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愛秋
[摘 要]通過課程改革現(xiàn)今的課時少了,但是我們的教學內容并沒有多大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在上每一節(jié)課都得提高效率。在學校教育活動中,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本人的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 課堂;教學;高效
一、教師不宜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
教師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手、動眼、動腦,從而獲取知識,增長才干,提高素質,這樣才能真正取得教學的成功。列舉一個例子:在高一英語第三冊第三模塊閱讀的知識點講解部分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按照<<自主學習叢書>>中自己先預習,比如講pick up這一短語的詞義,在<<自主學習叢書>>中已列舉了“撿起;收聽;(偶然,無意地)獲得,學會;(健康、景象、事態(tài))恢復,變好”這些意思,教師就沒有必要再提了。只做一下其他詞義的補充即可,還可以當堂做習題加以鞏固。這樣既省時又高效,學生們還能夠主動的參與進來。
二、教師要相信學生有能力去完成你給予的任務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處處為學生著想,面向全體學生,一視同仁。深入研究學生,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來設計教學,這些部分要體現(xiàn)在“分類推進”上。列舉一個例子:在課文背誦方面,當堂提問一些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復述課文,第二天再提問一些中上等的學生,這樣依次類推,每位學生都背過了。在布置作業(yè)方面,也可以體現(xiàn)出“分層教學”可以按照作業(yè)題的難易程度劃分,讓學生們自己選做。教師對于學生的作業(yè)要及時批閱,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反饋,以便于學生在以后的作業(yè)中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三、教師自己要在備好教材的基礎上,廣泛收集查詢與文本內容有關的資料信息,包括基礎性、前沿性等的知識信息
為滿足學生解決問題需要做好各種知識與技能的儲備。教師還要自己預設“問題”對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因素要深思熟慮,全面考慮,對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內容反復分析,并提煉出適合學生發(fā)展需要的各種“關鍵問題”,并把它有機地設計到教學過程中去,來提高教學效能。
四、教師要大膽的把空間留給學生,不要一味強調“老師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這樣會限制學生的自由發(fā)揮與主動創(chuàng)造,和嚴重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提高
教師應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盡量讓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揮。同時,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并給其創(chuàng)造能夠培養(yǎng)良好學習心境的教學環(huán)境,采取科學而積極的評價,不斷激勵學生,使學生的學習心境始終保持在良好的狀態(tài)上。
五、教師的業(yè)務素質直接決定著教育對象的素質等級
英語教師要具有比較廣泛的文化素養(yǎng),要像海綿一樣從各方面不斷攝取新知識,吸收相關學科的新動態(tài)、新成果,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我們平時應吸取各種實際高效的教法并逐漸運用到教學當中去。因此,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輕教師的教,重學生的學,重教師的點、導;輕知識重復,重知識掌握,重能力培養(yǎng);輕知識講解,重知識操練和運用及規(guī)律歸納;輕死記硬背,重理解意義和靈活運用;輕書面教條,重書面表達實踐能力,重口語表達能力,重閱讀量的擴大;輕書本表面呆板內容,重書內情景交際,創(chuàng)設內容的鮮活性、幽默性、趣味性;輕統(tǒng)一要求,重個性發(fā)展;輕全部訓練的“大合唱”,重個別個人和小組活動;輕分數(shù),重素質培養(yǎng),消除學生消極被動地學習,創(chuàng)設積極學習的因素;輕老式教法,重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使用。這樣也能為我們上一堂高效課奠定基礎。
總之,課堂是屬于學生自己的,教師只是個引導者,教師引導方向正確與否,師生之間配合的密切與否,教師個人的親和力以及學生對老師的授課感興趣與否也是至關重要的方面,因此,我們應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新型的、產值達到最大的教師。
參考文獻:
[1]落實主體地位,凸顯生命張力[J]. 邵紅彥. 教師 2015年27期.
[2]抓實教學常規(guī) 促進教學改革[J]. 韓瑞雪. 遼寧教育 2015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