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京華
【摘要】在國有企業中,主要是應用協同原理,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通過協同工作,可以發揮內部審計的優勢,全面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利用內部評價機制,可以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促進審計活動的開展,提高內部審計增值功能。本文基于協同視角,分析了企業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并且,要發揮協同效應,促進國企的各種資源的整合,進而提升審計增值功能。
【關鍵詞】協同視角 國有企業 內部審計 增值功能 提升
當前,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在不斷的轉型,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說,國有企業沒有全面認識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在管理中,未能提升內部審計的增值功,并且,在國有企業中,內部審計增值功能沒有擴大自身的服務范圍等。在某個層面來說,由于國有存在這樣的問題,嚴重制約了內部審計發揮自身的增值作用。通過協同理論,可以研究各種系統的本質特征,由無序發展到有序,進而充分利于自組織協同的原理。為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決策信息,有助于前面的監督國有資產,促進國有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都能正常運行,進而完善國有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切實提升企業的價值。
一、協同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增值功能
(一)協同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管理的內容
對于審計管理工作,是以審計目標為導向,審計組織以及相應的審計人員通過一些方式,達到審計目標。在協同視角下,在開展內部審計管理工作時,主要是從內部審計增值目標出發,然后,與政府審計部門、社會審計部門,以及其他的監督部門進行協同工作,構建協調機制,讓彼此之間能夠相互促進,進而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協同增值作用。所以,在國有企業內部,應該實現審計管理各要素的協同作用。也就是說,在國有企業中,其內部審計協同的管理應該將組織結構、相應的制度、資源等進行整合,從而發揮增值的作用。
(二)協同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增值的路徑
在國有企業的監管體系中,不同的監管主體負責不同的內容,履行著不同的監督職能。在國有企業的治理結構中,股東會要負責國有企業的監督工作。作為政府審計機關,需要對國企的財務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其運營是否合乎規定,要真實的監督。作為會計師事務所,應該真實的反映出國有企業的財務情況,根據其經營狀況,全面監督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同時,國有企業的審計部門還具有監督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促進其增值的職責。不僅如此,在國有企業中,還設置了紀檢監察,以及風險控制等部門,不同的部門具有各自的管理體制,履行的職責也不同。在協同視角下,對內部審計進行開展時,應該以實現國有企業的治理目標,提高企業的價值作為共同的目標,所以,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要與政府審計機關,聯合社會審計部門,以及企業的紀檢、監察等監督部門進行協同合作,將企業的審計資源進行整合,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增值功能的相關優勢,使國有企業的相關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提升審計資源的利用率,對審計信息、審計成果進行共享,使審計結果得到充分利用。
(三)協同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協同管理的方法
一是重視國有企業的財務報表,開展相應的審計工作,尤其是社會審計工作。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狀況,以及經營成果等進行全面的監督,展開與政府審計的協同工作模式,高度利用注冊會計師以及相關審計機關的審核成果。
二是在國有企業的內部,在開展審計工作中,應該與相關的紀檢部門、監察等進行良好的協調配合,能夠及時地共享信息,保證取得良好的審計效果。
三是對于內部審計進實施的過程中,要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告知于社會審計部門,以及政府審計機關等,利于有效的協同方式,使審計調查更具有針對性。
四是提出相應的審計整改的意見,保證審計建議是可行實現的,充分利于審計結果,進而通過審計,完成企業價值增值的任務。
二、協同視角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發揮增值功能策略
(一)在宏觀角度發揮增值功能
在宏觀角度方面,應該針對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建立相應的增值模型,主要了解其影響因素,在這里,可以分為兩種,一是內部因素,二是外部因素。對于外部因素來說,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影響政府審計,另一種是影響社會審計。為了實現企業價值增值的目標,作為政府部門,應該監督國有企業,使其設置相應的審計部門,全面監督企業的經營,做好評價工作。同時,作為政府的審計機關,還應該監督國有企業的審計工作。對于會計師事務,其社會審計工作屬于一種委托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值模型中,會計師事務應該由審計委員會、監事會負責,要聘請與這方面工作相關的專家進行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為公司的股東以及社會公眾等的利益提供保護。如今,在審計實務中,國企的內部審計和國家審計、社會審計等聯系不足,并且,審計工作還有一定的交叉性,這就制約了國有企業的審計資源的整合,很難有效的實現協同審計的效應。因此,在本模型中,應該倡導政府審計的介入,促進社會審計的介入,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補充相關的不足之處。對于內部因素來說,主要值得是企業的總目標、機構設置,以及人員素質、其他的監督部門等。自從出現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就決定這這項工作必須圍繞企業的目標而服務,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保駕護航。除此之外,對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進行開展的過程中,要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完善有關的機構設置,促進其與其他監督部門的有效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的增值功能。
(二)在微觀角度發揮增值功能
在微觀角度上,國有企業內部審計也要建立相應的增值模型,在模型中,要表達出國有企業內部的審計醫院,將內部審計充分的融入社會審計,并且,政府審計提供輔助作用,同時,紀檢、監察等監督部門應該積極配合,大家共同致力,提高企業的價值。總而言之,就是要實現社會審計的協作功能,積極參與到內部審計的全過程。在審計之前以及審計之后,應該在審計計劃、結論發揮相應的協同作用。作為紀檢、監察等監督部門,應該積極提供有效的資料。不過,要注意:在審計的過程中,作為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會,要結合協同審計的要求,對審計計劃進行制定,明確審計的范圍、對象,以及審計的重點內容等,對審計人員進行合理分配,提供適當的審計資源,促進審計工作的順利完成。此外,全部工作都應該在現有的信息共享平臺中實施,從而實現審計信息的價值,在各個協同主體之間,能夠快速、準確的傳遞出去。
三、結語
由于經濟市場的發展,社會環境也變得復雜多變,在國有企業中,風險逐漸增多,所以,要在協同視角下,運用協同理論,治理企業,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基于此,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要站在協同視角,全面分析企業內部的審計增值功能,進而發揮協同效應,提高各種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其增值功能。
參考文獻
[1]王會金.《協同視角下的政府審計管理研究》.《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年第6期.
[2]房燕.基于公司治理的增值型內部審計研究[J].價值工程.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