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
[摘要]大學生理財這一概念出現較早,這是在經濟水平提升和社會意識不斷開放之后,大學生逐漸產生了理財觀念。但是傳統的理財主要是將閑余資金存入銀行,獲取利息。這種理財方式較為普遍,而且收益較低。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也蓬勃發展,給大學生理財的觀念和方式都形成了沖擊。基于此,本文對大學生的理財狀況進行調查,分析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的理財現狀,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大學生 理財
一、互聯網金融下大學生理財現狀
對某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實地抽樣問卷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998份,有效回收率99.8%。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調查對象基本信息、互聯網金融下理財行為,互聯網金融下理財觀念。下文將對此次調查結果以及其深層原因進行研究闡述,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一)互聯網金融理財投入水平低
由于大學生每月可支配資金有限、理財意識不強,大學生理財投資整體還是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許多大學生認為只需要打理好每天的生活就好,并不需要專門劃分出一些資金進行理財投資。還認為理財投資收益較少,手續又比較麻煩,沒有進行理財投資的必要。而且因為互聯網金融發展時間較短,大學生對互聯網金融整體上保持著謹慎的態度,更多是停留在觀望和嘗試的階段,理財投入維持在較低水平。在購買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大學生中,互聯網金融理財投資金額占月可支配資金的比例主要集中在10%和10%到3070兩個區間,占被調查人數的總體比例分別為44.4470和21.21%。這表明互聯網金融理財主要是吸收了大學生部分剩余的流動資金。
(二)互聯網金融理財方式高度相同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大學生在互聯網金融理財過程中,對理財產品的選擇呈現出高度相同的情況。在理財投資方面,主要選擇是余額寶和微信理財通,9成以上大學生使用以上兩種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其中選擇余額寶人數是微信理財通人數的3倍左右。在互聯網金融借貸方面,主要選擇是人人貸和陸金所,4成多的人選擇這兩種方式進行網絡貸款。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和借貸產品上呈現出高度相同的情形,這是我們需要深入分析的。只有深入研究分析當代大學生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理財方面有哪些特點,才能更好地對大學生理財策略選擇提出合適的建議。
(三)大多數學生不能辨識清除理財中的各種風險
大學生群體在理財方面一知半解。7成以上大多數大學生理財觀念薄弱,對理財的認知只停留在其字面意思或周圍大多數人對它的淺層定義,對互聯網理財產品更是知之甚少,對各種層出不窮的理財產品和借貸平臺蘊含的風險認識模糊。他們只考慮短期利益,沒有投資、借貸的風險意識,沒有充分的權益保護意識。互聯網金融由于是新生事物,還存在著法律監管不當的問題,而大學生們往往無視網上理財活動中的信息泄露、信用濫用、資金損失等風險。對自身的實際情況并沒有做一個充分的判斷,對自身可承擔的風險沒有一個準確的評估,不能認清不同金融產品的本質以及營運方式對自身的適合程度,容易盲目地跟風投資和消費,進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大學生理財行為的影響因素
(一)理財收益程度
在大學生選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時候,理財產品的收益程度便會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在考慮到自己資金相對充沛的情況下,較高的收益率和安全性并存的理財平臺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大學生去進行理財,余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約3.9570)吸引了84.2%的受訪者去使用它進行理財。
(二)資金充足程度
月末結余的生活費資金的多少是大學生能否進行理財的前提,由于不同家庭收入的差異大,導致大學生月末生活費的剩余使其對理財產品的態度也截然不同。如圖2,調查中僅約5670的受訪者月末有結余,其余4470的學生都為“月光族”。月末生活費的余額是其進行理財重要的因素之一,更多的生活費對其生活方式和理財方式也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三)風險偏好程度
不同風險偏好的居民理財的模式也是不同的,例如保守型理財偏好者的一般會偏向余額寶或其他理財軟件等低風險的理財品種;穩健型理財偏好者則主要通過銀行儲蓄資金,其中也可以將少量的資金用于購買基金或者其他的理財產品;積極進取型的理財偏好者則主要通過投資基金或者匯市進行理財;而冒險型理財偏好者主要進行的是對股票或其他互聯網高收益高風險的理財品種進行投資。由于大學生群體并沒有太多閑余資金的情況,因此大多喜愛低風險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并不會去選擇難度較高的股票或證券投資,89.2%的受訪大學生都意愿承擔的風險損失在5%到2570之間,并不會去選擇難度較高的股票或證券投資。
三、大學生理財建議分析
一是結合大學生自身特點,高校要經常開展理財意識、風險意識的相關教育。通過有針對性的課外講座等方式,幫助大學生了解社會規則和權益維護知識,涵蓋網絡詐騙防范教育,提升其自身保護和維權意識。進一步牢固學生的法律意識、誠信意識、責任意識、信用意識,增強其風險觀念與理財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二是針對大學生不良的消費習慣,要倡導開源節流、勤儉節約的消費理念,注重培育學生正確、積極、健康的消費觀,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與創業、生活與消費、生活理財與投資性理財之間關系,培養他們的理性消費觀、積極創業觀、自覺投資觀。三是,選擇安全的理財產品。在進行理財時,必須要遵循安全性的基本原則。大學生在選擇理財平臺時,需要對該平臺的基本情況予以了解,尤其是監管機構、運作模式等全面考慮,綜合考慮該平臺的安全性,再決定是否在該平臺進行理財。另外,大學生進行理財時,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經濟情況,選擇對應的理財產品。
四、結語
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給大學生理財帶來了積極影響,開辟出更多新的理財渠道。因此,對于大學生而言,在進行理財活動時,需要加強理財行為的安全性,選擇安全的理財平臺和理財產品,同時合理制定理財計劃并嚴格執行,以便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實現閑置資金的最優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