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玲
【摘要】隨著事業單位中固定資產中設備的數量、種類的急劇增加,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核算事業單位也需要增強關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是其進行改革的重要部分,優化固定資產也是當前事業單位的重要任務,而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其增值、保值的重要部分。本文針對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的管理、核算的現狀,提出了一些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核算 固定資產管理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改革,事業單位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規模也越發壯大,一系列諸如增值、保值的固定資產的管理核算問題也隨之而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出現的問題對其可持續發展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威脅。事業單位應該對固定資產的管理、核算重視起來,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改善。
一、概述行政事業單位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
在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過程中,財產管理作為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而固定資產就是管理的重要部分。因為目前我國是市場調節下的經濟機制,所以隨著社會以及行業的發展,其中的固定資產所占得到比例也會隨之增加,所以一定要將其固定資產進行重視。因為在事業單位中每一個環節都會涉及到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這是其物質基礎。當然為了實參單位的更長遠發展,應該做好自己的職責工作,將其服務水平進行提升。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一)資產實物和價值管理存在脫節的問題
很多的管理者在進行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并沒有重視管理實物資產,一味地對其記錄的賬面資產進行關注,就會造成實物資產收購、申請以及維護和資產使用上沒有做記錄。而且當變更一部分資產時,也沒有進行統計以及備案,當進行管理時就會分不清,而且存在著庫存不匹配,清查賬面沒有和實際情況相符合,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二)固定資產購置、處置程序不規范
固定資產購置、處置程序不規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因為并沒有對此有一個周全的規劃,導致很多大的固定資產遭到浪費,也就是購買了很多的固定資產,就難以確保其效能的發揮。很多的業務處室經常對其資產進行使用,而且因為監督機制的缺乏就會導致在使用資產的過程中造成難以及時地進行拆除以及處置。當資產不能使用時,不能及時地將其消息進行上報,很多的部門并不知其情,并沒有和實際的情況相符合。在財務的管理中,房屋以及公車的使用中,并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手續不的辦理,那么就會導致資產的增多,將其資產大量地浪費,實現不了可持續發展。
(三)固定資產財務核算不規范
1.采購入賬沒有按時進行。根據機構的會計制度,購建固定資產的過程已經結束后,實現了資產所有權的轉移工作,或者是當固定資產的建設沒有完成,但正式投入運作,對此作為財務人員在固定資產的增加上應該引起高度重視。然而,存在一些單位并沒有在決算以及審批上按照正常的流程進行,而且并沒有按照估價對沒有在使用固定資產進行記賬,這樣當其進行檢查時就會存在誤差。
2.資產不折舊。所謂的資產折舊,就是利用資產原值將預計凈成本的初始投資成本作差,就會得到折舊,一般這都是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但是很多的事業單位已經將其折舊進行不計,實現固定資產的管理。
三、優化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管理及核算的措施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管理核算制度
作為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基于資產的管理應該有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以及完善,在制定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基本會計準則進行,實現固定資產業務運作的順利進行。對此對于不同的部門以及人員應該將其工作職責進行明確,按照職責進行工作。在進行核算以及審核的過程中,一定要區別對待資金核算。實現固定資產賬戶的安全運行。其主要的管理制度應該包括工作計劃,并將內部業務機芯規范。在制定的過程中,為了實現人員管理,實現積極地投入工作的帶動,應該制定考評制度。實現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將會計核算中心進行準確定位,按照標準進行實施。
(二)加強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
為了實現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因為在單位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固定資產的管理,對此就應該加強對其進行管理。在各項的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合理地按計劃進行管理的工作。一定要按照各自部門的職責以及人員的責任進行運算會計核算工作,為了實現固定資產免遭損失,應該加強經營決策支持,實現其保值增值,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度
之前的事業單位在固定的財產管理上都是重購置輕管理,面對如今的事業單位,就應該進行轉變,實現監督。而且在人員的思想上加以重視以及認知,對此固定資產管理重要性一定要深入人心,當在工作的崗位上一定要規范化固定資產的管理,而且就配套管理做到有效實施。在認識到重要性之后,就要按照要求就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的落實。
(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當對事業單位的人員進行培訓的過程中,當機型固定的資產管理時,就應該重視入庫入庫固定資產的工作、資產的存儲,財務報告以及歸檔管理等。作為管理者應該就管理人員得工作形式機型監督,應該確保實際情況和所記錄的資產具有一致性的標準。為了實現資產效益的最佳利用,就應該在辦公資產的利用資源積極進行合理安排,盡量避免不要給財政資源的機構的資金帶來浪費。
(五)優化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方法,提高規范性
正是因為會計當在核算的過程中會對固定資產管理中使用滯后方法,所以就要在及時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將其主要因素進行分析,并就問題產生原因,并對此尋找解決的措施。對此可以通過對于會計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相應地對標準化的方法相應對策進行制定,因為資產的來源自購置的固定資產,主要有收購,新建以及有償轉讓接收的資產,對此在保存的過程中對資產進行記錄,對借記的固定資產項目、銀行借記銀行貸款以及其他項目存款做好記錄。至于無償轉讓,做好固定資產項目和債權人的借款記錄,財務部門機型批準后,才能進行固定資產登記固定資金項目。
四、結束語
一般來說,因為作為事業單位來說,為了實現其可持續的發展,必要對其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實現核算工作。通過對本文的分析,此作為機構的管理者應該在人員的素質上進行重視,并就會計核算方法進行改進,重視資產管理以及以及核算的制度完善,將其更有效地利用固定資產,實現管理的強化。
參考文獻
[1]張俊宏.基于內部控制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J].財經界(學術版),2015,(11):157-158.
[2]宮俊梅,鐘山,黃玉琴.淺議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1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