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晗
高唐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山東聊城 252800
(一)高唐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學生參加的社團類型調查
中職學校學生組織的社團,往往是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聚集一部分學生后,自發組織申請成立的。有的社團由興趣吸引,學生自發組織,有一定的凝聚力,隨著成員的不斷擴大,一級一級的成為傳統社團。以高唐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為例,設立的學生社團包括各種類型,主要有公益、文體和學術,但是科技型的社團沒有,由此可見學生社團大部分是根據興趣愛好設置,傾向于運作簡單的社團。其中舞龍舞獅和歌唱隊人數較多占到社團總人數的27%,球類運動的社團呈現男女生比例不均衡的態勢。當然還有一些名存實亡的社團,受限于經費、設施、場地等各種條件。
(二)高唐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社團存在價值分析
高唐縣職業教育中心學校現有學生3500人,調查問卷涵蓋不同專業,不同年級共100份,其中男女生比例為:男生58%,女生42%。從家庭情況上看,富裕的僅占10%,家境一般的占85%,極少部分為貧困學生。學校參加社團的人數接近50%,主要是一、二年級的學生,考慮到春季高考學習任務重,三年級的學生基本不參加活動。被調查的學生中,10%的學生擔任過社團干部,有80%的學生表示在社團中交到新朋友、學到新技能。
其中,有26%的學生對參加社團的意義感到不清楚,主要目的就是放松自己,根據調查,學生主要感覺社團活動制度較多,時間分配沖突,拖累學習。30%的同學覺得社團活動能夠真正地發揮自己的特長,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23%的學生參與的目的就是鍛煉身體,通過各種社團活動,既能豐富課余生活,又能鍛煉身體起到雙重作用。12%的學生覺得參加社團能夠提前規劃未來,通過社團這個小組織,提前適應將來社會中的生活。6%的同學認為真正學到了新技能,成為將來生活中的特長。還有3%的同學表示自己不能夠堅持參加活動,因此覺得沒什么意義。
通過調查,發現社團活動經費很少,來源比較集中,主要來源是學校撥款,有社會贊助,會費,捐助等。內部經費管理方式不同,有的分工較細,有專人管理,有的由社長管理等。
中職學校學生普遍家庭收入不高,學生又沒有經濟來源,通過調查發現對社團的資金支持主要來源于學校撥款,但是有些社團認為學校投入的費用不足以支撐社團發展,會收取一定的會費,26%的學生認為是合理的,為了更好地發展社團,滿足自己的興趣適當投入是應該的,而58%的學生認為不合理,自身沒有經濟收入,如果再拿出一部分生活費用可能會負擔不起,這表明學生在費用問題上存在分歧,對于具體收費多少、經費的使用、信息的公開與監督上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表明學生社團的經費來源渠道有待多樣化。
(一)制定針對性的政策,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倡導校黨委、團委通力協作,加大經費投入,精心培養社團干部,開闊場地促進社團活動開展。在社團教師聘請方面扶持,采取提高勞務補貼,計入教師工作量等措施吸引更多資歷深、學歷高、技能強的老師參加到社團建設中來。
(二)增強與銜接學校交流,擴大影響力。通過國家倡導的職教宣傳周活動,組織家長、初中學校、周邊企業體驗觀摩,組織中小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實際體驗觀摩,深入到學生中間,實現對中職學校的改觀。
(三)校企合作,拓展社團發展空間。根據中職學校特色,采用與企業合作辦學的優勢,配合企業需求,培養學生的技能,同時培養各種興趣愛好。真正實現供給側教育,讓學生從教育源頭接受最高端的教育,培養最優秀的職業學生,而不是單純的流水線工人。
(四)緊跟國內形勢,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結合我校特色,選擇相應活動,組織社團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度,達到展示職業院校學生風采的目的。
(五)完善新機制、科學管理社團。將中職社團的管理水平提高,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促進社團工作的發展。
(六)打造品牌效應。建立一個好的社團,既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又可以帶動其他學生的成長,為學校管理提供幫助,同時打造出品牌特色,將學校推廣給社會,起到宣傳的效果,逐步將學校建設成為培養優秀學生的實踐基地,最終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