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強
新平縣新化中學 云南玉溪 653400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初中物理教學取得了極大進步,農村物理教學也發生了許多變化,但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教學有效性無法提高。在升學率和成績等因素的壓力下,許多教師不愿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課堂教學改革,因而也無法突顯物理教學的學科特點。農村教學條件有限,許多硬件設施不完善,生源質量不理想,要想提高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和創新。本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淺談幾點看法。
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師要做好課堂導入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學科較多,兩節課間的間隔較短,在課堂上往往容易因上節課或課間活動時間的影響,難以進入新課堂學習中。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聯系實際生活合理設計小實驗,借助實驗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學習“熱脹冷縮”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設想早餐吃煮雞蛋時,蛋殼較難以剝下的情景。但是,將熱雞蛋放進冷水中冷卻一下,就很容易將蛋殼剝下。像這樣,在課堂中聯系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物理由于其學科特點,對初中學生來說難免枯燥乏味,課堂上時有學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影響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可以盡量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豐富和充實課堂內容,使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中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當積極發掘學生的關注點,在備課時收集相關的生活例子,在課堂上適時展示,以此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習效率。例如教授“杠桿原理”知識點時,教師可結合實際生活引入一些常用到杠桿原理的物品,包括蹺蹺板、火鉗、剪刀以及指甲剪等,于此基礎上要求學生依據觀察到的相關物理現象合作設計實驗,通過實驗操作研究杠桿原理。
學生處于良好的氛圍中能激起愉悅的情緒,對于學習更有熱情,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具有良好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可以促進創造能力的發揮,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首先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些與農村學習環境相似的問題情境環境。其次落實以人為本,教師要對學生的人格加以尊重,肯定學生的付出,教學活動中摒棄教師的權威論,讓學生具有良好的質疑精神,使學生能辯證地看待課本知識。最后組織好課堂教學,讓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得到極大的提升,使得學生能在生活中學習到物理,并能使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學生對于所學知識進行充分的獨立思考才能理解掌握,進而內化為自身知識結構的一部分,因此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盡最大的努力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學活動開設期間,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使得學生的認知沖突、求知欲望等被更好的激發出來,進而讓學生能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探尋與學習。例如,在聲音傳播介質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學生根據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判斷聲音是如何從一個地方傳遞到另外一個地方的,聲音傳播依靠的介質是什么?教師通過這類設問,來調動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具有想要探究知識的想法。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學生布置這樣的一個實驗:在密閉的玻璃罩內放一個鬧鈴,讓學生思考鬧鈴響了以后,鐘罩外的人能不能聽見。然后教師逐漸將鐘罩內的空氣抽走,讓學生探究聲音可能會發生何種變化。教師先讓學生進行猜想,可以查閱資料,可以自己找材料嘗試動手實驗。最后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真實的實驗情境,并讓學生根據實驗情況,思考出現上述情況的原因何在。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也能加深其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促進知識的構建。
生活化教學是提高物理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相關生活案例,進行實驗設計與實物理解,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物理現象,通過生活例子展開室內實驗意識與能力。課后作業是讓學生對課堂上所學新知識進行有效的更鞏固,課堂教學是一種延伸,物理學習中縱然學生學習的知識并不多,但只要教師引導學生將知識與實際情況所結合,用物理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就會很樂意去學習物理知識。所以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保證與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不僅能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也能夠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物理教學時應用生活化教學手段可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有效強化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與生活應用過程中教師需抓住教學重點,深入探究相關教學方式,充分發揮生活化教學優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總之,物理教學離不開生活實踐,初中物理與生活常識密切相關,因此采用生活化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這要求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強調讓學生去生活中主動挖掘物理知識,把握物理知識與生活常識的聯系點,并且農村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多引入生活實例,創建生活情境,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成績。教師要注重教學經驗的積累,結合學生興趣進行引導,以促使其主動學習,進而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