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超 陳培俊 肖聰 黎為 鄭炯
摘 要 本文從公文的定義入手,闡述公文的特征。結合我院公文的實際情況,對我院公文常見錯誤進行介紹,分析了出現錯誤的原因。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并闡述了為持續提升公文質量下一步需開展的工作。
關鍵詞 公文 措施 提升 公文質量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2
一、公文的定義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其規定“黨政機關公文是黨政機關實施領導、履行職能、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體式的文書,是傳達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公布法規和規章,指導、布置和商洽工作,請示和答復問題,報告、通報和交流情況等的重要工作。”
公文有兩大顯著特征,一是特定效力,二是規范體式。
特定效力公文是黨和國家執政和行政的具體體現,具有法律層面上的要求。這要求公文在寫作時要嚴肅、嚴謹、不能出差錯,體現權威性。
規范體式公文須按照一定的書寫和印制方式去表現,公文的排布和標志要素統一規范,要標準化。
二、我院公文基本情況
我院高度重視公文質量,為規范公文處理,制定了《院公文處理辦法》。根據國家和集團公司最新要求,及時修訂、升版。
我院于2006年投入使用“公文處理系統”,以信息化手段開展公文流轉,大大提高公文流轉效率和公文質量,得到院各單位(部門)及集團公司的認可。
隨著我院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公文數量也在逐年攀升。公文數量增加的同時,報告、請示等長篇幅公文占比逐漸增大。這就要求公文處理人員對公文格式、行文、流轉應非常熟悉。為了適應我院的公文實際,通過舉辦培訓、制作公文格式模板、改進公文處理系統等多種方式,有效地保證了我院公文的質量和流轉效率。
三、我院公文常見錯誤
近年來,我院需要與上級溝通、向同級或地方尋求合作以及向院各單位(部門)布置工作的頻次逐漸增多,相應的公文數量也在逐漸攀升;同時,對院機關或院屬單位而言,每年都存在人員流動的現象,新職工初期其對公文格式要求不熟悉。以上是我院目前公文質量遇到的兩大客觀難點。
我院公文常見錯誤,分為以下幾類:
(一)文種誤用
行文時經常出現“匯報”、“申請”、“請示匯報”等我院公文中沒有的文種;同時還存在部分職工將“請示”和“報告”文種錯用的情況。
(二)格式錯誤
如公文中的標題、正文等字體、字號用錯;將“附件”標注為“附表”;密級標注不規范等。
(三)發文程序錯誤
如本需相關部門會簽的文件未經會簽直接發布;規章制度未按規章制度發布程序發布(院規章制度有專門的發文模塊)等。
四、我院公文常見錯誤的原因
總結我院公文常見錯誤,錯誤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未充分認識到公文的重要性
部分職工在起草公文時較為隨意,完全看自己心情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同時,對院或院機關部門發布的文件,院屬單位可能視其為標準,形成“上行下效”的壞榜樣。因此,每位職工在起草公文時,應充分認識到公文代表的是組織,應注重公文的權威性、嚴肅性、嚴謹性,不得隨意為之。
(二)不注重學習,有依賴心理
機關工作人員事務繁瑣,每天需處理大量的業務工作。學習《黨政機關公文格式》需花費較長時間,基于此,院每年都對職工舉辦公文培訓,同時按照《黨政機關公文格式》要求制作了通用的格式模板,便于職工快速掌握公文格式要求。一些職工因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對公文標準進行學習,也未參加公文培訓,逐漸變成了公文出現錯誤“常客”;同時,部分職工在思想上存在嚴重的依賴心理,認為公文有審核人員幫其審核、有文檔制作人員幫其改正,將審核人員、制作人員變成其“改錯員”。
(三)對公文格式要求不熟悉
這是目前部分職工特別是新職工普遍存在的現象。據核稿人員反映大部分職工在初次犯錯時,在核稿人員指正后,其后續文件基本不會再次出現相同錯誤,且隨著時間積累其公文質量也越來越好。因此,讓職工能快速熟悉公文標準也能減少公文錯誤的出現。
五、提升院公文質量采取的改進措施
針對我院公文經常出現的錯誤,院公文管理部門認真總結,積極策劃,以舉辦培訓、制作可直接使用公文模板、改進公文處理系統等多種方式促使公文質量提升。改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拓展培訓模式
院每年都舉辦公文培訓,培訓內容基本沒有大的變化,對職工特別是以前參加過培訓的職工刺激度不夠。2016年,院從年初就開始籌劃對培訓內容進行創新,在原有公文處理與公文寫作基礎知識培訓外,通過收集核稿人員及排版人員遇到的公文常見錯誤,對職工進行警醒和培訓。通過充分準備,于2016年12月初舉行的常見錯誤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職工反映較好。
(二)豐富模板類型
原有的公文模板為通用模板,重在向職工展示公文格式要求,但不同種類的文種存在行文及格式的略微差異。2016年,院在原有通用模板的基礎上,對報告、請示、通知、函等不同的文種制作專門的文種模板。對不熟悉公文標準特別是新進機關職工,可快速套用模板,減少公文錯誤,提升公文質量及公文流轉效率。
(三)注重內部交流,查缺補漏
院非常重視內部交流,不定時進行內部公文處理問題交流與討論,有效避免錯誤的重復出現。同時,結合院實際,對公文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討論,形成統一意見。如對商業秘密的標注問題,在《<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家標準應用指南》只涉及到國家秘密的標注,未涉及到商業秘密的如何標注。但就我院實際而言,商業秘密如何標注必須予以解決。院在發現此問題后,積極查閱國家、上級相關文件資料后在院內部進行充分討論。經過大家的努力,在不違反《<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家標準應用指南》和《院公文處理辦法》的基礎上,對商業秘密如何標注在形成了統一意見,并逐漸在全院進行宣傳推廣。
(四)改進公文系統,以信息化手段助推公文質量提升
院已采用“公文處理系統”實現公文流轉全過程電子化、流程化,但系統做不到自動對公文格式進行規范。因此,院不斷改進公文處理系統,目前已實現在正文中自動根據撰制單內容標注密級、緊急程度等;同時也在做技術探索,實現隨意輸入文字,系統會自動以標準化公文格式輸出標準公文。通過以上技術改進,減少人為因素干擾,提升公文質量。
六、下一步工作
經過全院職工的共同努力,我院公文質量和公文流轉效率得以快速提升。但我們得清醒的認識到,公文質量的提升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未來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落實公文處理責任制
將公文質量與部門、個人考核相結合,敦促部門、個人公文質量提升。
(二)拓展培訓渠道
目前我院的公文培訓以院內部的培訓交流為主,后續可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邀請院外老師來院授課,將公文處理人員送出去培訓,拓寬培訓渠道,獲取更多先進經驗。
(三)開展重點幫扶
針對公文經常出現錯誤的人員,以專門培訓或小范圍培訓的方式,重點突擊,重點幫扶,掃除公文質量“人”的隱患點。
(四)改進公文處理系統
持續改進公文處理系統,使得系統更加智能化,減少對“人”的依賴,助推公文質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