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蘭
摘 要?學習和思維都是基于情境的,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語文學科特點,應當以情境交織課堂教學。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是深化小學識字教學的重要途徑。其實施策略是創設情境進行導入,情境互動加深印象,肯定鼓勵激發興趣。
關鍵詞?教師;情境;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203-01
小學語文教學具有特殊性,這主要是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等因素所決定,特別是小學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學活動要多元化,以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要內容。識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是學生養成語文素養的重要元素。所以,深化改革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
一、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的意義
美國教育家布朗(Brown)和科林斯(Corinth)說:“學習和思維都是基于情境的,他們不能孤立地鑲嵌在個體的大腦之中,而是通過情境中的文化活動或工具發生在人類的大腦中。漢字“音形意統一”的特點,為我們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研究提供基礎。
我們知道,世界符號文字可以大致分為“表音體系”和“表意體系”兩類,而中國漢字是個例外。從圖畫式的象形文字發展到今天的簡體漢字,中國漢字兼具了表音和表意兩種能指,“既有形又有聲”、“音形意統一”。中國有句古諺語“秀才認字認半邊”,事實上也說明了漢字字形的表意功能。有些漢字雖然讀音各異,但是意義卻有相近想通之處,比如“溪”、“池”、“江”、“河”、“湖”、“海”都以“水”表示字義類屬,表明這幾個漢字都與“水”有關,只不過水的量有所不同;又比如“沐”、“浴”、“洗”、“浣”、“滌”、“澡”,雖然讀音各不相同,但是都表示“用水沖洗某物”。此外,有些漢字雖然讀音相同(或相近),但是可以用不同的字形表征不同的意義,從而將這些同音字區分開來。比如,“風”、“鳳”、“瘋”、“楓”、“諷”、“沨(fēng,形容水聲)”,盡管它們讀音相同(或相近),但用不同字形記錄這些漢字則可以很好地從語義上進行區分:“風”是自然界的風;“鳳”字依稀可見鳥型,是動物界的一種鳥;“瘋”用“病”字旁表征一種病癥;“楓”用“木”字旁表示一種樹;“諷”用“言”字旁表征用言語嘲笑或侮辱;“沨”用“水”字旁表征與水有關,形容水聲或美妙的樂聲。當然,即算到了高階漢語學習階段,也有“辯”與“辨”同音區分,而字形依然是最有效的區分方法。漢字的“音形意統一”讓漢字所表達的信息量比其他文字更加豐富,比如在翻譯英文人名時,漢語把“Mary”和“Mark”分別翻譯成“瑪麗”和“馬克”,漢字“瑪”和“馬”可以讓讀者更容易區分性別。正因為漢字具有“音形意統一”的優點和特色,所以能根據漢字字形和字義創設各種識字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深刻記憶漢字的“音”、“形”、“意”。因此,探索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既有理論意義,也有現實的意義。
二、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的內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僵化在框框架架的教學形態中,造成“學生學得累、教師教得苦”。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語文學科特點,應當以情境交織課堂教學,這樣一來,在教學中開展“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無疑是深化小學識字教學的重要途徑,也是確定學生主體定位、開創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所謂“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實質是一種多樣化的識字教學形態。其立足點是情境的創設、教學活動的引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小學生在活動的方式下,更有助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喜歡上漢字、愛上漢字文化。在“基于情境”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學生可以自主識字,自主合作學習,以完成識字任務。如此,學生逐漸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全面而健康地發展。
三、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實施
筆者在課堂觀察基礎上,對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實施提出如下建議:
(一)創設情境進行導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創設情境導入教學是十分必要的,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課前由老師創設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十分重要,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的特點,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不斷對漢字產生好奇感,不斷想要去學習是十分必要的。情境導入要逐漸引導學生與生活場景相結合,與學生生活中所接觸的內容為切入點,逐漸引入語文識字內容。這樣不但能夠啟發學生,語文識字無處不在,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識字學習的重要性與樂趣。
(二)情境互動加深印象。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過程中,讓“教學情境”更加真實,讓“教學情境”帶著任務的真實,情境化教學需要結合生活,讓學生感受生活中所蘊含的漢字魅力,給學生創造更多的經歷,在實踐中完成對漢字的認知,加深對漢字的印象。教師設置的情境要具有可參與性,為學生布置的任務要有趣味性,任務需要是真實的,不單單是在座位上自己完成的,也要有學生到講臺上或者學生彼此合作互動完成的,情境盡量要貼合現實生活,讓學生在學習中回味生活中所經歷的,不斷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對生活的認知。情境化設計越真實,任務越真實,對學生識字就越有幫助。
(三)肯定鼓勵激發興趣。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和傳統的識字教學模式不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更多的是讓學生直接識記,而情境化識字教學模式則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來學習。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改變了人們對傳統識字教學的認識。基于情境的識字教學能夠讓學生參與到教學環境中,在學生參與的過程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自信和興趣,更加愿意投身學習中來。當然,鼓勵和肯定并非盲目的鼓勵和肯定,學生在參與情境化教學過程中發生錯誤時,老師也需要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