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羽
【摘要】從理論上分析,所謂的三公經費主要涉及到了出國(境)費、車輛購置與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在近幾年反腐倡廉的戰略發展中,三公經費備受關注與重視。目前,我國政府已充分利用“三公”的信息公開與控制監督,有效地遏制了腐敗的浪費和腐敗行為。“三公”經費的控制和監督效率與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息息相關,與政府職能效率和社會形象密切相關。然而,“三公”經費存在諸多問題,各界對“三公”經費治理充滿期待。本文主要論述了“三公”經費的控制與監管,以供有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三公”經費 控制 監管 問題分析
引語近年來,政府機構、每個業務單位對節約“三公”經費工作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通過壓縮預算、成本控制、公共信息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現實的“三公”經費使用和管理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服務質量與社會滿意度,使“三公”經費得到規范使用,消費逐年降低,對進一步遏制浪費和腐敗行為問題進行探討。
一、“三公”經費控制和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公務用車方面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分析,因為對公務車輛分配控制缺乏限制,所以導致超編配置現象的發生。其中編外分配是指一些單位和部門使用各種借口,如按領導人數分配公務汽車的實際需要,甚至有部門和單位用數量來比較和購買大量的公務車輛。這種情況下,有非常多的領導干部認為公務車輛的豪華從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自己的領導地位,公務車輛越豪華地位越高,并且還經常出現公車私用現象的發生,根據相關文獻調查研究得知,在眾多婚禮等私人場合中經常會出現公車私用的現象。除此之外,在公務車輛的維修方面,也需要加以關注,燃料、保險等都是不容忽視的內容,并且包括通行費等各類費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務車輛的使用成本。
(二)公務接待方面
1.公務接待制度不嚴。省市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規定明確規定公務接待實行公函制,但是在實際公務接待中,大部分上級部門到縣里檢查工作都是通過電話通知,特別是省市重要領導,可能由于保密需要,基本上都沒有正式的公函。有些是由縣里相應對口部門出具領導簽批的報告要求接待。可以說,上級部門在外出管理是沒有嚴格落實公函制的,這給縣里實際公務接待按制度操作帶來麻煩,因為上級部門的公函是接待經費報銷憑證之一,沒有公函就不能報賬,縣里各部門單位又不好意思為了一次工作餐要求省市上級單位重新補上公函,只好另附本單位領導簽字的證明作為報銷憑證。由縣里接待辦接待沒有公函的,只好要求相關對口部門出具加蓋辦公室公章的證明作為報銷憑證。這些都是執行公務接待制度不嚴的表現,長此以往,憑公函接待又將成為一紙空文。
2.公務接待超標準。盡管省市公務接待管理規定在陪餐人員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一些單位實際就餐人員大大超過規定人數,理由是陪餐領導沒有超過規定,主要安排很多工作人員就餐,存在打折扣、搞變通的現象。按照規定接待單位只安排一次工作餐,但實際接待往往是全程接待,包括住宿餐飲全部負責,這是與上級規定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3.缺乏全面的公務接待手續。就目前而言,有諸多單位公務接待缺乏內控制度,沒有經辦人,也沒有證明人,或者是只有經辦人,沒有證明人,所以無法真正保證公務接待費用的真實性,導致公務車輛公車私用現象層出不窮。
4.認識模糊。某些部門或單位領導認為,只要不貪污受賄,多用公款吃點喝點算不上違反黨紀國法。
(三)公費出國方面
因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有非常多的單位會打著學習的旗號出國旅游,導致公費出國現象十分普遍,比如有的單位會以學習的名義花費公費出國旅游,甚至還會偽造虛假的邀請函、國家學術交流等。當然還有利用學術交流會議、組織會議等各種會議,擅自改變路線,將真實公費比較隱蔽的用為旅游費。還有個別領導以公共開支的名義轉移財產,甚至潛逃出國,造成更為嚴重的經濟案件。
二、“三公”經費的控制與監管問題分析與對策
要想對三公經費加以控制,則需要從本質出發,從實際入手,其中要清楚的認識到三公經費是國家機關與工作人員花費經費進行行政性公務的一種模式,具有必要性與全面性,并且也需要具備一定的工作條件,主要的目的與宗旨辦事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但是從某一個角度分析,因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當前并沒有對三公經費加以控制與管理,所以在各個環節,包括三公經費的核定、管理等方面缺乏完善性,甚至還會出現各種浪費以及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分析,均需要對三公經費加以分析,提出問題與解決對策。
(一)管理制度方面
