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樹平
摘 要 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十九大對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啟示與借鑒意義。在喜迎十九大的背景下,為推動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應該采取以下策略:明確中心任務,把握時代主旋律,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構建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并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方法。
關鍵詞 十九大 國有企業 思想政治工作 創新策略 規章制度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1
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的一項重要工作,受到相關領導重視與關注。在喜迎十九大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創新思想觀念,靈活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推動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為國有企業發展注入動力與生機。實際工作中,應該把握時代發展潮流和主旋律,加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凝聚廣大員工力量,讓他們滿懷斗志和熱情融入工作中,喜迎十九大,努力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也為國有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力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一、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在國有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加強管理,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還要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廣大員工思想覺悟,讓他們為國有企業做出更大貢獻。事實上,采取措施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它不僅有利于推動思想政治工作順利進行,還能提高廣大員工綜合素質,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和諧、團結、向上、積極、融洽的氛圍。進而有利于充分調動各位員工的熱情和主動性,讓他們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為國有企業發展和市場競爭力提升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十九大對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啟示與借鑒
喜迎十九大,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注重加強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推動工作創新發展。具體來說,十九大對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啟示與借鑒作用表現在以下幾點。例如, 要善于把握創新改革的主旋律,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善于應用新技術和新方法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同時還要加強黨的領導,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堅定立場,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要注重加強國有企業日常管理活動,除了完善管理規章制度之外,還要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為提升國有企業管理工作效率,推動國有企業創新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外,還要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不斷凈化自我,完善自我,建立學習型、服務型和創新型基層黨組織。進而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思想、政治和組織保障。同時還要貫徹落實好黨的十八大精神,緊密結合國有企業實際情況,喜迎十九大,以勇于創新改革的精神,更加求真務實的作風和態度,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同步發展,同時進步,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國有企業競爭優勢,為國有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動力和支持。
三、喜迎十九大,創新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為了喜迎十九大,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創新策略。
(一)明確中心任務,把握時代主旋律
喜迎十九大,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首先就要明確中心任務,將黨建和企業創新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學習,改進作風,將黨的先進思想、方針和理念轉化為國有企業的政治優勢。并讓廣大員工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員工思想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覺悟,改進和發展企業生產經營,推動國有企業安全生產,不斷改革創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與生機。
(二)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
喜迎十九大,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是必要的。要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打造立場堅定、素質過硬、作風優良、奮發有為的執政骨干隊伍。加強國有企業黨支部建設,建立高水平的領導班子。并注重提高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的理論修養,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監督管理,發揮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高基層黨建水平,以全新的姿態喜迎十九大。
(三)構建完善的管理規章制度
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和信息化,健全制度措施,合理設置組織機構,明確各自分工,相互配合協調,共同形成合力。科學配備工作人員,提高黨員隊伍綜合素質,以規范化流程開展黨建工作。此外,還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與方法,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載體上都注重創新,發揮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作用,加強黨建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滿懷信心和熱情喜迎十九大。
四、結語
總之,喜迎十九大,為提升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應該創新思想觀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同時還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健全完善規章制度,靈活采用多種形式和方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激發員工熱情,有效投入日常工作,最終為國有企業發展和競爭力提升注入生機與動力。
參考文獻:
[1] 張莉.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載體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57-61.
[2] 范經華.國有企業政工工作創新淺探[J].東方企業文化,2016(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