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麗
關鍵詞:實訓基地;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這應該從職業教育著手,而在專業課方面,要重點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方面能力的培養和對精湛技藝追求精神的培養,工匠精神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性教學,實踐性教學必須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訓基地。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一種教育類型。高職實訓基地建設是高職教育開展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場所,高職院校要培養出具有工匠精神、創新創業精神、具有較強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現代技師人才,靠單純的課堂教學活動是不夠的,必須通過實踐教學活動來實現。在高職院校建設以真實環境為依托的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方式,如何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是擺在各高職院校面前的一個新課題。本人長期在高職院校從事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就高職學院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進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第一,理念不到位,個別領導和教師對實訓基地建設認識不到位,教師受以教學科研為主的思想影響,對實訓基地建設不重視;第二,參與不積極,教師注重理論教學,對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積極性不高;第三,部分教師理論與實踐脫節,參與實訓基地建設水平偏低;第四,實訓基地建設與經濟發展和信息化發展的需求相對滯后等問題。
第一,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必須有企業屬性和學校屬性。即在硬件上,學校在實訓基地建設上要采用與企業同步的先進設備,讓學生在實訓中了解最新的設備和工藝要求;在軟件上,對真實設備開展真項目,在實施項目中完成實訓任務;在管理上全面加強制度建設,將企業所需職業素養要求,融入實訓教學。
第二,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必須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根據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對各個崗位、實訓項目要求、核心能力技能培養進行認真分析,重新構建人才培養方案和實訓項目規范。
第三,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必須滿足高素質技能型創新人才的要求,在實訓基地建設中,要根據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方向,把理論教學、傳統技術與新技術學習相結合,技術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與企業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
第四,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必須滿足學校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即學生通過課堂實訓實現基本技能訓練,通過頂崗實習實現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訓練,通過應用研究技術服務實現創新能力培養。
第五,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必須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創建大學生創業園。
(1)深化高校創業教育體制改革,將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方案。
(2)提升大學生自身綜合素養,促進創業能力的自我提升。
(3)孕育創業能力培養的外化環境,呼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師要注重實訓基地建設與教師專業能力發展的關系,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師人才。開展一些課程當中設置工匠精神的考核點來考核學生的工匠精神,鼓勵學生走進校企合作的企業,現場感受企業文化,培養他們的工匠精神。
[1]朱其訓.實訓基地科學建設論[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1.
[2]蓋玉蓮.計算機應用基礎教程(第三版)實習實訓指南[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