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边@一理念體現了一個鮮明的教育取向,即培養讓幼兒終身受益的品質。
關鍵詞?幼兒;標識影響;規則意識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036-01
一、案例實錄
集體游戲時間到了,楊老師帶著排好隊的孩子們往戶外的活動場地走去,但走到游戲區域后,排好的兩豎排已經扎成一堆了,楊老師只好重新排隊,這次將隊形直接分為四列,然后整理隊形,強調規則,便開始了今天的游戲《送信》。游戲剛玩了一會,玥玥過來告狀:“老師,浩浩他不是我們組的他非要站到我的前面不讓我玩”,楊老師還沒顧上處理呢,童童又跑來了:“老師,老師,文文沒有繞著走,沒有爬“草地”,就去送信了”頓時,一個好好地游戲就這樣在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告狀聲中暫停了……相信這些畫面每個帶班老師都是常常遇到過的。
二、問題探尋
我們知道,在每次組織戶外游戲前,老師們都會一遍遍強調要注意遵守哪些事項,要按什么規則游戲,可是強調了半天,孩子們一到戶外的活動場地,瞬間又會亂作一團。然后,老師們只能再次組織幼兒,再次強調規則,重復之前的要求……那么,怎樣減少老師在游戲組織前反復強調規則及要求,讓幼兒在戶外游戲中能夠懂規則、守規矩、玩的更加有序呢?我們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發現,大部分幼兒在游戲中的注意力保持時間約在10分鐘左右,個別小班的幼兒保持時間會更短,而游戲規則是老師剛開始強調的,等玩一會有些孩子就忘記了,也不能很好的自我約束去遵守了,還有的是因為游戲參與人數或班級較多,幼兒等待時間過長也導致規則不好堅持?;诖?,我們創設了以圖文結合的各類標識,讓幼兒在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標識引導下,加深對游戲規則的記憶,自主熟悉游戲路線,自覺完成游戲任務,在標識的“無聲”影響下逐步建立其良好的游戲規則意識,養成看標識、守規則、會游戲的良好習慣。
三、實施策略
(一)借助指示標識幫助幼兒熟悉游戲場地。我園一直以來將戶外陽光體游作為幼兒園的特色活動在全園范圍內持續開展,并把每年的五月、九月定為了“陽光體游月”。由于,每次參與游戲的班級有12個班,參與的幼兒多達近三百多名,涉及投放的體育器械近百件,而面對這樣集綜合性、趣味性、挑戰性、持續性為一體的大型集體游戲,要讓幼兒迅速、有序地找到自己的活動場地并有序的參與到游戲中去是有一定難度的。于是,我們把各種指示性的交通標識投放到了游戲場地,比如箭頭標識,直行的、左轉的、右轉的、停止的等等,幼兒對這些簡單的指示類標識分辨的比較清楚,看著它們的“提醒”,孩子們在游戲時就等于多了一個提示的“老師”,能夠區分什么時候可以轉彎,什么時候應該直行,這些標識的創設無形中幫孩子們找到了游戲的路線圖,熟悉了游戲的場地,最重要的是避免了擁堵、節約了游戲的時間。
(二)利用圖形標識引導幼兒掌握游戲玩法。我們設置的游戲場地內涵蓋了走、跑、跳、鉆、爬、跨等多種訓練基本技能的體育器械,當這些器械投放在一個綜合的具備挑戰性的游戲圈內,如果一一去告知幼兒這個怎么爬那個怎么鉆,那這游戲場地一定會亂作一團,老師也只能顧頭顧不了尾。因此,我們在各類器械附近投放了圖形標識,把每一類器械全部用統一的“小人偶”單線條的畫法,以圖文結合的形式標記繪畫出來,讓幼兒一眼就能看懂這些器械的具體玩法,哪個是用來鉆的、哪個是要跨的,還有哪些是需要手腳著地爬或手腳膝蓋爬的,還有一些圖形標識,如圓圈代表要站成圓形、三角形代表要分三組站成三角形狀,豎直線代表要站成一豎排等。我們在每一種器械的醒目位置都會把這些不同的圖形標識投放其中,而對于孩子們來說,有了這樣的“提示”,不僅可以讓他模仿其中的動作,還能快速的參與其中,準確的了解玩法并完成游戲任務。
(三)依靠安全標識輔助幼兒建立規矩意識。在每個游戲的組織中,最讓老師們頭疼和不放心的應該就是班級中個別比較調皮的孩子和一些體質相對較弱的幼兒,他們時常會不按規則去參與游戲活動,甚至還會時不時影響別的幼兒,從而讓游戲不能正常進行下去或引發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針對此類幼兒,我們主要在大型游戲器械上、游戲場地周圍等通過投放安全提示類的標識,以“警示”的形式,讓幼兒明白在游戲中要懂規則、守規矩,不能隨心所欲的去玩或搞“小動作”,比如,禁止攀爬類的標識、不能翻越的標識、禁止進入的標識,當心墜落、當心傷手等的警示標識,用無聲的語言告訴這些幼兒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是有危險的。那么,有了這些標識的“警告”,孩子們在游戲中逐步能管好自己,盡量不去嘗試危險的玩法,并學會有規則的游戲。
四、關鍵解讀
在幼兒園中,大部分的標識是由教師、幼兒或師幼共同制作或約定,并獲得師幼群體共同理解的約定性符號標記,它是幼兒在開展游戲活動時的一種無聲啟示,它默默引導著幼兒有序、高效地進入游戲活動。尤其,在某些游戲場景中甚至有時不需要老師的協助,幼兒就可以自主依靠對圖文標識的辨別,清晰的掌握游戲的玩法和規則,這樣最顯而易見的目的便是既提高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也保障了每個孩子能在有序的環境中完成各項游戲任務,減少了因混亂帶來的不安全因素,優化了幼兒游戲的整體效果。因此,在游戲中通過標識的運用、滲透、經驗遷移,來幫助幼兒自覺形成良好的規則意識,是對其行為習慣養成的一個重要舉措。
基金項目: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085)《標識與幼兒養成教育有效結合的實踐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