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科學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增強其人文素養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情景教學法既可以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教學,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引導,讓課堂“活”起來。情景教學法可以采用音樂圖畫、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 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13-02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需要與時俱進。語文課堂,不僅是語文知識的課堂,更是人文素養的培養皿,所以小學語文課堂改革勢在必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多在于“一言堂”、“滿堂灌”這種機械的方法,在老師占絕對主導地位的課堂上,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效率不高也合乎情理。為了改善這種現狀,語文教學小組不妨試著發揚創新精神,在課堂教學方法上下功夫研究,實施情景教學法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情景教學法的含義
情景教學法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在教學內容時靈活廣泛地結合圖畫、視(音)頻、實物實景等豐富課堂內容、幫助學生體驗文章意境并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老師的情景引導下,在圖畫視頻等多媒體的藝術感染下,可以產生身臨其境、如聞之物的體驗。
二、情景教學法的重要性
1.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正處于能動好動的活躍時期,其對于世界的大部分事物都抱有強烈的好奇心。而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不免讓學生乏味,豐富的教學法則恰恰相反。圖畫讓抽象變具象,視頻讓靜止變流動,音樂則可以烘托一種與課文密切聯系的氛圍,小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感染下會更快進入情景、投入感情,從而自覺自愿地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此推動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是情境教學法的本質特征之一。在老師循循善誘的語言描繪以及音樂圖畫的共同感染下,激發小學生對于語文中人物或事件的共鳴,然后在情感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理解、欣賞等更高程度的學習,這樣學習效果是很好的。因為學生在學習中投入了足夠的情感體驗,所以對于與其相關的語文知識記憶會更加深刻。尤其在學習和小學生相隔年代較遠的詩歌時,效果更加突出。
比如,在學習李白的《靜夜思》,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經驗少,所以他們對于思鄉之情可能不甚了解。而這首詩的主要內容就是表達思鄉之情,如果學生不理解這種情感,這首詩的學習也就沒有了實際意義。所以這時情景教學法就能派上用場了,運用情感相通的原理,語文老師可以播放一些哀轉綿長的中國古代表達思鄉離愁的樂曲,用音樂來感染學生,讓他們更容易地理解思鄉之情。
三、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方面
1.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快速成長階段,所以小學語文課堂的閱讀理解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而閱讀往往伴隨著理解。情景教學靈活生動的教學特點恰好可以有效解決這個難點。
比如,在學習都德的《最后一課》時,由于涉及國外歷史(普法戰爭),若只是簡單交代一下課文背景,小學生可能還是難免消除陌生感,這會給閱讀理解課文帶來不小的麻煩。但是,如果老師能使用情景教學法,在正式精讀課文之前,為學生找來一些有關普法戰爭的影視資料和圖片。老師還可以為學生仔細梳理一下當時環境下阿爾薩斯省在割讓給普魯士后的悲慘后果,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為什么這“最后一課”對于文中人物的重要意義。
2.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引導
課堂引導之于課堂教學,就像熱身運動之于體育運動。熱身運動讓身體“熱”起來,讓體育運動減少受傷的可能性;課堂引導讓課堂“活”起來,老師學生更快進入角色。
比如,在學習《與時間賽跑》一文之前,老師可以問問學生平時會不會跑步,會不會和小伙伴賽跑。賽跑是小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所以孩子們一定會積極回答,迫不及待地參與進來。這樣就可以接著問有沒有人和時間賽跑過,學生肯定會想“和時間賽跑真是個新奇的東西”,這樣一來學生的好奇心就被調動起來了,達到循序漸進地過渡到本文的主題的目的。
四、情景教學法的具體方法
1.音樂圖畫
音樂和美術作為感染力強烈的藝術形式,當今它們的教育作用越來越突出。如果語文教育沒有投入情感,那她只能成為空洞的說教。而音樂和美術在實現它們的教育功能時,并不依靠“蠻力”。音樂用它特有的節奏、旋律、和聲以及美妙的音色來表達情感;美術則用它極具藝術張力的形象感來抓住觀者的注意力。這兩者恰恰能能刺激學生的情感,震撼他們的心靈,從而把它要表達的東西滲透到學生的情感世界里。
比如,在學習王昌齡的《出塞》一詩時,小學生可能去過邊塞的人寥寥可數,所以大部分學生對于邊塞蒼涼的景色無法直觀感受,這樣他們在學習這首詩時,無法體會“秦時明月漢時關”的蒼涼壯闊。如果,能在這時配以體現胡羌特色的邊塞音樂渲染氣氛,再配以中國特有的邊塞寫意畫,學生對于這首詩就能更形象化地理解,情景教學也就達到了它寓教于樂的目的。
2.情景演繹
情景演繹具有很強的互動性,這幾乎是一種學生參與程度最高的一種課堂互動方式,學生在這種模式下學習語文課文,對于文中人物的情感體驗會更加深入。
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邀請多名學生分別扮演晏子、楚王以及手下當差的人,讓全體同學觀摩表演,這種形式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必定會使同學們眼前一亮,加深對課文的印象與理解。而且只有當學生角色扮演的時候,他們才會切實站在課文中人物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才能準確理解晏子的智慧與偉大。
五、總結
總得來說,語文學習對于小學生意義重大。學生通過針對性的語文學習與訓練,不僅能提高閱讀能力、交際能力已經寫作能力,還能在語文的瀚海中撿到許多“真理的貝殼”。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已經過時,多樣靈活的教學方法比如情景教學才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所以事半功倍的教學方法才是我們要不斷創新與探究的。
參考文獻:
[1]王艷芳,“三維一體”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現——由情感目標談學生的學習情趣[J].劍南文學,2012.
[2]韓麗,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4.
作者簡介:黃愛麗(1979年2月-)女,福建莆田人,本科,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