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聰
民辦高等教育是我國民辦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高等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力量。據教育部2017年5月份統計,我國高等學校共計2914所,民辦高校735所,所占比重25.2%。由此可見,民辦高校在我國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民辦高校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發展歷程較短。1999年仰恩大學作為我國第一所民辦本科高校,其發展的時間也不過近二十年。由此可見,我國民辦高??蒲兴侥芰σ舱幱诎l展壯大中。
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的主要職能之一?!吨腥A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應當以培養人才為中心,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笨茖W研究和學術水平的高低,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民辦大學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型高校,其科研研究應結合學校定位開展。
首先,科研工作是衡量高校教師教學水平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其次,科研可以促進教師學術水平能力的提高,能滿足學生進一步求知的需求。最后,科研可以促進教師改革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方式,通過教學方式將科研活動中所取得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展現出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科研興趣。
1.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對民辦高??蒲泄ぷ髦匾暢潭炔桓?。經過一二十年的發展,民辦高校已經成為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勵扶持民辦高校建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但是,仍有一些客觀因素阻礙著民辦高校的發展壯大。
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不管在“硬件”和“軟件”的對比中存在較大差距,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對民辦高校的印象都停留在民辦高校發展初期,因此也就對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不關注、不重視,這樣就導致民辦高校對于科研信息接收的滯后,甚至一些政府部門的科研申報通知并沒有下達至民辦高校。
民辦高校在申請項目存在申報難、限額申報、經費支持數額少,以及在各方面的科研成果評選都存在著明顯的困難。一些課題評審專家在對待民辦高校課題申報書會或多或少地缺乏認可,從而使民辦高校的申報課題變得難度大,資助經費少。
2.缺乏有利的資金支持。經濟基礎是科研能否正常高效地完成的一項重要保障措施,沒有充分的物質保障,再好的科研項目也無法高質量完成。民辦高校相對于公辦高校,缺乏國家公共財政性教育經費的投入,民辦高校的辦學經費主要靠收取學生學費,民辦高校對科研經費的投入不可能與公辦高校相比,這就造成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的提升存在一定的束縛。
民辦高校的科研項目經費主要來源于主管部門及其他政府部門下撥的立項項目經費,經費來源過于單一,且經費數額偏少。沒有充足的經費來源和經費支持,民辦高校的教師對于科研項目的申報就缺乏足夠的熱情和積極性。
1.學校領導對科研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民辦高校辦學歷史較短,在學術沉淀不如辦學悠久的公辦高校相比。由于自身辦學條件,民辦高校辦學發展方向主要定位為教學應用型大學,工作重心主要偏向教學、教學實踐環節、校企合作,從而忽視科研基礎設施的投入,缺少研究性實驗室及科研基地。同樣,對于已立項的科研項目,民辦高校并沒有提供相應的經費配套措施。
2.教師結構不合理。隨著民辦高校的飛速發展和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嚴峻就業問題,民辦高校在師資引進有了明顯的改善,很多民辦高校都在努力擺脫兼職教師或退休返聘教師,正培養專職教師。但是,由于民辦高校起步晚且辦學性質特點,短時間內培養一批骨干精英教師比較困難。
由于各種原因,民辦高校師資結構設置不合理,在一定的程度上嚴重制約著科研工作的發展。首先在教師穩定方面上,由于民辦高校并不如公辦高校的穩定待遇,造成民辦高校教師流動性太大,且從公辦高校聘請的兼職教師較多,導致從事科研工作的專任教師普遍偏少;其次,在教師年齡結構方面,教師的主要群體以35歲以下年輕教師或以60歲以上退休兼職教師為主,退休兼職教師與應屆畢業生相結合的結構形式,而科研能力較強的中青年教師則較少;再次,在教師的學歷方面,主要以碩士研究為主,博士研究生比較缺少,導致教師對科研的意識和能力明顯不足;最后,在教師的職稱方面,講師和助教,兼職的退休的教授、副教授相結合的形式,40歲以上中青年高職稱的教師則偏少。
3.缺乏健全的科研獎勵政策。由于民辦高校的辦學重點偏向教學與實踐,缺乏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獎勵政策。而教師的主要收入工資、績效還是以教學課時量掛鉤,和科研成果沒有任何關系,從而導致教師對科研的投入熱情不高,積極性嚴重受阻。