毋庸置疑,只有積極做好三公經費支出管理工作,才能實現對政府財政預算的規范處理,并且能夠進一步降低運行成本,這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滿足了當前的發展口號。其中在2013年黨中央與國務院加強探究三公經費,并且針對實際的發展情況,對反對鋪張浪費提出了相應的批示,同年在中紀委十八屆二中全會上也針對這一內容發表了講話。所以在新時期,各個單位需要遵循黨的基本要求,從思想上有所認識,并且要樹立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減少各類經費的發生,還要從政治角度出發,對各項制度加以完善,做好日常監管工作,實現對三公經費支出的有效管理。
(二)公務車購置和管理
過去幾年來,各級政府都對官方接待和公務車配置的行政措施進行了修改,但在一些領域存在著滯后的問題與制度空白。比如在購買公車方面缺乏明確管理,因此筆者認為需要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在購買公車方面要從數量以及公車標準入手,形成完善的購買制度標準以及審批制度。除此之外,還需要對公務用車管理加以落實,實施公務用車編制的控制,避免購買不符合基本要求的公務車。當然,還需要制定良好的公車標識管理制度,還要避免公車私用現象的出現,尤其是不可用的休閑度假、婚喪嫁娶等非公務活動中,日常還需要積極做好車輛定點維修制度,可以采取集中招標的方式,各個部門與單位要嚴格按照定點維修的規定實現對公務用車進行維修保養,提高公務用車的使用壽命。同時,建立健全公務用車安全管理制度,確保各單位公務用車管理規范、運行正常、監督有力。在進行內部控制中,為落實加油費用應將公務車的加油列入到加油卡制度當中,實行一車一卡。還可以在實行過路過橋的一車一卡制,以此來提高費用的管理力度。將所有用費納入直管的范圍,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公務接待
一是落實公務接待實施細則備案制度。各部門應將每年公務接待情況報同級公務接待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和紀檢監察機關備案。嚴格落實公務接待審批控制制度和公務接待清單制度。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內部管理,公務接待嚴格執行“先審批、后接待”的管理程序,對無公函的公務活動和來訪人員,一律不予接待和報銷費用。接待費報銷嚴格實行“三單”(原始正規票據、派出單位公函、接待清單及附件)審核入賬制度。嚴格公務接待范圍。公務接待范圍僅限于檢查指導、執行任務、請示匯報工作等公務活動。其他與公務活動無關的一律不予接待和報銷費用。加強財政監督,強化審計監督,加大對公務接待費支出的監督檢查,做到有章可循、違規必究,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公務接待違紀違法行為,嚴肅懲處。嚴格執行公務接待費信息公開制度。
三、監督方面
在新時期需要積極做好監督與檢查工作,針對性的制定完善的三公經費管理機制,各個部門與單位要遵循基本要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三公經費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另外,還需要在每年的特定時間對三公經費的實際支出情況進行歸納與整理,做好自我評價工作,其評價結果還需要上報給檢查部門。單位黨組織也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價值與作用,履行監督職能,對三公經費的賬目進行審核,尤其是在發生問題的時候要及時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解決,這樣才能實現三公經費管理的規范性。紀委監察部門還需要做好三公經費專項檢查,糾正各類違法亂紀現象,且還需要根據違法現狀進行通報批評,要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對于財政部門而言,要積極做好三公經費預算與決算管理,制定切實有效的三公經費預算制度,實現透明化,滿足其科學性與合理性。筆者還認為需要對三公經費的使用結果以及預期計劃差異進行評價,將其中所存在的違法亂紀現象及時解決,發現其中所存在的漏洞,做好解決工作。與此同時,各個單位以及各個部門要做好組織領導工作,將各項規章制度加以完善,實現內部流程的有效性,制定有效的防控對策,真正實現三公經費管理的有效性。還需要將民主監督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做好全面控制與約束工作,要在民眾的監督上完善,這樣方可提高其社會效益。其中民主監督的主要內容便是將內部審計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且要實施崗位內部監督,做好合法核查以及復查工作,以此滿足基本要求。當然還需要積極引入外部監督力量,做好監督工作,必要的時候可以利用可靠的中介機構建立內部監督機制,讓政府對三公經費的各項開支情況有所掌握,這樣不僅可以保證人民具有知情權,還可以實現三公經費管理的優化。
四、結語
總之,對于“三公經費”的使用,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社會和政府最關心的問題。在新時期需要從本質出發,實現對三公經費管理的控制,并從問題入手,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讓每一個單位都能夠認識到三公資金的重要意義,能夠有效落實國家規定,減少三公經費的支出,并且還要做好監督管理工作,真正提高其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三公”經費統計難在預算無設置[N].裴力,潘強.中國改革報.2013(005).
[2]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理論體系構建——由“三公經費”引發的思考[J].張月玲,洪慧林.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09).
[3]完善“三公”經費公開制度加快推進民主理財進程[J].關予馨.中國財政.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