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羽萌 冼嘉慧


皮雕工藝興起于歐洲,后來逐步傳入美洲、日本和中國等地。唐草紋皮雕作品初登中國市場舞臺,至今不過短短十幾年。但是,皮雕圖案已經開始擺脫大眾風格統一化,逐漸出現創作化趨勢,這一變化是否也暗示著當今皮雕圖案展現領域的無限可能性?
當前,皮雕圖案及表現技法早已有一套成熟的美式唐草皮雕風格。作為外來的皮雕工藝,圖案更多地表現外來的文化以及符號,而本土化圖樣的中國皮雕作品在大眾視野中則少之又少。當今社會日新月異,國家提倡大力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因此人們要不斷加強民族文化的多元創造性。將民族符號融入皮雕作品是發揚民族文化和提高皮雕工藝傳播度的一種方法。本文以廣西民族標識的壯錦圖案為例,探索了皮雕圖案民族化的設計與實踐,研究了皮雕與壯錦紋樣相結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主要目的是通過壯錦皮雕這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創作品,開拓市場、擴大需求,使人們接納皮雕圖案作為民族符號化的一種表現形式,繼承與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一、壯錦紋樣的特點及在皮雕中的表現共性
壯錦作為壯族手工技藝的實物載體,從漢代的初現到清代的興盛,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沉淀,在歷史歲月中體現了壯族人民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情趣。廣西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擁有四季常青的植被、富饒的農作物以及充沛的水資源,一系列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經過壯錦的物化得以多方面的展現。
壯錦從古至今不僅作為日常衣物裝飾,也作為嫁妝及祝福贈禮,所以壯錦擁有獨特的色彩。在用色上,壯錦配色偏愛重彩,以高純度的紅、黃、藍、綠為基色,在高對比度的基色上再使用其余補色進行搭配。這一濃艷的色彩風格可以通過皮雕上色很好地表現。通過皮雕工藝,圖案在肌理劃分之外,再運用鹽基染料或者酒精染料進行搭配修飾,可以更好地突出壯錦圖樣的精致和豐富的色彩。
在壯錦圖案的構成上,圖案內容大多源于生活,常見的動植物、圖騰都是壯錦的構成元素。除了構圖主體物之外,壯錦多用重復的象征花紋作為點綴,如云紋、回字紋、水波紋、壯錦紋等幾何元素。在皮雕工藝中,人們也多用同樣的雕頭進行重復敲印,形成畫面肌理,壯錦的幾何背景以及圖形極好地與皮雕工藝形成共性。壯錦紋樣由線編織而成,一個個組成壯錦的小方格有著凸起漸變的觸摸質感,皮雕也是通過對皮的敲打、擠壓形成平凸的紋理效果。經過皮雕的形式處理,壯錦本身的肌理質感會更加細膩化,除了圖形的凹凸以外,紋理也更細節化。
二、壯錦紋樣在皮雕中的實踐
壯錦紋樣在皮雕工藝上有以下幾種體現方式。一是隨著時代潮流的變化,人們的審美已經不停留在曾經的滿畫構圖上,局部的紋樣裝飾更為大眾喜愛。通過皮雕將壯錦裝飾條敲制出,作為局部,點綴相應的物體,更為雅致美觀,也更好地使人們將視覺重點放在壯錦紋樣上。壯錦紋樣可以以線的形式(見圖1),搭配在皮包表面,在艷麗的顏色搭配之下又不失其精致。
圖1 線形紋樣
圖2 銅鼓紋樣
二是除了獨特的色彩搭配,壯錦的特殊幾何圖形組合也是其特色所在。將壯錦滿幅雕制在植鞣革上,不需太多色彩,人們可以在皮雕基礎上染不同層次深淺的單色來豐富畫面。這樣一來,畫面擁有更完整的壯錦圖案特色,又不會花亂無章,可以很好地突顯皮雕凹凸的紋理質感。人們可以在皮面上雕以銅鼓的圖形紋理(如圖2),由于銅鼓紋樣豐富多樣,為了避免畫面花亂,人們可以選用不同深淺的紅色進行上色,這樣畫面既分出了層次也不顯得花亂而失去現代感。
三是壯錦作為壯族文化的物化產物,紋樣的使用延續了歷史傳承。傳統的紋樣搭配已經大多不為大眾所推崇和使用,將傳統紋樣跟隨時代改進,在傳統壯錦紋樣基礎上配以當代平面插畫元素能更好地使壯錦打入大眾市場。青年一輩隨著城市化進行遷移,這也導致壯錦編織工藝的傳承缺失。若只是將壯錦作為一個民間工藝來欣賞和繼承,它會逐漸在快消行業日益興盛的市場中流失。只有把壯錦文化和現代審美結合,壯錦才能更好地進入大眾視野,從而改變大眾對傳統壯錦的刻板印象,提高大眾對壯錦的認識度,使人喜愛壯錦,傳承壯錦文化。
三、拓展皮雕市場的可能性及重要意義
當前,在外來文化尤其是藝術文化的沖擊下,壯錦藝術的發展與傳承面臨諸多困難。如何將壯錦藝術傳承與現代藝術潮流發展相結合,將獨特的壯錦藝術融入皮雕藝術中,是當代藝術創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皮雕藝術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其以皮革為載體,進行藝術雕刻。形形色色的紋樣,在皮雕藝術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人們可以將兩種不同的藝術文化進行交匯、融合、碰撞,從而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藝術品。這種不同于傳統而又獨立存在的表達形式,有助于傳承和發展壯錦藝術。原有的皮雕藝術所用的紋樣,由國外流傳到中國,其紋樣有著濃烈的異域文化色彩,人們可以將壯錦紋樣作為新紋樣運用于皮雕藝術上進行創新。不論對國外受眾還是對國內受眾來說,壯錦紋樣的藝術性是毋庸置疑的,這種藝術表達方式的創新會給大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四、結語
皮質制品可以運用不同的壯錦紋樣,如皮包、皮質書籍封面、皮制用具等,這些皮制制品貼合日常生活,有利于大眾廣泛認知和接受壯錦藝術。傳承與發展優秀的傳統文化,是當代藝術創作者的重要任務,通過藝術作品的創新,人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壯錦藝術。
(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