4.缺少專業的學科帶頭人。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不合理一直都是存在的,在專任教師隊伍中,初級和中級職稱居多,高職稱且擁有豐富的科研水平的教師少之又少。而從公辦高校聘請的兼職教師或退休教師對民辦高校并無歸屬感,同樣對科研的積極性并不高,這樣導致民辦高校缺乏高水平的專業學科帶頭人。
國家各教育主管部門要秉持對科研項目立項的公平公正,使民辦高校與公辦高校處于合理的科研競爭環境,消除對民辦高校的科研束縛,不采取限額、限級申報等限制。同時,應加大力度扶持民辦高校的科研申報,可以設立民辦高校特別的專項申報,在某些范圍申報中可以給民辦高校預留名額,在項目經費支持予以適當的傾斜,才能使民辦高??蒲泄ぷ鞯纳钊氚l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競爭,保障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能夠穩定、持續地發展。
科研是民辦高校直接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直接服務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態文明建設,可以直接有效地體現出高校的社會價值。因此,科研能力水平是民辦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表現之一。
學校領導要更新科研觀念,不斷強調科研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樹立“以科研促教學,以教學帶科研”的科研觀念,改變教師對科研工作的態度和認識,鼓勵教師提出新的科研觀點和見解,提高教師的科研積極性。
因民辦高校的辦學定位關系,相較于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獎勵制度和科研考核制度的建立尚不完善。相對于公辦高校,民辦高校在管理方面具有靈活性,在制定實行各種提高科研辦法和措施更具有可實行性。
首先,民辦高校為確保科研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科研項目管理辦法和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加強科研項目的過程管理。在項目的申報、立項、中期和結項中,提高項目的申報率、立項率、按時結題率和減少項目中止率;在項目的經費使用管理中,規范項目經費的劃撥和使用,引導項目負責人正確合理地使用項目科研經費。
其次,制定有效的科研獎勵制度,有效地提高教師科研工作積極性。科研工作雖然不能像教學一樣按課時來衡量工作量,但其作為一項工作也可以以一系列的指標來量化,如發表論文的數量與質量、出版專著(教材)、獲得授權專利數量與類別、項目的數量與級別、項目獲得的經費支持額度、成果獲獎數量與級別以及獲得橫向課題的經費支持額度等。
最后,在績效考核指標中加入科研工作的評定有利于教師對科研工作的重視。比如,在績效考核指標中可以要求教師在當學期或學年里在科研的申報、立項、結題達到一定量化指標。教師為了要達到這些量化指標要求,必須主動或被動參與到科研活動中,開展項目申報、開展項目活動研究相關的工作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科研能力在不斷的訓練中逐步得到提升,科研水平也在不斷豐富。同時,也能營造一種良性發展的科研氛圍,為學校科研實力水平的提升打造良好的基礎。
民辦高校的師資隊伍力量相對薄弱,通過教師個人能力去申報高級別課題會比較困難。所以,民辦高校建設一支優秀的科研團隊是一件重中之重的任務。
民辦高校要在短時間內提高科研水平,采取的有效措施就是實現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并舉的措施。引進國內外優秀的教學、科研人才,要挖掘認同民辦高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觀點,愿意長期從事民辦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高層次人才,改變原有的教師結構,注入新的科研動力。
通過資金扶持,選派學校骨干教師到國內外名牌高校進行交流、訪學、進修學習和攻讀學位,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業務能力、科研能力強的骨干教師,帶動學??蒲泄ぷ鞯姆€定長期發展。同時,在學校積極開展一些高端學術講座、科研論壇,為教師提供學術交流機會,鼓勵教師參加高級別學術會議,發表級別學術會議、核心論文,提升教師學術影響力。
高薪聘請在行業和專業領域中有學術影響的中青年教授或離退休教授擔任學校學科帶頭人,帶領學校在某個學科領域中的教師開展科研活動,從中帶動一批教師提高科研能力水平,促進學??蒲兴降奶嵘?。
民辦高校是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力量,近年來民辦高校通過自身不斷的努力發展,已經在我國經濟社會領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影響。教育部從2015年開始將民辦高校納入全國高校人文社科/科技統計范圍內。由此可見,國家在科研領域中已經在慢慢地重視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民辦高校的科研工作在我國教育科研中有了一定的進展。民辦高校如何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學校任務,是衡量一所高校對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重要砝碼。
【參考文獻】
[1]趙立芳.民辦高??蒲泄ぷ鳜F狀及其重要性分析[J].企業管理,2015(2).
[2]王曉艷.民辦高??蒲挟a出現狀與提升對策研究——以學術論文為例[D].長安大學,2016:26-31.
[3]曹艷紅.論民辦高校科研現狀分析[J].企業管理,2015(2).
[4]婁自強,柴路.民辦高校科研工作的困境與應對策略[J].高教學刊,2016: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