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艷
摘 要?文章主要對中國結這一課程進行了一次教學設計。
關鍵詞?中國結;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241-01
一、課程簡介
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藝術,它以其獨特的東方神韻、豐富多彩的變化,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北京申辦奧運會的過程中,中國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深受各國朋友的喜愛。中國結的由來已久,始于上古,興于唐宋,盛于明清。它從實用繩結技藝演變成今天這種精致華美的藝術品。
中國結課程讓學生通過綰、結、穿、繞、纏、編、抽等多種工藝技法循環有序地完成精美作品。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和發揮想象,能陶冶情操、提高審美,進而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認識中國結,了解中國結的歷史、種類、名稱和應用。
(2)掌握有關中國結的編織技巧,學會編織雙聯結和盤長結。
(3)在學習中國結的編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們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學習中國結的編制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愛美情趣,樹立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對象
八年級學生。高年級學生手腳協調能力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強,能夠靜的下心來細致地做一件事。
四、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
中國結2號紅線600cm,孔徑1cm的流蘇一對,墊板,珠針,打火機,剪刀,直尺。
(二)注意事項
多媒體展示平臺可使用,并準備課件。打火機、剪刀的規范使用。
五、活動過程
今天我們編制一個盤長結掛飾。我們首先需要編一個雙聯結,然后編三回盤長結,再編一個雙聯結,最后掛一對流蘇即成。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來學做吧。
(一)雙聯結
“聯”,有連、合、持續不斷之意。本結即是以兩個單結相套連而成,故名“雙聯”。聯與連同間,在中國吉祥語中,可以隱喻為連中三元、連年有余、連科及第等。
雙聯結是屬于較實用的結,因為它的結形小巧,且最大的特點是不易松散,因此,常被用于編制結飾的開端或結尾,有時用來編項鏈或腰帶中間的裝飾結,也別有一番風味。
操作步驟:
(1)右線挑左線,同時向右順時針繞圈打個單結。
(2)左線向右壓右線,然后向左挑右線。
(3)左線從上面第一個圈開始,向下做挑—壓—挑—壓動作。
(4)慢慢拉緊雙線,形成正反為“×”的結體即可。
(1) (2) ?(3) ?(4)
(二)盤長結
佛門有八寶,又稱“八吉祥”,盤長結作為八寶之一,象征心物合一、無始無終、永恒不滅的最高境界,代表著八寶的全體,因此受到人們極度重視。
盤長結由三環結變化而來,在中國結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結型曲繞優美,結構密實。應用廣泛,編制靈活,可大可小,可編成二回、三回、四回等,與其它結組合,可編出蝴蝶結、鯉魚結等等,用途非常廣泛。
操作步驟:
(1)用珠針把右線在雙聯結下兩指位置處固定在泡沫板左上角處,并做15cm長的三個回套,套與套之間三指寬。
(2)右線雙線做挑—壓—、挑—壓一、挑一壓一動作,三回分別在豎線的1/3、2/3和3/3處。
(3)左線水平方向做壓三挑三包套,三回分別在三個弧里。
(4)左線在豎直方向向上做挑一壓三、挑一壓三、挑一壓三;向下挑二壓一、挑三壓一、挑三壓一、挑一動作,三回分別在三個弧里。
(5)拔掉多余珠針,只保留外耳翼12枚珠針,整理結心。

(6)抽線整理兩側耳翼,達到滿意為止。
(1) ?(2) ?(3) ?(4) ?(5) ?(6)
(三)掛流蘇
在下雙聯結的下面10cm處剪斷線繩,熔結線端,然后取一對流蘇,緊挨套筒捏住流蘇,將線繩套進套筒,從套筒下端處穿出線頭。取一打火機,左手將流蘇擼住后,將兩線頭平行并攏,在兩線中間燒熔并接固定即成。
六、小結
同學們,編織中國結是一種愉悅身心的游戲活動,更是一門情趣高雅的手工藝術,今天我們體驗了一番,希望大家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去感受這門藝術,親近這門藝術,傳承這門藝術,用手中的彩線編織那五彩繽紛的世界。
今天同學們在活動中表現都很棒,通過此次活動,既鍛煉了大家的細心和耐心,又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那么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繼續發揚我們的優點,同時盡量改正我們的缺點,讓我們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