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爾敏
摘 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管理會計融合了管理學使其能夠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從我國企業目前的經營管理情況來看,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不夠普遍,不夠深入,在實際運用中還存在諸多限制。為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配合企業產業升級,大力推行管理會計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提上日程。這對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本文介紹了管理會計目前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建議,希望能為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提供幫助。
關鍵詞:管理會計;經營決策;信息化;企業
近些年來,中國財政部針對管理會計陸續出臺規定。2014年11月,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2016年6月,制定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2016年10月,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我國的會計改革與發展進行全面部署。提出要加強政策引導、經驗交流,不斷強化管理會計的職能作用。2017年10月,財政部公布了《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100號-戰略管理》等首批22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這為管理會計在我國的具體實踐提供了依據。財政部如此重視,可見管理會計在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程度。可以說,管理會計是中國企業適應競爭全球化、管理信息化,促進轉型和管理升級的必然選擇。
一、管理會計定義及作用
管理會計在各國沒有統一的標準化定義,我國將管理會計定義為:管理會計是會計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務于單位內部管理需要,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有機融合財務與業務活動,在單位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動。
企業可以利用管理會計提供的管理和決策信息,幫助企業決策層進行科學決策。還可以運用管理會計方法發現企業現有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提高企業競爭力,最終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二、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管理會計理論及實踐不成熟
中國目前的管理會計研究成果很多是根據西方國家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得出的。可由于西方國家的政治、經濟及法律與我國存在較大差異。照搬西方國家的管理會計經驗會使管理會計在中國企業中發揮不出應有效果。
我國管理會計可借鑒的成熟經驗不多。管理會計要貼合每個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進行實施,卻少有人能對管理會計的應用進行創新。此外,很多企業的數據信息并不全面,完整性不強,因此管理會計很多方法工具只能停留在理論階段,缺乏實踐價值。
目前,特別是中小企業大多是粗放型管理。如果推行管理會計,內部實行預算管理,績效管理等,就要求基層管理人員向精細化管理改變。管理會計在法律上沒有強制要求,一但要求改變,企業基層管理人員有就抵觸情緒。
2.企業經營決策層不重視
企業的經營決策層對管理會計沒有足夠的重視。首先,很多企業經營決策者對會計的認識還只停留在核算和監督上,會計參與公司管理決策的意識十分薄弱。其次,經營決策層授予管理會計的權力不夠,造成管理會計提出的改進方案不能被有效落實下去。再次,配合管理會計的需要健全企業內部管理體制的意識落后,而管理會計只有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下才能得到最好的應用。
3.管理會計人才匱乏
現在我國很多從事管理會計工作的人員都是由財務會計轉變而來,對管理會計具體工作并沒有系統的了解。財會界長期存在的重核算而輕管理的思想,使會計人員擁有傳統核算會計的知識但不具備管理會計能力。目前我國企業快速發展的民主科學化管理,使管理會計人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加上人員素質不高,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推行。能站在管理的角度了解整個企業經營過程,懂得向前看、能為決策服務的管理會計人才嚴重不足。
4.管理會計數據信息化基礎薄弱
企業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較少,很多企業沒有配備專業的信息安全工作人員,導致企業信息安全沒有足夠保證。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企業信息的時效和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現有信息管理技術和手段很難滿足管理會計的要求。還有很多企業的財務與業務信息化相分離,造成管理會計人員提取相關業務信息工作量大,協調工作繁瑣。此外,中國的管理會計專業軟件處在完善階段,能詳細了解軟件并熟練使用的管理會計人才非常的稀缺,管理會計軟件發揮不出最大功效。
三、如何加強企業管理會計應用
1.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創新,改善實施環境
我國的管理會計發展必須在西方國家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中國企業實際情況,設計適合中國企業的管理會計方法。同時合理規劃企業實際稅負,建全社會誠信體制,方便管理會計采集正確的數據信息。
重視管理會計方法的實用性,管理會計案例庫的建設非常有必要。管理會計人員要深入到企業各項業務中,讓管理會計與業務活動有機融合,使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真正應用和推廣。
落實企業管理會計,就離不開企業內部管理體制的創新改革,要配合管理會計的需要進行流程重新設計,制度優化打造。健全激勵機制,讓管理會計參與制定考核指標。當然,管理會計的應用方法也需盡量實用化、簡潔化,最大限度調動企業各部門和員工的積極性。
2.加強企業經營決策層重視程度
企業經營決策層有必要學習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轉變會計只能財務核算的思想,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的專業性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無可替代的作用。讓經營決策層意識到建立一支管理會計專業化的隊伍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程度,在企業內部設置管理會計部門或崗位,參與到企業的整個業務流程中。
企業經營決策層應該授予管理會計應有權力,從而提高管理會計的地位。讓管理會計全面納入企業經營管理各環節中。
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管理會計要求管理的分化和細化,企業要改變高度集權的組織體系和決策理念,推動企業向分權化的方向發展,才能讓管理會計的工作更科學,更合理。讓管理會計參與企業監督和激勵制度等多方面制度設計,讓管理會計工作得到重視與認可。
3.培養管理會計人才
隨著企業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現在會計不僅要做好財務核算方面的工作,還需在管理方面提供支持。企業可以在內部績效考核體系中加入管理會計方面的學習成長和工作成果考核指標,促使會計人員加強學習管理會計知識,提高管理會計的實踐水平。讓會計人員成為企業具備會計技能的綜合性管理人才。
在社會大環境方面。首先,可以要大力推廣類似于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等管理會計方面的證書考試,作為管理會計人員的相關知識的肯定。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設置中國自己的管理會計水平類資格。其次,可以將管理會計知識納入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適當增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關于管理會計的知識內容,在高校的課程設置上加強管理會計方面的教育。再次,相關部門和組織要增加管理會計方面的培訓班或沙龍,除了理論知識外更多的穿插成功的實踐案例。
4.數據信息化基礎完善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管理會計的不斷發展,財會數據的相關性要求會下降,可靠性要求會增加,必須配備專門管理信息技術的部門或人員,進行系統維護和更新,提取和分類有用的數據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有完善的信息化基礎,管理會計才能真正實現其功能。現在,多數企業已經在數據信息化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擁有并使用了OA、HR、CRM、供應鏈等多個功能系統。可是各個系統之間各自為政,導致企業“信息孤島”現象。所以,管理會計信息化需要對原有的信息系統進行整合。將各系統數據無縫集成,搭建基于數據倉庫技術的管理會計系統。
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必須借助管理會計專業軟件。目前符合中國企業實際需求的管理會計軟件處于完善階段,國家相關部門有必要推廣管理會計軟件,使其加快普及。
人工智能進入到財會行業,會計的基礎核算工作會逐步減少,未來整個會計發展偏向管理會計方向將是大勢所趨。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競爭環境日趨激烈,企業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完善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體系,接近或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從而在企業中更好的發揮價值。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卡爾·S·沃倫,詹姆斯·M·里夫,喬納森·E·杜哈奇.會計學(第25版):管理會計分冊[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2]約翰·喬丹.SAP管理會計100問[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辛金國,龔愷.浙江省“四化”同步發展綜合評價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4]吳文學.管理會計那點事兒[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5]劉愛東,萬芳.公司治理對管理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