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昕
【摘 要】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3.6萬億元,同比增長30.7%。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外貿增長的重要動力,本文將從廣西高職院校獨特的地緣角度出發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闡述加快建設跨境電商實訓室的必要性。
【關鍵詞】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室;必要性;跨境電商人才
2014年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為進一步貫徹文件精神,保障國家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全國各高職院校都在積極進行探索和實踐。廣西靠近珠三角,毗鄰東南亞,其高職院校中服務外貿的跨境電商實訓室建設,將滿足廣西國際貿易與商務英語等經管類專業服務于北部灣經濟區和珠三角經濟區的跨境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培養保障。
一、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戰略需要
2014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 [1]。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室的建設可滿足高職院校培養跨境電子商務應用型人才的需要,提升學生實踐操作水平,培養學生的仿真工作崗位上的創新思維,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跨境電子商務綜合實訓室”的建設,是對教育部在高校實踐教學方面的指導思想與指導原則的落地與實踐。同時,在此新的平臺基礎上所推動的“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已成為當前國貿專業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教學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也是縮小院校實踐教學內容與跨境電商企業實際崗位需求差距,培養符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所需人才的重要手段,為工學結合等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奠定了硬件軟件基礎,有助于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戰略。
二、有效培養“互聯網+”思維的專業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需要
近幾年,隨著國內互聯網設施的發展、交通設施的改善、物流系統的完善,外貿發展向“互聯網+外貿”的新業態形式發展,跨境電商逐漸成為國際貿易發展的方向。跨進電扇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雖然目前跨境電商的課程體系、教材、師資等方面都不夠健全,但隨著專業建設的不斷深入,最終會形成圍繞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商務英語、國際物流等多學科的跨境電商專業課程體系。
目前傳統的教學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高效地培養學生進行跨境電子商務實踐操作。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室的基本目標是培養高潛質、有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復合型崗位人員,這個目標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實踐操作模式創新來實現。在速賣通、阿里國際站等跨境電商平臺上開展B2C或 B2B業務運營,學生與仿真的生產廠家和跨境電商運營企業對接,在真實的互聯網跨境電商交易平臺上進行真實的貿易,模擬面對國外客戶,獲得訂單,產生實際的利潤。這些不僅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參與和投入,而且能幫助他們適應未來的跨境電商就業崗位,成為“互聯網+”思維的專業復合型跨境電商人才。
三、培養具有廣西特產行業優勢的跨境電商人才的需要
跨境電子商務在外貿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開拓國外市場的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國家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力,但是,人力資源配置上的不足,尤其是既懂外貿知識又具有較好的外語能力以及市場開拓能力的復合型跨境電商外貿人才嚴重缺乏,阻礙了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
201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聯合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顯示,85.9%的企業認為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嚴重,被招聘人員中更有高達82.4%的人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這些數據直接反映出目前的大學教育存在滯后的問題[4]。廣西毗鄰東南亞,靠近粵港澳,是我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我國與東南亞的經貿往來中具有重要的地域優勢。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推進,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化,廣西B2B、B2C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獲得了千載難逢的良好機遇。但經濟效益較低、基礎設施落后導、人才缺乏等因素導致廣西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難以跟上時代步伐,尤其是深圳、佛山等沿海地區的“虹吸效應”使得廣西地區外貿人才外流嚴重,削弱區內跨境電商發展的人才基礎,阻礙廣西地區外貿經濟轉型升級。
2017年12月底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監管中心正式運營,成為我國西南地區第一家沿邊地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它的運營可以為廣西與東盟的客商、物流企業等合作企業節約成本,最大限度縮短貨物到東盟、歐美等國家的時間,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3]。
因此,廣西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商務英語等專業的學生可結合廣西當地特產行業通過跨境電商綜合實訓熟悉B2B、B2C跨境電子商務運作,進行基于實際工作崗位的模擬實訓,實際面對未來跨境電子商務工作的壓力和機遇。最終打造成一個具有特色,可以承載實踐、實訓功能的廣西特色專業實訓室。在未來,依托跨境電商綜合實訓基地承接社會培訓,圍繞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推進及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化,進一步配置具有地區經濟產業特色的“互聯網+外貿”環境,培養具有地區經濟產業鏈特色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使廣西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立足廣西,服務于全國。
【參考文獻】
[1]曹昆、耿聰. 習近平就加快發展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更好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人才保障〔DB/OL〕.人民網-《人民日報》(2014年06月24日01 版),2014(6)
[2]中國產業信息網 智研咨詢.2018-2024年中國跨境出口電商行業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研究報告(目錄)〔DB/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12cfef88846a561252
d380eb6294dd88d1d23d18.html,2017(11)
[3]陳有斌.廣西品牌農業新增4大商機:西南首家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在憑祥正式運營!〔DB/OL〕. http://www.sohu.com/a/210360019_822382,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