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勤
[摘? ?要]針對高職院校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教學難點分析不可回放、學生無法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等典型問題,采用MOOC +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對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探索;本文從課程實施、考核方式方法的改變進行分析研究、實踐探索,并對改革前后教學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采用MOOC+ 翻轉課堂促進了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 MOOC+翻轉課堂;教學;程序設計基礎;應用研究
引言
MO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模式的“填鴨式”教學,最顯著的一個特點是不受時間、地點、環(huán)境限制;只要有網絡,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師生時空分離,也開闊了學生視野,同時也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地點,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了課堂的多元化教學,也很好地開發(fā)出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能力。作為計算機類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基礎課《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專業(yè)后序課程教學。
一、高職院校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
《程序設計基礎》作為計算機類相關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基礎課程,其教學目標重點是理解、掌握算法設計與實現,能夠運用流程圖表達出解決問題過程,學會C或Java語言基本語法,進行編碼實現。此課程開設在大一第一學期,使學生對計算機語言編程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掌握結構化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并能運用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其嚴謹的計算思維方式和良好的程序設計風格,為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門課采用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授課方式,采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項目化教學方法,設計了“無函數調用”、“單重函數調用”、“多重函數調用”三個學習情境,針對學習情境設計了項目庫,根據不同專業(yè)選用不同項目序列作為教學載體開展教學。鞏固知識、技能的方法僅憑課下實踐練習,未能將線上線下有機融合來幫助自己對整體知識、技能進行理解和運用。
二、MOOC+翻轉課堂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應用
(一)明確工作任務,課前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知識的學習
課前與學生代表進行座談,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結合學生需求和教材內容制定每章知識點的提綱,按照要求的程度列出掌握、理解、了解的知識點,并指出在教材中的具體位置,讓學生對照提綱、看教材和 MOOC 視頻,查閱資料,完成學習筆記。
(二)組織好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回答問題及有創(chuàng)新思想時本著多鼓勵少批評原則來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問題思考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遇到些問題、對資料的查閱及解決辦法可以相互分享,共同探討解決問題。讓學生針對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小組一起討論MOOC中講解,之后教師再總結補充完整,這樣便于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加深理解,避免了學生對疑難問題的滯留,有利于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隨機提問,請把自己認為重要的問題提出,再請另一個同學進行回答;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同學可以翻書、通過網絡查閱資料,再觀看MOOC做進一步復習。采用閉卷形式隨機課堂在線小測驗,以便讓學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能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最新學習狀況、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也可及時加強督促和管理。教師針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講解,再補充部分難度大一些的趣味題,提高學生編程技能等。
(三)完成課后任務
參加翻轉課堂的同學需要完成除了普通班的作業(yè)、實驗報告和 MOOC 單元測驗以外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學習任務是每個工作任務畫一個思維導圖,對本任務的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和概括。
三、基于MOOC+翻轉課堂的學習資源建設
學生除了用手機上MOOC 網站觀看視頻和完成相應的測試題外,還可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通過問答欄進行提問,教師和其他會做的同學可以針對提出的疑難問題解答。對于程序設計基礎的項目部分功能實現,學生可以在課前一邊觀看視頻,一邊學著設計、編碼實現。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媒體建立MOOC學習的微信群、QQ群,按課程進度發(fā)放學習通知和文件等。同時,讓學生再結合一些其他比較優(yōu)秀的免費MOOC課程來輔助課程的學習。
四、基于MOOC+翻轉課堂的考核方式方法改革
教師在MOOC教學實踐中,可以將學生的線上成績納入到期末總考核里。線上考核主要包括手勢簽到打卡、觀看視頻的進展、隨堂練習測試、單元練習測試等方面;線下考核包括教學過程考核、教學成果考核等。在翻轉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對程序設計基礎知識、技能的總體把握和靈活運用。
結束語
基于 MOOC+ 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線上學習的自主性和線下相互學習的好習慣。學生學習形式的多樣化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增強,改變了以往學習的無目的性、被動性。教學模式的改革,也提高了教學質量。由于研究還不夠深入,以后在教學實踐中仍需要不斷探索實踐。
參考文獻:
[1]李勝波,陳麗,鄭勤華. 中國MOOCs課程設計調查研究[J]. 開放教育研究,2016,22(4):46-52.
[2]倫怡,張曉,楊潔.高等院校信息素質教育的MOOC構想[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9):15-16.
[3]趙磊,朱泓,張春博.我國MOOC研究熱點及趨勢的知識圖譜分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6,37(4):10-15.
[4]孫雨生,程亞南,朱禮軍.基于MOOC的高校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5,33(3):65-71.
[5]王平. 論基于學習方式變革的教學建構[D]. 曲阜: 曲阜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