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遼寧 沈陽 110000)
采訪是一種媒體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是記者為完成報道任務或了解某些情況,圍繞采集新聞事實材料而進行的觀察、調查、訪問、記錄、攝影、錄音、錄像等活動。采訪是新聞工作的重要一環,而想要確保采訪工作順利進行,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采訪技巧,借助采訪技巧來挖掘出有價值的新聞作品,達到事半功倍的新聞采訪效果。
采訪活動是一項社會性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為了能夠提升新聞報道成效,需要記者做好充足的新聞采訪準備工作,包含問哪些問題,每個問題又分為幾點等等。通過全面的準備來鎮定自若地面對新聞采訪過程中遇到的突發事件。比如在采訪兩個這類大新聞的時候,相關部門和電視臺對上會記者進行了采訪前的培訓和指導工作,即了解近幾年兩會報道的內容。同時,在采訪的過程中針對上會記者名額少,而政協會議特別多的特點,上會記者也可向相關領域的跑口記者請教,熟悉、掌握近期的業內熱點,確定采訪對象。
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新聞記者要以足夠的洞察力和觀察力來尋找潛在的新聞線索,分辨出有價值、有意義的新聞。比如在“平縣母親殺死親生兒子事件”的報道中,這篇新聞采訪的重點和線索是怎樣從當事人的口中得到最直接的信息,從而透過這些信息來了解這個案例中各個負責人之間的關系。案件涉及的人物包含當事人(A)、其再婚丈夫(B)、丈夫與前妻之女(C)、當事人的兒子(D)、其子的奶奶(E)、當事人的情夫(F)。在這些人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開口的一個人那就是E人物,孩子的奶奶。因而,在采訪的過程中要注重在奶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對話中來尋找案件的細節,從而增強新聞采訪的真實性、可讀性。
通過有效提問巧妙地切入采訪主題。新聞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要注意采訪主題的選擇不能過大,而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盡可能縮短新聞的采訪主題。比如在一名記者采訪警察勞動模范的時候,記者發現不管問什么問題,警察勞動模范的回答都是:“那是應該的”,這樣的回答和采訪模式無法吸引受眾的關注。后來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發現警察勞動模范的身上有一個傷痕,在追問之后發現這一傷痕是其在抓捕嫌疑犯時候留下的,在聽了回答之后,記者轉變了以往的采訪計劃和采訪模式,在采訪中從警察記者的胳膊入手,使得這篇新聞的采訪收獲了良好的效果。第二,選擇適合的提問方式。①開門見山式提問。在采訪的過程中需要記者能夠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特別是在采訪一些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的時候,這些人都是有一定見識的人,在和他們交談的時候不需要額外地繞彎子,如果繞彎子很容易引起這些人的反感,而是需要直截了當地進行提問。②迂回啟發的提問方式。迂回啟發的提問方式強調從側面選擇提問點,從側面將談話引入正題,這種提問方式適合應用在看到記者就感覺約束的人身上。在選擇這種方式進行談話之前需要記者盡可能多地去了解對方的特點,從對方所熟悉和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進行提問。③拋磚引玉的提問方式。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往往能夠積攢大量的資料和素材,因而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可以向被采訪對象列舉一些類似的事例,引發對方的聯想和思考,從而讓對方談出更多有價值的話,提升采訪質量。
記錄是新聞采訪必不可少的環節,記者采訪做記錄,主要有筆記、心記或錄音三種方式。第一,筆記。在筆記上要記錄記者采訪時所看到、所聽到的一系列真人真事材料,在了解這些材料信息之后,利用手中的筆來進行記錄。在記錄的過程中要注重及時補充和完善談話的內容。第二,心記,即記者在現場采訪時,將所見、所聞的真人真事強記心中。心記一般適合應用在采訪普通群眾方面,在采訪普通群眾的時候會涉及多種類型的信息,這些信息受外界多種因素的限制往往無法被及時記錄,因此需要作者在心里記下群眾的言語。第三,錄音,即用錄音機或者錄音筆進行采訪記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別是人物專訪常用錄音記錄,其好處是記錄真實、準確,而且可以作為資料和證據,也便于記者騰出手來傾聽、觀察和思考。
綜上所述,社會的發展會出現各種類型的新聞事件,由此對記者的采訪和報道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能夠提升新聞記者的工作成效,需要其能夠通過學習不斷提升個人職業素養,掌握更為豐富的新聞采訪知識、技巧,秉承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某一個新聞事件,在采訪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在采訪過程中結合實際選擇適合的采訪技巧和提問方式,在采訪之后要對采訪內容進行記錄,通過多方面的配合和細化處理來提升新聞采訪效率,促進新聞行業的深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