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坤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總體經濟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市場經濟為國家經濟發展帶來活力,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推動和促進作用,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受到微觀條件與宏觀條件影響,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遇到一定阻礙,特別是在政府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背景下,政府通過消極經濟管理政或積極的經濟管理政策,亦或是兩者結合并用的經濟政策,對市場經濟產生作用。本文對消極經濟管理與積極經濟管理進行分析,探究兩者關系,僅供參考。
關鍵詞 市場經濟 微觀條件 宏觀調控 兩者關系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驕人成績,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市場經濟取代了計劃經濟,特別是在市場經濟與我國國情結合以后,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的變革,促使我國經濟發展朝著更加光明的方向前進。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宏觀調控,經濟管理是調控的重要途徑,消極的經濟管理與積極的經濟管理,各有利弊,兩者之間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顯著的差異,正確認識兩者關系,對促進我國經濟的良好、快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一、消極經濟管理
(一)目的
消極經濟管理,從本質上而言,是政府宏觀調控經濟的方法之一,將古典經濟理論模型作為預期的管理目標,保證市場經濟能夠平穩、持續的發展,促使市場經濟朝著秩序化方向發展,實現市場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產生原因
導致消極經濟管理產生的因素眾多,主要包括市場中的競爭因素,市場中產品價格、還有精細體系化三者的變化,具體來說,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多種經濟形式,同時也加大了市場競爭壓力,部分企業為追求更多的經濟效益,通過不正當的手段和方式參與競爭,此時則需要利用消極經濟管理,保證市場中的良性競爭,維護市場秩序。在經濟市場中,產品價格也會隨時波動化變化,進而改變產品替代率,并對邊際轉化率產生影響,若是這兩種市場的發展出現失衡的情況,則必然會對整個市場經濟產生巨大的影響,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為避免出現此種情況,政府會通過消極管理進行調節。目前,我國經濟體系還存在不足之處,只要經濟假設與現實的經濟發展情況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政府也會通過消極經濟管理的手段,保證市場經濟朝著假設的方向發展。
(三)管理手段
消極管理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三種,一是經濟手段,二是法律手段,三是行政手段。
二、積極經濟管理
(一)目的
其目的是保證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實現預期的發展目標,是政府為促進經濟發展而采取的一種管理手段。
(二)產生原因
導致積極經濟管理手段發生的影響因素眾多,主要是市場中的因素變化,主要是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以及市場當中的經濟安全管理。具體而言,市場經濟背景下,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對于政府而言,管理的重點是通過管理,優化資源配置,讓有限的資源創造無限的價值。市場經濟自身對資源分配具有調解作用,但是,其調節能力有限,因此,需要政府參與到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當中。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際上的經濟貿易往來密切,為保證在對外貿易發展過程中,我國經濟能夠安全穩定的發展,也需要政府積極經濟管理的保駕護航。
(三)管理手段
積極管理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三種,一是經濟手段,二是法律手段,三是行政手段。但使用頻率最高的引導性管理,例如政府通過收稅政策,調解進出口比例,維護國內經濟健康發展。
三、消極經濟管理與積極經濟管理之間的關系
(一)成因與目的上的關系
從成因與目的層面而言,產生消極經濟管理的原因,是由于客觀的經濟條件,難以在保證人身、財產權利的前提下,實現對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需要采用消極經濟管理的手段,對其進行調控。而積極經濟管理產生的原因,關鍵在于政府這一主體,一方面,要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其他社會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制定的發展藍圖與客觀經濟發展之間存在偏差,也就是政府的設想無法依靠單一的經濟手段完成。
從這一層面分析,消極經濟管理產生的原因蘊含在積極經濟管理的成因當中。通過上文論述已經知道,消極經濟管理,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優化,但是,資源配置的狀態可能與設想有所出入,此時,則要對人身、財產權利體系進行新的制定,從而促使經濟運行模式符合設想。這要求政府作為一般經濟主體,平等的參與到市場經濟中,調解供求關系,使市場因素發生變化,最終實現經濟的良性發展,這也是積極經濟管理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知,在采用積極經濟管理手段干預經濟時,要建立在消極經濟管理的基礎上,在進行積極管理過程中,不可以破壞市場經濟中的平等,要維持市場秩序,從而保證消極經濟管理的順利進行。
(二)管理手段上的關系
無論是消極經濟管理,還是積極經濟管理,兩者的構成元素大體相同,主要包括以下三項內容,第一項是經濟計劃,第二項是經濟決策,第三項是經濟組織協調,但是,在兩者的內部,其構成元素之間,存在相對性特征,這些元素之間的相對性,只有落實到實際經濟活動中,才會顯現,也才有劃分和界定的意義。一般情況下,一個大規模的經濟管理,可以將其劃分為若干小的經濟管理單位,但是,也存在此種情況,對某特定的經濟管理來講,其管理的任務是對經濟發展進行協調,但是,對另一經濟管理來講,在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決策,這上述兩種管理模式,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通常使用的手段有三種,第一種是經濟手段,第二種是行政手段,第三種是法律手段,對經濟的協調以及對經濟的決策,均有自己特定的管理手段,然而,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無法對管理手段進行明確、清晰、定性的劃分。一個具體的管理手段,即可以將其劃分在消極經濟管理范圍內,也可以將其劃分在積極經濟管理當中,換而言之,政府在干預市場經濟過程中,消極經濟管理和積極經濟管理,兩者無法做到完全的分離,政府應該立足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分析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對經濟進行消極經濟管理,與此同時,也要進行積極經濟管理,兩者共同進行,必然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政府的管理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首先對消極經濟管理的成因、目的、管理手段三者進行分析論述,然后,對積極經濟管理的成因、目的、管理手段三者展開探究,最后,從成因與目的,以管理手段兩個角度,對消極經濟管理和積極經濟管理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究。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尚存有一些現實性問題,需要政府參與到市場經濟中,對市場經濟從宏觀層面進行調控,在調控過程中,要立足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合理采用管理手段,以保證和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康欣.謅議消極經濟管理與積極經濟管理的關系[J].東方企業文化,2014(11):158.
[2] 周翠霞.略述積極經濟管理與消極經濟管理之間的關聯[J].中外企業家,2015(16):70+78.
[3] 劉鵬.消極的經濟管理與積極的經濟管理的關系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