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報報業集團視頻節目的推出,是報業轉型融合的重要節點,可視化的內容在以報紙為主導的平臺上形成了很好的補充,但隨著媒體融合的進一步發展,報業可視化內容在題材和形式上都在不斷探索創新。中山日報報業集團視頻節目《對話》創辦至今已經十年了,同時也伴隨著一個年輕人的理想,走過了十年風雨路,現在已經成為報業全媒體平臺展現的一個重要產品。
同樣是夏天,08年的8月,一個懷揣夢想的年輕人第一次來到偉人故里中山,從一名少兒節目主持人轉型到主持高端訪談節目。在2009年的2月6日中山網《對話》節目的直播現場,開啟了我人生藍圖上新的篇章。
剛開始主持《對話》節目,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做。只知道《對話》是中山日報報業集團中山網打造的一檔政府與市民互動交流的網絡直播節目,創辦于2008年2月。我接手《對話》節目時,不僅是一個主持人,還兼策劃、編導,那個時候的我每期節目從選題、策劃到邀請嘉賓,每個環節都"卡殼"。邀請嘉賓就是個大難題,很多時候嘉賓不愿意上節目,拒絕的理由有很多,比如:不想宣傳、不喜歡拋頭露面,要不就是說這個話題我們現在還不想說......好不容易邀請到某領導了,那還不行,還得做通辦公室主任或者宣傳科長的工作。嘉賓敲定了吧,難題又來了,問題如何設計?訪談過程分幾個步驟?怎樣引導網友參與討論?哇哦,每個話題都要去仔細了解基本情況和最新動態,有時候對話題完全沒有把握的時候,還要去請教跑線記者,報社里很多同事都經常接到我的"騷擾電話"。記得有一次,主持貫徹落實《珠三角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節目,真的是很傷腦筋啊,根本不了解《綱要》是什么?它起到什么作用?這樣一個大的話題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去了解,要圍繞中山是如何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方向去談。經過多次的嘗試,我明白了,每期節目的方向問題都很重要,只有把握住要談話題的方向,"對話"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來去自如。
就這樣跌跌撞撞的,轉眼間我度過了幾年痛并快樂著的時光。2010年11月,原《對話》節目升級成為《熱點對話》,成為市領導及各單位負責人與網友溝通交流的一個平臺。改版之后,任務更重,壓力更大。其中互聯網的節目思路也在這個時候逐步形成,充分利用網絡的力量,廣開言路,收集民意。
2011年7月5日下午三點,時任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薛曉峰做客中山網絡問政平臺"熱點對話"節目,圍繞"率先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和美中山"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這是中山市委書記第一次做客網絡在線訪談節目,對于中山網以及報業集團,都是一次勇敢的嘗試,畢竟這樣重要的活動,是新的"第一次",做砸了沒法交差。當這個重擔落在了我的肩頭上時,我暗下決心,不斷地給自己鼓勁打氣。
從7月2日接到任務,到節目開始只有不到三天的時間,中間夾著一個周末,可想而知,這個周末時光我是如何度過的了,一遍一遍的寫主持稿,改方案,學習方案里各種問題的內容,研究書記曾經講話里的重點,考慮直播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切問題。還有網站團隊的同事,他們也辛苦的在準備著,編輯在準備各平臺的網友互動聯系,以及節目預告;技術在試運行直播設備,準備各個環節的技術保障。
中山網《對話》節目2008年2月25日正式開播,2010年11月19日起,正式更名為中山網絡問政平臺《熱點對話》,至今共制作了152期節目。從2009年到2011年,報業視頻節目以《今日播報》、《熱點對話》、《警察提醒您注意》三檔固定節目為主,其中《今日播報》是由一家企業冠名贊助,《警察提醒您注意》是和公安局合作制作的。
《警察提醒您注意》節目以案說法,提醒市民安全防范方面的知識,其中還有展示公安民警英勇善戰的風采。該節目從2009年12月創辦至今,已經制作了各種專題、案例節目共76期。《今日播報》從2010年3月開通至今,每周一到周五播出的新聞節目。
隨著新媒體、自媒體時代的快速新聞閱讀時代,我們的視頻節目也充滿挑戰,從2012年開始,取消了《今日播報》一周五次的播出頻率,現在已經升級改版為每周一期的新聞回顧《興中道見聞》。《警察提醒您注意》節目也改變成APP、微信直播主題活動的形式出現。
中山網有一句廣告語:"點擊中心、鏈接世界",為了網友們更精彩的點擊,為了網站更精彩的鏈接,我在這里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這種收獲,有業務能力上的長進,也有做人做事方面的心得。制作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視頻節目給我補充有益能量,使我不斷積累經驗、走向成熟。現在我知道做好一期節目要有怎樣的付出,如何圍繞主題去選擇好的內容,如何跟嘉賓聯絡協調,如何讓節目有更好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