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玲愛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我黨歷來重視三農”發展問題,狠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用鄉風文明來提振農村精氣神,鄉風文明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鄉風文明 振興 作用
一、鄉風文明之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九報告中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必不可少的內在要求之一,鄉風文明與其他幾項要求有著辯證統一關系,鄉風文明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精神保障,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又為鄉風文明提供強有力的物質、環境保障。
(二)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精神智力支撐。不可置否,農民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體、主力軍之一。而農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利于提高農民道德、科學文化素質,提振農民精氣神,促其養成良好生活、行為習慣,調動其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智力支撐。
(三)鄉風文明為鄉村振興戰略營造文明的社會風尚。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和諧穩定的鄉村環境作保障,沒有和諧穩定的鄉村環境,鄉村振興戰略也無法順利推進,穩定的社會環境,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內在要求和重要保證,而加強鄉風文明建設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可以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營造文明的社會風尚。
二、鄉風文明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鄉風文明的現狀
隨著時代社會的進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鄉一體化、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文化的不斷繁榮發展,一些質樸的、優良的傳統鄉風民俗也在慢慢從低迷中漸漸蘇醒。比如鄉賢文化、和鄰睦族文化等在各地以多種形式重現,各地也在不斷探索移風易俗新舉措新方法,讓大家不時回憶起小時候那純香的鄉村之美、鄉村之愁。然而也有一些鄉風民俗在時代社會的進步中產生了一些不良表現,在沖擊著百姓的戀鄉之心。比如:百姓閑來無事就打牌、搓麻將度日,各種不知名目的酒席亂辦,人情禮高漲成為人情債。還一些地方天價彩禮盛行。鋪張浪費、攀比擺闊、大操大辦等一些不良風氣,嚴重制約影響農村發展。
(二)一些不良鄉風表現的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可以歸于以下幾方面:一是重視不夠,缺乏相應整治方案。長期以來重經濟、重政績、重穩定等的老思想,讓鄉風文明建設顯得有些不重要。而且對農村一些不良風氣習以為常,出臺的相應整治方案政策也少,出臺了政策的也存在執行不到位等一些情況。二是鄉風文明建設主體缺乏。隨著城市化、城鎮化的加快,吸引大批農民遷出農村或外出務工。農村空心化嚴重,鄉風文明建設主體缺乏,留守人員的文化素質也都偏低。三是傳統優良鄉風傳承載體缺乏。農村農民文化娛樂生活單一匱乏,活動載體、陣地載體等也都比較缺乏。四是外來文化的沖擊影響。一些西方文化、現代城市文化等通過電視媒體、外出歸鄉人員等媒介傳人農村,沖擊著農村的一些鄉風民俗。
三、鄉風文明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發揮對策思考
(一)加強對鄉風文明建設的認識,科學做好頂層設計及制度保障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和國家深化解決當前“三農”問題的科學決策布署,而鄉風文明是實施這一戰略的內在要求和精神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鄉風文明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首先。從上而上要形成統一共識。鄉村振興戰略需要農村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兩手都要抓,都要硬。成立由市、縣、鄉、村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協調工作機制,營造良好宣傳氛圍。再者,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立足當地、本村的特色和特點,科學做好頂層設計。三是,上級黨委政府要加大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鄉風文明建設提供充足活動陣地。四是完善制度保障,探索活動開展相關的定期會商、評估跟蹤、責任追究等機制。
(二)以文明鄉風提升百姓素質,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精神保障
加強鄉風文明建設。首先要從提升百姓素質著手,加強鄉風文明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改掉百姓的一些陳規陋習、陳舊思想觀念,提升其道德科學文化素質水平。一是要通過培訓教育進行提升,要通過開設禮儀、文化、技術、法律等課堂教育,提升百姓的主觀認識。二是要通過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采用一些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百姓親自參與其中,以真實感受提升主觀意識。三是要通過大手牽小手,以家庭成員、鄰里之間的互相感染督促,來提升百姓的主觀能動性。以文明鄉風感染百姓自我實現素質提升,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精神保障。
(三)以文明鄉風匯聚各方力量,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花朵授粉需要借助蜜蜂、蝴蝶等的力量來完成,而文明鄉風同樣需要強有力的人才隊伍來引領和傳播,需要匯聚各方力量,來推動其發展建設。一是需要上級黨委政府及宣傳文化部門提供強有力的人才隊伍來指導、引領。二是需要道德素質、行為好的村(居)委班子來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三是需要充分發揮鄉賢的力量,鄉賢是群眾自己的隊伍,群眾中的先進典型、示范,群眾更加了解群眾,更加了解群眾的真實需求,用群眾自己身邊的真實案例說事,讓群眾感染群眾,讓群眾管理群眾,讓群眾勸導群眾,親切而且更具有說服力,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智力支撐。
(四)以文明鄉風推動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產業支撐
曾經與村干部一起討論過“鄉風文明與產業發展的關系”這個話題,大家在回答的時候也都承認應該是鄉風文明與產業發展共同發展,然而具體到現實工作生活中的時候,卻忽略了鄉風文明的建設,也許二者不能完全同步,然而二者應該是相伴相隨的,當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農村及農民自身的很多東西不能滿足產業日益發展的需要的時候。就會倒逼人們不斷學習新的東西,為鄉風文明營造了良好學習氛圍。而一個有著良好鄉風民俗的村落。群眾素質也不差,大家團結協作,互幫互助的氛圍,很容易讓大家形成發展共識,從而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凝聚力,推動產業更好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產業支撐。
用文明鄉風提升農民素質、匯聚各方力量、推動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精神、智力、產業支撐,營造文明的社會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