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改榮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教育事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作之一。在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識,不斷提升個人的素養。基于此,本文以七年級、九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材為例,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歷,圍繞如何上好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發表了看法。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C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084-01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自身的情緒、思想等波動較大,很容易受外在消極環境的影響沾染一些不良的習氣,出現思想滑坡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給予其正確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明辨是非,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新時期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緊扣現代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變化,采取了一系列優化措施,并融入了必要的政治和法治知識,能夠對學生的言行舉止予以規范和指導,因此上好道德與法治課是提升學生素質的最佳選擇。
一、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教學思維
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生活化思維指導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實踐精神,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或事物中來提升個人的素養。如,教師在講解《珍視生命》這一課時,可以先為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災害,并結合現實生活向學生描述不同災害給生命帶來的嚴重威脅,讓學生明白生命的脆弱性和珍貴性。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火災應急演練”活動,以警報聲為信號,要求學生迅速打濕毛巾、掩住口鼻,然后身體半蹲,按照順序依次退出教室,跑向空曠的操場,再由班長清點人數,確保所有學生安全撤退并向老師匯報具體的疏散情況,趁此機會,政治教師還可以將滅火器拿到現場,指導學生掌握滅火器的操作方法,并點燃火焰讓學生親自參與和體會,增強學生的自救和他救能力。
二、重視時事政治在教學中的作用
在新時期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時事政治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政治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真正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思考,形成完整的政治學習意識。如,在教學《建設法治中國》一課時,政治教師就可以搜集近期發生一些真實案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法律的角度去評判案件中的人物行為,并通過討論明確法律在法治中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作為課堂導入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并借由學生的觀點引出之后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學習會用政治語言和觀點去評價和論證當前的社會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改善課堂教學氛圍
多媒體是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一大助力,不僅可以幫助教師營造生動的教學情境,還能將知識以多種形式展示給學生,有效的改善了課堂的氛圍,從而激起學生學習和探究的動力,提高教學的成效。初中政治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教學課件,展示清晰的課堂教學流程,然后遵循學生的認知思維,來剖析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老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新聞、音樂、圖片等,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整合起來,輔助學生的學習和理解,拓展其探究的深度,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政治學習方法,能夠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形成客觀、理性的意識。
四、指導學生定期總結和歸納知識
總結和歸納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要用到的方法,旨在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升其學習的水平。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識是比較系統的。因此,教師可以定期指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如每學完一個單元,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起,一邊復習一邊思考,以思維導圖的模式繪制出一幅知識結構圖,同時適當融入一些舊知識內容,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清晰的政治知識框架,能夠運用綜合性的思維去理解和記憶。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會將自身所學的政治知識融會貫通,在總結中鞏固自身的知識基礎,從而不斷增強自己的學習效果。
五、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評價的機制
課堂評價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式,旨在幫助學生完善學習思路、補充知識漏洞,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也要建立全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機制,通過自評、他評、綜評的方式為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打分,讓學生對自我形成客觀的認知,樹立學習的自信,以積極的狀態參與到每一個環節中去。政治教師還要制定課堂學習積分制度,鼓勵學生主動回答問題、開發自身思維等,然后在期末打分時將學生的平時成績與考試成績結合起來,給予學生一個合理、公正的分數。
六、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成為了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助力,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身為現代教師,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實際認知水平,積極改進課堂教學的模式,利用靈活、多元的方法設計教學方案,以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指導他們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最終使所學內容提高自身的素養,成為一個品德高尚、遵紀守法、樂觀向上的人。
參考文獻:
[1]袁加蘭.優化教學組織形式,合理組合教學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3(30):13.
[2]姚偉珍.優化教學素材觸動學生情感——舉課例談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素材的選取和使用[J].科技信息,2013(7):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