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文
學校德育工作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中占有首要位置,是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與教學質量的強大抓手,抓好德育工作是提升學校辦學品位、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將“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充分強調德育工作在學校教育中重要作用。但很多學校在德育工作管理中還存在理念過時、方法陳舊和效率低下等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值得學校管理者們深入思考和探討。
一、更新管理理念,創新育人模式,為德育工作生態化建設奠定基礎
1.樹立人人成才觀念,面向全體學生。樹立多元化人才觀念,尊重個人選擇,鼓勵個性發展,不拘一格培養人才。樹立終身學習觀念,為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樹立系統培養觀念,推進各個學段間的有機銜接,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重視活動育人與教學育人的有機融合,不斷豐富育人形式和內容。培養學生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長足發展。
2.樹立新型服務觀念,營造良好環境。在全社會大力提倡服務型政府和服務型機關的背景下,學校要把“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思想提到新的高度加以落實,把“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理念轉變為具體行動,內化為學校文化,在學校管理中突出強調服務的職能,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3.樹立長遠發展觀念,培養學生德才。學校教育的作用就是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基,書本理論知識是學生人生發展的專業基礎,良好的行為習慣、人格品德修養是學生人生發展的道德基礎,德才兼備才能為達成學生長遠發展愿景,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能力,適應社會,創造未來。
二、創新德育形式,豐富德育內容,以學生自主化管理作為德育生態化建設目標
學校德育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等內涵。在構建德育文化工作中,要做到:
1.貫徹一個理念。先進的辦學理念是指導全體師生前進的航標,是學校和師生共同的發展愿景。以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學為例,確立了“讓每一位教師幸福發展,讓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和“讓學生健康發展,為學生成才奠基”的德育工作理念。在明確的理念指引下,師生思想行為得到統一,目標遠大明晰并有強大號召力,促進教育環境和諧穩定,學校管理效能充分發揮。
2.堅持一個原則。學校要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并舉、互相滲透、全面發展的原則。做到以德育為先導,以班級為主陣地,完善學校德育網絡,努力實現德育工作目標,形成良好的學校德育生態環境。
3.實現三個結合。一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做到課內和課外相結合;二是道德教育與道德實踐、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三是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結合,形成德育文化網絡,整合教育力量,優化育人環境。
4.落實四個育人。即行政領導及黨團工會等組織的“管理育人”,一線教師的“教書育人”,后勤部門的“服務育人”,校園環境到師生員工精神風貌上的“環境育人”。讓育人工作系統化、全面化,讓學生沉浸在教育生態化環境中,時時處處受到教育。
5.建設兩個平臺。一是隊伍平臺,建立一支素質過硬,凝聚力強的教師隊伍是構建學校德育文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力量,其中重點是中層以上領導和班主任;二是制度平臺,學校規章制度體現學校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辦學目標,規范著教師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提高工作效率,也規范著全體師生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意識。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
三、改進德育方法,完善德育體系,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管理效能
1.德育工作重點在激勵和喚醒。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育不是改變一個人而是喚醒一個人。”對于學生管理和培養而言,只有激得起,才能管得住,只有管得住,才能學得好,只有學得好,才能有發展。可以通過開創精神特區、打造和諧團隊、提升幸福指數、營建公平環境、開展德育活動、實行有效引領、打造高效課堂等途徑和手段,燃起學生的生命的激情、奮斗的激情,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為他們成就精彩人生奠定基礎。
2.德育工作關鍵在于有效引領。教師引領: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樹立榜樣。領導干部引領:領導的天職是引領、導向、協調、激勵和凝聚,是權力和力量的核心,是體現強大凝聚力和執行力的關鍵。創建活動引領:開創精神特區,構建精神家園,讓師生激情培育有生長的土壤,有展示交流的平臺。
3.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師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時間和空間是課堂和教室,因此,德育工作的主陣地就是課堂。語文課要以語言文字的美感和文學作品的魅力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數學課要在引領學生逐步培養抽象、推理、想象、創造等能力的過程中,有機滲透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要在引領學生了解自然現象、生命現象、探究物質物理化學變化的過程中,有機滲透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歷史課要在了解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地理課要通過學習鄉土、中國、世界地理基礎知識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體育、音樂、美術、藝術等健康與藝術課程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技巧和參與、欣賞、鑒賞中自然而然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英語課要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特別要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培養國際視野。
4.具體活動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沒有活動就沒有參與,沒有參與就沒有體驗,沒有體驗就沒有內化,沒有內化就沒有升華。
5.班級量化管理讓德育工作可見可控。以云南省麻栗坡民族中學為例,為使學校德育工作便于準確衡量比較,以掌握各班德育工作管理情況,學校實行德育工作班級量化和班主任量化考核制度,制訂精細的加分扣分條款,每日安排專門工作人員依據條款全校范圍內巡查,如實詳細登記巡查情況,并將每日德育情況通過學校短信平臺發送到全體教師進行通報,讓班級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優點得到及時反饋,迅速及時地整改存在問題,總體上提高學校德育工作運行效率。
在追求教育本真、人本和諧的當今時代,將生態化理念融入學校德育工作中,踐行學校大德育觀,遵循學生道德品質養成規律,創造和諧、自然、快樂的德育工作生態環境,啟發、引導學生追求人與自然、人與校園文化、人與家庭社會的和諧統一,達到革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強德育效果,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