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寧
中圖分類號:F038.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摘 要 文章針對當前擔保行業的整體發展進行了基本性闡述,而且對于融資擔保行業本身存在的必要性進行必要闡述,而且還針對當前融資擔保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以求能夠更好的推動融資擔保行業往前發展。
關鍵詞 融資擔保 中小企業 規范 發展
在國內,融資擔保行業本身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目前其在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環節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以來由于一部分地區本身的違規、違法經營以及整體業務混亂等相關問題的日趨突出,門導致地方經濟的發展以及金融總體秩序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一、發展融資擔保行業的重要性
(一)從制度經濟學來看
如果從制度經濟學自身的交易費用、信息不對稱以及制度的變遷等方面作為出發點,可以很好的了解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重要性。第一,在制度變遷的大背景之下,銀行本身的要求越來越嚴格,而且分工也日趨精細,其對于責任人處罰的力度也在不斷的提升,由此使得一部分本身為控制風險而制定的制度成為業務總體發展的“攔路虎”。因此,要想擔保行業獲得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實現控制風險與發展業務的統一。第二,由于目前我國在信用環境建設方面還比較落后,作為擔保機構來說,與商業銀行畸形對比,本身在信息不對稱的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優勢。隨著融資擔保體系的不斷建設完成,能夠更好的解決借款企業以及商業銀行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第三,由于商業銀行本身對于中小企業的商業貸款行為積極性較差,其中交易的費用是為重要的而一個因素。對于銀行來說,由于中小企業本身的貸款成本相對較高,而擔保機構本身的效率相對較高,而且機構人員較少,由此總體的交易費用也相對更低,融資擔保行業本身的發展對于更好的推進市場效率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二)從金融市場效率方面來看
建立健全完善的融資擔保體系,不僅能夠很好的解決中小企業目前普遍存在的融資難問題,而且其對于降低商業行業本身的信貸風險也具有積極意義。以融資需求方來看,一部分的中小企業,本身并不能提供商業銀行貸款需要的第二還款來源,即使是中小企業未來可能擁有較好的現金流,也不會被商業銀行納入貸款考慮的范圍之內。通過擔保機構的介入,能夠很好后的解決第二還款缺失的基本問題,從而最終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自身的融資困難問題。隨著單位機構的信貸危險的轉嫁,從而使得商業銀行在人力資源成本的投入上面得到了降低。
(三)從社會以及經濟角度來看
作為我國企業極為重要的增長點之一,中小企業本身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力量,對于更好的維護社會整體的穩定以及就業的增加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在當前“新常態”的大背景之下,中小企業本身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更加的凸顯,這對于更好的推動結構調整下的增長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目前來看中小企業已經遇到融資的資費高而且借貸難的基本問題,目前看來這一問題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因此更好的進行融資擔保行業的發展,就成為一個必要的環節以及手段。從而最終推動產業結構的整體調整乃至于更好的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當前融資擔保行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自身風險管理水平不夠
第一,擔保機構本身收入是為客戶進行擔保,擔保費用的收入是主要的來源,由此作為擔保機構來說大多以賺取保費作為主要的目的,作為擔保機構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勢必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部分的工作人員可能會存在盲目接保的問題,從而使得一部分本身沒有償還能力的企業獲得貸款,從而帶來較大的風險。第二,一部分擔保機構本身在進行業務發展的而過程當中,不能嚴格的遵守相關監管部門在幾種制度方面的相關規定,使得一部分單一的客戶以及關聯性客戶在擔保額度上面超過限制,勢必會帶來一定的風險。第三,我國擔保機構的擔保貸款品種多以一年內的流動資金為主,而其中最多的是三個月以及六個月的貸款,從而使得一部分的企業因為還款的壓力較大最終而存在資金鏈斷裂的先關問題。第四,為了能夠更好的控制擔保的總額度以及更好的避免因償還壓力超出能夠承受的范圍,作為監管部門可能會將擔保額控制在一定的倍數之內,從而避免保證金業務無限的擴張。但是由于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一部分的擔保機構對于擔保的倍數進行違規的擴大,或者將保證金問題對客戶進行轉嫁,力求降低自身擔保額度的限制,無形當中使得擔保機構風險的壓力得到了提升。
(二)擔保機構監管不夠規范
由于近些年以來民間資本的活躍以及不少的擔保機構進行高利率的融資并且將其應用到高利貸的發放、資本市場的投資以及房地產投資等方面。由此,一部分的融資擔保機構開始逐步的偏離原本的定位,為了能夠更好的獲取保額較高的保費從而偏離本身的主要業務。一部分本身從事實體經營的中小企業不能承擔高額的融資成本,從而使得資金更加劇流向高風險的項目。而且還有一部分的擔保機構涉嫌違規甚至違法。
三、對于保證融資擔保行業規范發展的基本建議
(一)加強自律并且提升整體風險管理的水平
作為融資擔保機構來說,必須要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堅決的摒棄當前的冒進思想,努力采取審慎的整體經營理念,從而更好的提升自身在經營管理方面的水準。首先,在選人用人上,既要看重員工業務經驗與專業知識,也要注重職業操守,防范道德風險。第二,適當調整業務結構,分散擔保業務的行業分布和期限分布,避免風險集中爆發帶來的毀滅性打擊。第三,嚴格執行監管部門關于集中度和擔保額度不超上限的有關規定。第四,嚴格執行風險準備金提取的相關要求,提足相關準備金,按照不低于當年保費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并按不低于當年年末擔保責任余額1%的比例提取擔保賠償準備金,防范在經濟下行或者出現集中性代償時出現大幅度的經營下滑。
(二)健全管理機制,嚴格規范管理
應當建立完善的市場約束機制,規范融資擔保機構的市場準入和日常運營。在市場準入方面,應當提高申請融資擔保機構的資本金準入門檻,嚴格融資擔保機構營業執照的審核標準,即使不通過發牌照方式進行前置審批,也可以對高管及員工的從業資格進行有效規范和限制。在日常運營方面,應當堅持融資擔保機構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地位,規范其業務范圍和經營方向;應當徹底禁止融資擔保機構的“自融”行為,建立融資擔保機構和理財平臺之間的“防火墻”。
(三)加強政府配套扶持政策力度,突出政策性擔保的普惠性
融資擔保制度帶有較強的政策性色彩。服務中小企業的定位決定了融資擔保機構只能實行保本微利經營,但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又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收益與風險的不對稱性決定了政府應當給予配套扶持政策,確保其可持續發展。由各級
財政安排專項資金加強對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風險補償;在稅收減免、保費補貼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四、結語
在銀行業金融機構都是順經濟周期運行的情況下,融資擔保行業更應當逆周期運行,越是經濟下行,融資擔保更要堅持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的結構優化調整,發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才林.香港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的實踐及啟示[J].北方經貿,2014(10).
[2] 崔延文.國外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經驗及啟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4(6).
[3] 閆海.論融資性擔保公司規范發展的法制保障[J].華北金融,2014(6).
[4] 何方恩.對融資性擔保公司存在問題及管理措施的思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
[5] 羅志華,宋錦陽.我國融資性擔保業務的制度重構研究[J].西南金融,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