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蓓 王志平 尹晶
【摘要】在2015年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政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這對促進農村新產業、新農村發展有著巨大的幫助,農村的經濟環境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形成新的經濟環境,同時帶動農村特色旅游經濟有著促進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 農村經濟 價值增值 農村特色旅游
一、引言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并指出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引導企業開拓市場。隨著中國網民數量的顯著增加,中國越來越多的鄉村正在擁抱互聯網,中國農村旅游大力發展的機遇已經大大增加,有地方特色地方旅游已經到了加速發展的機會。在工業革命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對中國實現包容、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數字經濟下,營銷更加精準,農村旅游面向的受眾群體的分析數據對于挖掘當地特有的旅游資源有著巨大的幫助,以此實現地區旅游的價值增值。例如:網絡信息生態鏈的經濟價值可以通過內部調節進行共享。
目前,國內比較關注農村的旅游經濟發展,作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新的舉措,已經成為拉動農村經濟價值增值的一個重要支柱力。農村的旅游經濟在原有農業發展情況下對農村經濟進行創新已經成為發展常態,吸引不少社會投資,也是社會總資源的重新配置。
二、相關理論和文獻
不少學者認為發展農村旅游對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體現促進農村環境優化、拓展農民收入渠道、加速城鎮化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規模、實現相關產業聯動發展等方面。
發展農村旅游促進新農村經濟建設,應進一步發揮政府在農村旅游經濟中的引導作用、匹配旅游資源承載力的農村旅游經濟的發展模式。
馬化騰(2015)認為“互聯網+”代表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新業務與新模式,構建連接一切的新生態。
法國的鄉村休閑旅游具有本土性、特色性。農會常設委員會與農業及旅游接待處制定了嚴格的農村旅游管理條例。來促進本土的農產品銷售、特色化經營,避免同質競爭。法國農民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本土體驗項目。
三、農村旅游經濟的價值增值的影響因素和問題
第一,在農村旅游經濟中的價值里不僅包含經濟價值、形象價值和素質價值,形象價值指的是在網絡環境生態鏈里包含社會總體形成的總體形象,還有社會地位、社會影響和社會認同度等,這些無法用具體的數字指標進行衡量。而網絡環境生態鏈里的經濟價值能用經濟指標衡量的價值,包括經濟收入和活動成本兩個方面,素質價值是形象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基礎,素質價值可以通過宣傳、展示、產品和服務等外化為形象價值,也可能通過產品和服務轉化為經濟價值,形象價值也可以通過產品銷售和信息服務轉化為經濟價值。
第二,在國內,不少地區的農村旅游有著當地特有的特色,大部分地區都認為地方缺少宣傳、缺少外來資金的投資,當地特有產品缺乏包裝,地區氣候條件不適宜等諸多問題,當然,這些都或多或少的有著關系,經濟因素是最大的因素,但是對素質因素缺乏重視也是眾多農村地區旅游無法順利發展的原因之一,把素質因素融入到產品、服務、宣傳和展示中,改善旅游者對本地區的各種認識,也是重要舉措之一。以達到獨特的本地農村旅游特色亮點,成為經濟因素的補充要素。
第三,缺乏完善的農村旅游產業鏈的配套建設。旅游者除了精神享受還有物質需求,基礎設施的配套也是吸引旅游者的要素,在華北地區,除了自駕游,還有眾多的人需要通過其他基礎交通工具達到旅游地區,當地交通是重要的一環,例:秦皇島旅游,除了可以通過自駕,還有高鐵,普通列車,高速大巴等各種基礎交通工具到達旅游地點,這對于吸引背包的旅游者是有利的條件,而農村旅游雖然有些地區沒有海邊,仍然有氣勢磅礴的河流、特有的山脈可以吸引旅游者。
第四,有當地文化特色的農村旅游是吸引眾多外來旅游者的重要要素之一,在營銷文化旅游的時候同時帶動農產品的銷售、保護文化遺產和調節農業收入季節性強等都有著重要作用。不僅解決一些農村的生存問題,而且促進了社會、文化、經濟的持續發展。體現本地區的歷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在這文化旅游方面法國的“周末游”是很好的借鑒榜樣。
四、促進農村旅游經濟創新的引導措施
第一,在標準建設上,地區政府應制定嚴格的管理條例,嚴格遵守條例和以經營執照相關的懲罰措施,規范當地旅游市場。挖掘自身優勢,進行特色化經營,避免同質競爭。
