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成 黎婉紅

【摘要】 目的 探討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喉部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92例喉部病變患者,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聯(lián)合組和單一組, 各46例。聯(lián)合組接受支撐喉鏡+鼻內窺鏡聯(lián)合治療, 單一組接受支撐喉鏡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聯(lián)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 明顯高于單一組的80.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17%, 明顯低于單一組的17.3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喉部病變患者行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 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更加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
【關鍵詞】 支撐喉鏡;鼻內窺鏡;喉部病變;并發(fā)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8.006
Analysis of efficacy of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combined with nasal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laryngeal lesions HU Yong-cheng, LI Wan-hong.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Yunfu Peoples Hospital, Yunfu 527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combined with nasal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laryngeal lesions.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lesion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into combined group and single group, with 46 cases in each group.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 nasal endoscopy for treatment, and single group received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bined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100.00% than 80.43% in sing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bined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2.17% than 17.39% in sing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and nasal endoscopy for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lesions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Nasal endoscopy; Laryngeal lesions; Complications
伴隨人們社會交流的逐漸頻繁, 喉部病變的發(fā)生幾率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 喉部病變由于其發(fā)病位置十分特殊, 臨床上多以水腫、息肉以及腫瘤等病變較為常見, 通常情況下難以接受手術治療, 但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1]。近幾年來, 伴隨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愈加完善和成熟, 微創(chuàng)技術逐漸應用于喉部病變的治療過程中, 能夠減少對于患者的損傷程度, 極大程度保護了患者的喉部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患者的術后康復[2]。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喉部病變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所接收的92例喉部病變患者進行對照研究, 按治療方式不同分為聯(lián)合組和單一組, 各46例。聯(lián)合組男21例, 女25例, 年齡最大54歲, 最小18歲, 平均年齡(42.25±7.48)歲。單一組男24例, 女22例, 年齡最大58歲, 最小22歲, 平均年齡(42.78±7.66)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單一組 接受支撐喉鏡治療。麻醉后于患者口部插管, 利用支撐喉鏡將患者聲門充分暴露, 隨后開展手術治療, 隨后使用喉刀將病變組織剪除, 并使用腎上腺素棉片壓迫止血后取出, 待患者麻醉清醒后, 拔除氣管插管, 術后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
1. 2. 2 聯(lián)合組 接受支撐喉鏡+鼻內窺鏡聯(lián)合治療。手術方法與單一組相同, 在此基礎上使用鼻內窺鏡進行治療, 放入支撐喉鏡后充分暴露患者喉腔, 隨后于支撐喉鏡光源管內放置鼻內窺鏡, 將顯示器和冷光源連接, 可以在顯示器上清晰顯示患者喉部組織,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同樣給予抗生素, 進行抗感染治療。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以及并發(fā)癥(聲音嘶啞、聲帶受損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3]分為治愈、有效、無效, 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聯(lián)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 明顯高于單一組的80.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聯(lián)合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17%(1/46), 明顯低于單一組的17.39%(8/4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035, P=0.014<0.05)。
3 討論
喉部不僅是發(fā)音器官, 同時也是重要的呼吸道系統(tǒng), 其組織結構十分復雜和特殊, 喉部兩側臨近神經(jīng)系統(tǒng)、頸部大血管以及甲狀腺側葉等, 各個軟骨通過關節(jié)、韌帶以及纖維膜連接起來, 并附有喉肌[4-6]。喉部病變通常發(fā)生于老師、聲樂演員、歌手等人群, 對于發(fā)音要求相對較高。臨床上采取單一的支撐喉鏡手術治療, 容易誤傷患者喉部以及聲帶組織, 手術操作的過程中存在盲點, 嚴重影響了整體手術結果[7-9]。
近幾年來, 伴隨微創(chuàng)技術的逐漸發(fā)展, 在支撐喉鏡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鼻內窺鏡手術治療, 能夠使得手術視野更加清晰, 進而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鼻內窺鏡手術方式具有以下優(yōu)勢[10-12]:①光源更加接近病變部位, 利于手術準確操作;②光照能夠進行360°旋轉, 能夠通過旋轉不同角度的光源全面檢查聲門、喉室等部位, 能夠治療顯微鏡難以顯示的病變部位;③鼻內鏡的呈現(xiàn)十分清晰, 具有一定的放大功能, 能夠清晰顯示患者喉部病變部位的具體情況, 進而降低了手術難度, 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于患者局部組織的損傷程度。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 明顯高于單一組的80.43%,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聯(lián)合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17%, 明顯低于單一組的17.39%,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 通過對喉部病變患者行支撐喉鏡和鼻內窺鏡聯(lián)合手術治療, 療效十分肯定。
綜上所述, 對喉部病變患者行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 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 更加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 蘆二永.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喉部病變臨床分析. 臨床研究, 2016, 24(9):84-85.
[2] 唐澤桓. 鼻內鏡聯(lián)合支撐喉鏡治療喉部病變患者的近遠期療效觀察.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5, 22(3):259-260.
[3] 程堅. 支撐喉鏡聯(lián)合喉內窺鏡治療喉部良性腫物的療效.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5, 25(14):110-112.
[4] 楊繼新. 喉部良性腫物行支撐喉鏡聯(lián)合喉內窺鏡與支撐喉鏡治療的療效分析. 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 2016, 3(14):73-74.
[5] 周屹.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鏡監(jiān)視系統(tǒng)下喉良性病變摘除術的臨床應用及效果分析. 吉林醫(yī)學, 2017, 38(8):1076-1077.
[6] 劉克杰.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喉部病變臨床分析.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2, 18(6):109.
[7] 杜鐵流.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喉部病變臨床分析.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 8(31):77-78.
[8] 黃雄超, 薛濺香.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下手術治療113例喉部病變. 右江醫(yī)學, 2014, 42(2):248-249.
[9] 何松躍.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喉部病變臨床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4):105-106.
[10] 嚴麗霞.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窺鏡治療喉部病變臨床探討.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4(1):103-104.
[11] 臧志敏. 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鏡治療喉部病變臨床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7):155-156.
[12] 弭春珍, 郝天偉. 喉部病變采用支撐喉鏡聯(lián)合鼻內鏡下手術治療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28):80-81.
[收稿日期:20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