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旅游出版社,陜西 西安 710061)
在互聯網技術、IT技術的支持下,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快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更深刻地影響了現代生活模式。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圖書產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在媒體產業新舊交替的關鍵時期,傳統圖書編輯如何做好轉型工作決定著圖書產業的未來發展,圖書編輯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步伐,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編輯工作,才能促進圖書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傳統媒體是指新媒體出現前的信息傳播模式,主要形式包括圖書、報刊、電視等。這些傳統媒體通過某種特定的傳播模式定期向大眾提供一定的信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開始出現依托于網絡平臺的信息傳播模式,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新媒體,包括手機、數字電視、網絡社交平臺等。這些新媒體的信息傳播效率極高,且有著良好的用戶交互功能,因而受到了大眾的廣泛應用和喜愛。與這些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無論是在信息傳播速度還是交互性上都不占優勢,因而逐漸被新媒體所取代。
為了更好地應對新媒體的挑戰,近年來,傳統媒體開始采用新媒體的傳播模式和技術。例如,在選題策劃方面,傳統圖書的選題策劃往往都是編輯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進行選取,并沒有深入圖書市場對讀者的需求全面具體地進行分析,容易造成判斷的失誤。而新媒體則是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和數字技術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對選題的可行性、受眾認可度等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確保了選題內容的可行性。這一新媒體技術在傳統圖書出版中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傳統圖書的競爭力。
在圖書的后期宣傳方面,傳統圖書的宣傳環節較為薄弱,一般只通過圖書自身的內容和質量來吸引讀者,促進銷售。但是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媒體產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傳統圖書若只靠內容和口碑來吸引讀者是無法帶動銷售的。而新媒體則利用自身在網絡平臺上的影響力和技術優勢,建立起了完善的網絡宣傳平臺,以較少的成本就可以起到良好的宣傳效果。近年來,傳統圖書企業也開始利用新媒體平臺打造自己的在線宣傳渠道,進一步打開傳統圖書在全社會的影響力。
數字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改變了信息傳播和分享的方式,而傳統媒體行業是受其影響最為廣泛和直接的產業。數字技術的出現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編輯工作模式,更對受眾的閱讀習慣產生了深刻影響。在用戶習慣快速更新的當下,傳統圖書出版模式若不及時進行更新,將面臨嚴重的問題。因此,對于傳統出版企業而言,從傳統出版模式向新型模式轉型是必然趨勢。
傳統媒體的興起和發展較早,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固定的工作模式,要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并非易事。但在新媒體的沖擊下,傳統圖書出版模式若不進行創新必將被讀者和市場所淘汰。只有順應讀者需求和市場的變化,圖書出版產業才能長期發展下去。
在新媒體環境下,傳統圖書出版的一些問題已經逐漸顯現出來,例如具備新媒體思維的圖書編輯人才嚴重缺乏、傳統圖書出版企業對新時期的出版要求認識不深刻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限制了圖書出版產業的發展。
(1)對行業發展前景認識不到位。過去,我國的圖書出版業已經發展形成了較大的規模。但圖書的影響力僅限于國內市場,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并不高。這阻礙了我國圖書市場與國際市場相接軌,無法形成良好的國際競爭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國內的讀者對國外的文化產品有了更多的了解,國內的圖書出版商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競爭。而新媒體的普及又將傳統媒體置于新媒體的沖擊下。可以說,國內的傳統出版業面臨著“內憂外患”,失去了傳統的品牌和口碑優勢。面對嚴峻的形勢,許多傳統出版人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消極悲觀的情緒,部分圖書編輯甚至對自身的職業規劃和定位產生了懷疑,這極大地打擊了圖書編輯的工作積極性。
實際上,圖書依然在社會中起著重要的文化傳播作用。圖書的出版對于操作流程的規范性有著極高的要求,要求圖書編輯具備良好的市場敏感度、政治敏銳性等。但在長期的模式化工作環境下工作,編輯容易形成思維慣性,導致創新性的不足。許多編輯對自身崗位的定位和認識不夠全面,對自身能力的培養也不足,無法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價值,進而限制了圖書品質的提升。
(2)編輯自我成就感不強。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更多人投入到新媒體編輯的行列中。但是盡管編輯人員的數量快速增加,隊伍整體的質量卻有所下降。新媒體編輯崗位對從業人員的要求較低,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行業門檻。而傳統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圖書編輯對崗位價值產生了懷疑,許多傳統編輯紛紛轉向其他崗位,人才流失問題嚴重。
(3)編輯素質和技能有待提升。圖書出版有一套標準化、規范化的流程,要求編輯具備綜合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審美能力。而新媒體的出現及普及又要求編輯掌握一定的新媒體編輯技能,具備對信息的敏感度。因此,編輯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才能滿足新時期的工作要求。但在傳統出版行業,具備這些技能的高素質編輯人才仍較少,出版行業還需要對編輯隊伍的整體素質進行進一步提升。
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產生的沖擊是毋庸置疑的,但也為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機遇。當今世界是信息化的世界,傳統出版產業應當適應社會和產業的發展趨勢,明確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市場所淘汰。
(1)全面提升編輯能力。圖書行業要獲得可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專業的編輯人才。圖書編輯除了要具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外,還需要對市場需求有敏銳的洞察力。面對新媒體環境,編輯人員必須及時轉變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工作過程中積極應用新媒體數字技術,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推出更優質、更豐富的圖書作品,為圖書行業注入新鮮血液。在新媒體時代,編輯工作已經不再局限于對文字和圖片的編輯,還包括音頻、視頻等內容。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使圖書出版的周期明顯縮短,圖書編輯必須及時掌握這些新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與用戶的溝通和交流,根據用戶需求推出定制化圖書產品。
(2)提升對數字內容產品的掌控和整合能力。數字時代的到來使大眾的閱讀習慣開始從紙質化閱讀向電子版閱讀轉變。這種閱讀方式的改變對圖書編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對出版物的要求,編輯應該深入了解大眾的閱讀需求和規律,結合市場要求進行選題策劃、圖書編輯、后期宣傳等工作。
此外,還可以采取新媒體技術進行信息收集、匯編、加工。圖書編輯還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圖書宣傳,提高圖書產品的影響力。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于傳統圖書出版產業確實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圖書已經完全失去了競爭力。只要圖書編輯能推出符合讀者需求的圖書產品,圖書產業便能獲得長期良好的發展。這要求圖書編輯提升綜合素質,轉變工作理念,完成傳統圖書產業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