第二,在宣傳上,使用多渠道宣傳同時進行,展現“互聯網+”的助力,在互聯網宣傳上,進行大數據收集,關鍵詞分析,特別是網絡營銷中不僅展現特有的當地資源,還有與時俱進,及時更換營銷熱詞,避免敏感事件。在宣傳中加入本地美食自然風光的寫照,呈現多層次的旅游資源,以此滿足不同的旅游需求。國內的旅游宣傳照片只有對于當地的自然風光、歷史遺跡的特別寫照,基本里面極少有人的融入,即使有些照片里帶有人的寫照,很少有特有的旅游開心照片,大部分旅游者都是匆忙的趕路和對歷史遺跡不理解的現象,對于歷史遺跡的輔助解釋淺顯易懂并帶有美好的故事對于提升旅游者的假期質量有明顯的效果,在宣傳中凸顯美好假期的描繪顯著提升旅游者興趣。
第三,在國內不少地區具有地區文化特色的歷史遺跡都坐落在郊縣農村,而從市區的高鐵站或者高速大巴等基礎性交通工具再次乘車前往歷史遺跡并不方便,甚至要轉車三次以上,在不少地區的歷史遺跡周圍也沒有專門的停車場和商業中心,這對于吸引一些普通游客形成了阻力,基礎交通建設是提高農村旅游的價值增值的非常重要的一環,基礎交通建設見效快,同時也帶動本地區農村經濟的農產品銷售,這和農村旅游呈現聯動發展效應,以坐落在農村的歷史遺跡為重要建設點,其他農村交通為輔助建設,對于提高農村旅游的價值有著顯著效果。
第四,在國內不少地區具有地區文化特色的歷史遺跡的文化旅游資源周邊開發仍然停留在最初階段,具有文化特色的周邊產品的開發屬于半空白階段,特別是旅游地區的具有紀念意義的小禮品開發非常落后眾多小禮品的開發仍然在生活中用不到的階段,把這些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產品和生活用品的有效結合是目前農村旅游價值增值的有效助力。對于文化特色的歷史遺跡的周圍的商業開發也需要具有文化特色,而不是千篇一律,類似陜西地區具有強烈的唐漢文化旅游開發是國內地區旅游的榜樣,而在農村里具有地區文化特色的農耕器具、具有地區文化特色的鄉村建筑外型成為宣傳時候特有的美麗封風景線。
五、結語
根據報告,2017年中國在24個省市區都不斷出現了淘寶村,規模超過2000個,發展呈集群之勢。其中“產品多選”“服務升級”“熱心公益”這幾個關鍵詞也是符合農村旅游的共同發展,和農村電商共同發展也是加快農村旅游發展的迅捷之路,經濟的復蘇給了農村旅游大力發展的機會,和農村電商共同發展是快速發展的道路,呈現特有的地區旅游中的民族特色是農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法國鄉村旅游的經營主體是“所有的農業開發者和鄉村居民”,這樣保證農戶利益,讓農戶分享農業產業鏈眼神的利益,這種經營主體和利益分享方式值得我國借鑒,以此增加地區農民在農村旅游經濟中的凝聚力。
目前,國內旅游平臺最常見的營銷方式是線上營銷、通過廣告和網絡推廣等方式吸引顧客,但是缺乏和消費者的互動。國內農村旅游在線上應拓展營銷方式,首先確定目標客戶和目標群體,通過體驗式方式挖掘潛在客戶,增加與消費者互動,加強溝通,留住顧客,凝聚公眾視線,打造品牌化路線,提高農村旅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楊小溪.網絡信息生態價值鏈價值管理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40-44.
[2]李德明,程久苗.鄉村旅游于農村經濟互動持續發展模式與對策探析[J].西按:人文地理,2005(3):84-87.
[3]茍安經.鄉村旅游的農村經濟地位與發展前景[J].合肥:安徽農業科學,2007(35):5943-5944.
[4]李海平,張安民.鄉村旅游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以浙江省湖州市鄉村旅游為例[J].長沙:湖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77-81.
[5]馬麗敏.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下的農村休閑旅游資源開發策略[J].沈陽:農業經濟,2014(11):64-65.
[6]馬化騰等著.“互聯網+”:國家行動戰略路線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7]宋丹莉,師謙友.鄉村旅游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探討[J].沈陽:農業經濟,2010(5):28-29.
[8]祝捷,黃佩佩,蔡雪雄.法國、日本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啟示與借鑒[J].亞太經濟,2017(5):110.
[9]徐進科.法國鄉村休閑旅游業的啟示[J].杭州:浙江經濟,2014(9):58.
[10]婁在鳳.法國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的背景、特征和經驗[J].北京:世界經濟,2015(5):147-150.
作者簡介:黃玉蓓(1980-),女,湖南長沙人,碩士,燕京理工學院,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經濟;王志平(1986-),女,四川達州人,碩士,燕京理工學院,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尹晶(1980-),女,浙江紹興人,碩士,燕京理工學院,研究方向: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