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
播音主持專業本科教育,是為傳媒行業培養人才的專門學科。但是隨著國內各層次高校紛紛開設此專業,在學科體系建設和教學環節等環節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直接制約著高校播音主持的專業的良性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理清思路,找出存在的問題,遵循播音主持專業的正確發展途徑,將視野放到當下傳媒大環境中,探索出一條適合地方院校播音主持專業的發展道路。
從客觀原因來說,我國的播音主持是一個年輕的學科,是一個我國所獨有的本科專業,播音主持理論雖在現在傳媒大環境下不斷充實和完善,但新開設此專業的院校在學科建設中都面臨著不同的問題。而地方高校,因種種客觀原因的限制,在播音主持專業的探索發展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與播音主持開設院校學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播音主持專業教師資源的稀缺,現有的播音主持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數量無法滿足現在高校學科建設對于播音主持人才的需要,而地方高校又因院校層次、地理位置、福利待遇等客觀條件無法與部屬院校競爭,往往出現難覓播音專業老師的窘迫局面。很多地方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教師隊伍薄弱。在此局面下,很多高校不得不從其他專業抽調在舞臺表演、普通話或者朗誦上較有特長的其他專業背景的教師負責播音專業的授課任務,這些老師對于播音專業的整體認知和理論儲備卻嚴重不足。而有些院校選擇聘請電視臺、電臺在職主持人授課,這類教師雖有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但是由于極少從事教學工作,在教學能力上還有所欠缺,另外,這類老師的精力有限,教學時間不固定流動性大,在教學中容易出現隨意性,因為身份特殊,也給學校在管理上帶來諸多不便。
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致使現在地方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無法建立專業的教師隊伍,影響了整個專業的發展,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導致學生專業功底的薄弱。
播音主持專業是一個復合型的專業,既具有新聞傳播的新聞性又具有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同時又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基本的文學素養,這幾個方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很多高校在培養過程中沒有準備把握播音主持專業培養的基本要求,培養過程開設課程看似全面,但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僅側重于某一個方面的內容,忽視或者無法有效達到其他課程內容的要求。
現行的播音主持核心專業課程培養體系是大一語音發聲,大二創作基礎,大三新聞播音節目主持,每個專業內容之間是環環緊扣的,一個環節的缺漏都會導致學生基本功不扎實,使后續課程難以展開,比如現在很多地方高校大三播音主持專業學生普通話都無法達到一級乙等的水平,直接影響到了大三課程的展開。
播音專業從來都是實踐性強的專業,而現實條件下,地方高校實踐課、小課無法建立。一個教師往往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沒有辦法一一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學,有些學生大一一年都沒有直接接受老師的專業指導,沒有張嘴的機會,沒有實踐的機會,很多專業問題沒有暴露出來,更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解決。試想,普通話語音發聲怎么能夠通過生硬的教材文字和老師的課件就能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呢?
近幾年,播音專業如雨后春筍,眾多各層次的院校都開設了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人數也是逐年攀升,客觀條件下,各級廣播電視臺人員飽和,也導致了播音主持畢業生的就業困難。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畢業生專業不扎實,缺乏基本的專業素養,無法勝任播音員主持人的崗位。新媒體時代到來,網絡媒體蓬勃發展,對播音主持專業人才也是有著大量的需求,但是同樣也給播音員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們地方院校播音主持畢業生,學校層次本身不具有太強的競爭力,而自身專業水平又有很大的欠缺,無法達到這樣的要求,直接導致了畢業后難以對口就業。
必須認識到播音主持專業的特殊性,在教師引進中要更加注重教師的播音主持業務實踐水平,現在的大環境下,播音主持碩士生本來就少,更不用說博士生,所以在教師引進上做到不以“學歷”論英雄,要更加注重教師的專業功底。在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日常管理上要更加具有針對性,區分出與其他理論性學科的教學考核標準。積極組織教師進行一線媒體實踐掛職鍛煉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能力和對當下一線媒體業務的認知水平。
只有有了專業完備的師資隊伍,才能使地方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健康長足發展。
播音主持專業屬于藝術類專業,在錄取文化分數上低于普通考生,而播音主持崗位又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具有較強的文化修養和文學積累。在課程設置上對于文學類課程必須要足夠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融媒體環境下,不僅對播音員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所有的媒體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編播一體”“記者型主持人”已經是大勢所趨。所以我們在本科教學中不能僅僅注重語言表達層面的培養,更應該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動手能力。地方高校多屬于應用型院校,那么就更應該注重播音主持專業的“應用性”。培養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文案策劃、攝像、剪輯等多種能力,使學生更能適應媒體環境的要求,更具競爭力。
廣播和電視在傳播方式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廣播靠聲音傳播信息,電視需要聲音和畫面共同完節目內容。廣播電視節目本身也具有多樣性,新聞節目、財經節目、體育節目、綜藝節目等不同類型節目對主持人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學生也有著不同的聲音外形條件以及不同的興趣所在。因此,在探索播音主持教學時,也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專業的學生,進行區別化的培養。不僅僅針對某一項內容評判學生專業的好壞。比如某些學生面對鏡頭時緊張缺乏表現力,但是聲音條件好,表達能力強,就需要對這樣的學生進行針對于廣播媒體的培養,揚長避短。
企業主持人、商務主持人、婚慶司儀也是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針對有這方面特長和優勢的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也是我們在專業教學當中可以做的事情。
1.探索“聯合培養”新模式
與電臺電視臺充分合作,聯合進行播音主持專業學生的培養。可以為學生安排一個校內導師,一名一線導師。發揮校內導師對于學生在平時專業學習上監督的便利,利用校外導師一線工作經驗和扎實業務能力,使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步發展,使學生在校學習的同時,能對一線媒體有充分的認識,并及時發現自身差距,更好進行學習進步。
2.實習基地建設
新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學生的就業選擇不再單單是廣播電視傳統媒體。一些傳媒公司、文化公司對主持人也有較大的需求。可以在實習基地建設時充分尋求與這些文化傳媒公司的合作,積極為學生構筑更多的實習選擇,營造更多的畢業就業機會。
融媒體時代,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對傳媒專業人才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我們的本科教育必須不斷革新,不斷完善自身,使之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本文是筆者對于當前播音主持本科教育中存在問題的一些思考以及對于未來播音主持人才培養的一些建議,路漫漫其修遠兮,地方高校的播音主持本科教育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筆者堅信播音主持專業的未來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