踐課程。每到車展時,可安排學生到車展現場進行實習,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鍛煉,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既檢驗了學習效果,又體現了一體化的教學理念“學中做、做中學”。一方面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知識,另一方面企業也從中考察人才,可謂是“雙贏”的典范。
(2)開設汽車營銷技能大賽選拔課程。每年一屆的校級技能節競賽形成固定模式,可以把汽車營銷技能大賽選拔設定為一門實踐課程,讓學生進行銷售人員的角色扮演。通過模擬真實的工作環境,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了解各崗位之間相互聯系和相互牽制的關系。通過培訓、選拔,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時可以作為儲備資源去參加國家級選拔賽、省級選拔賽等。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課程體系需要根據汽車銷售行業崗位變化來設定不同的課程之外,還應該包括加強校企合作,引進企業的專業指導老師,讓學校的教師走出去,積極參與各項競賽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需要認清現狀,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對于實訓內容的選擇則需要根據變化的環境及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的更改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