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必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多多地放飛孩子們在閱讀感悟中的夢想。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中放飛孩子們的夢想,實現閱讀教學課堂的活力四射?文章主要從放飛孩子夢想的語文教學當以孩子為主體;放飛孩子夢想的語文教學當以學生人格為重;放飛孩子夢想的語文教學當以學生實踐為重這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閱讀課堂;放飛夢想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07-26
作者簡介:侯春麗(1983—),女,江蘇沭陽人,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新教育積極倡導者朱永新教授提倡“教學當以孩子為主體”貫穿于整個課堂的全過程,這樣的教育理念是極具先進性的,也是極具學科課程教學之科學性的。實現這樣的教育理念,可以促使課堂教學能夠在放飛孩子夢想的前提下,促進孩子閱讀感悟的活力四射。語文教學,應當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上做文章。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形成的前提就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高度自主。無論是怎樣層面的閱讀感悟,若學生高度自主,所放飛出來的夢想就極具意義。因為每個學生都敞亮著心扉,與教材、與編者、與文本進行著面對面的對話:因為每個學生都極具膽量地與文本大師和文本人物、景物和事理進行著對話。
例如,教學《鞋匠的兒子》,放飛著孩子的夢想,讓學生與文本主人翁——林肯進行著對話。學生認真研究林肯的話語,發現林肯之所以這樣對待議員,是因為他具有一種偉大的人格魅力。一是尊重自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父親——鞋匠,這是一種情感;二是在回應議員時為自己的父親能夠服務于大眾而引以自豪,這也是一種情感。學生在與林肯的對話中,遷移著林肯的情,從而學生們比較理想地感到:林肯的人格魅力是他成功的法寶,也是每個人成功的法寶,更是我們每個未來人邁向成功為人坦途的法寶。
從一定意義上講,夢想都是比較新奇的。小學生的夢想不僅僅是新奇,還是一種浮夸,可能不會實現。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閱讀感悟中,會在感悟相關文本的基礎上,產生某些很不切合實際的想法。
如與學生一起學習《第一朵杏花》,學生會因竺可楨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而受到感染,萌生刻苦努力在未來能夠成為醫學家、教育家、書法家、文學家等諸多的夢想。讓學生進行表達時,他們可能完全就是旁若無人,甚至是某種程度上的不屑一顧。也有極個別學生,根本就沒有某些方面的天賦,也夢想成為某某家的夢想。當這些學生眉飛色舞地表達自己的夢想時,極有可能會引起課堂上其他同學的哄堂大笑,甚至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嗤之以鼻。學生是不懂事理的,我們教師卻不能這樣。在放飛孩子夢想的語文教學中,必須將每一個孩子都看成生命個體,而且要將其看成是一個個生龍活虎、堂堂正正的人。在平時必須以熱誠而又善良的心腸去對待所有學生放飛出來的夢想。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才會在語文學習中發揮自己的想象,比較積極地努力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人們要想獲取,需要實踐。語文教學中學生所放飛出來的夢想需要學生自己進行實踐,而學生的實踐如果能夠獲取成功,那完全可能會不斷放飛出他們的夢想。學生進行語文學習,他們之間是存有差異的,而一個個學生所存有的天賦也不很一樣。如不少學生對書法筆畫走勢和間架結構安排的悟性比較強,往往所書寫出來的字,就很像個字。但有的學生就很難具有這方面的悟性,這些學生有無其他方面的悟性?有是肯定的。其關鍵需要教師去發現,需要讓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語文教學方面的實踐才可以得以發現和發展。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努力讓學生多進行個性化特長展現方面的實踐。就如語文教學中的書法,學生是多需要在仿影、描紅、臨帖的基礎上進行實踐,但不要為學生規定哪一種帖,順其自然,讓學生自己去選擇。語文教學是學生放飛夢想的個人實踐,我以為還應當去師從葉圣陶。如確實有個別學生習字和書法相當的困難,就像葉圣陶老師有一子從小就不會用筷子吃飯一樣。我們就必須學習葉圣陶老師,像葉圣陶讓孩子用叉子吃飯,聽便學生自己的選擇,努力尋求他徑,刻苦進行屬于自己個性特長呈現的訓練,那也完全會放飛自己夢想的。
參考文獻:
[1]張明敏.把握“深度語文”放飛孩子絢麗夢想——關于教學中進行“深度語文”教學的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版),2011(7).
[2]嚴 娜.引閱讀體驗活水博 深度理解養成[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版),2012(11).
[3]于秀華.在語文課堂上放飛孩子的夢想[J].黑龍江教育(小學教學案例與研究版),2013(7).
[4]陶才讓加.讓孩子的夢在語文課中放飛[J].新課程(中旬刊),2011(4).
[5]姚 鴿.讓孩子的夢想在詩歌中綻放[J].語文新圃,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