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賢
【摘 要】素描在每年的美術高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學生的素描基礎,如何讓學生真正的理解并且畫出的作品具有思想性、藝術性,需要老師們不斷的研究教學方法,大膽的進行創新教育,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素描;造型;本質;中職學生;美術教師
中圖分類號: G7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02-0125-002
【Abstract】The sketch of the year holds a large proportion of fine art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sketch foundation, how to make students truly understand and draw works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quality,teachers need to continue to study teaching methods, the bold innovation education,enhance th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Key words】Sketch;Modelling;Nature;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Teachers of fine arts
素描是美術造型的基礎,要想提高中職學生的素描水平,就必須要讓他們掌握科學的作畫方法,并對他們進行嚴格系統的訓練才行。要讓中職美術生在高中三年學好素描這門課程,一是,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二是,要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理論和實踐能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三是,要能了解學生們的學情,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素描基礎訓練要從簡到繁、由淺入深,將想象力和創造力相互融為一體的造型過程。在初學素描時,中職學生由于缺乏對純理論知識學習的耐心和對客觀對象不能正確的加以認識和理解,雖然他們有正確的視覺感受,但總是在作品中表達不出來,不能正確地分析物體的特征、結構和內部聯系,缺少整體作畫的觀念,喜歡畫局部,導致畫面主次不分,盡管費時、費力,但效果不好,學生自己也很苦惱,容易喪失信心。針對這種情況,美術教師一定要及時的給予指導,先鼓勵學生的優點,再指出畫面中存在的問題。為了讓學生養成科學的作畫步驟的好習慣,必須讓他們先有整體觀念,科學的理解物體的體面結構,對于高一的新生,美術教師可以通過石膏幾何模型,加上PPT講解分析體面結構,有條件的畫可以用動畫演示。如動畫演示:將立方體等大的拉長,會變成長方體;拉長立方體的每個角會變成多變體;將立方體各個角等比例的削去會變成圓;將圓壓扁或拉長會變成不同的水果,如蘋果,梨等等。通過真正的動畫演示,會讓學生立馬明白一個道理,所有的物體都是由立方體轉變而來的,這才是本質所在。
學生們經過初期訓練,有了一定的造型基礎,就可以從燈光作業入手讓他們畫全因素素描了,因燈光光線很集中,物體在燈光的照射下,會出現明顯的黑、白、灰對比關系,這有利于中職學生觀察,并且利于中職學生對物體結構的理解和深入塑造。畫黑白灰關系時,不要讓學生進行簡單的描摹,在整體歸納的前提下控制住細節,通過不斷的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的練習,增強學生對畫面整體明暗對比的認識和控制。隨著學習的深入,美術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增加不同的作業難度進行分組訓練,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畫結構素描或全因素素描,這樣利于基礎好的學生能夠更準確、更深入地理解、分析、表現物體的本質結構,也能在全因素素描中有深入的體現。
素描基礎訓練要能以培養學生對物體的理解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審美能力為目的,掌握好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同時,美術教師應教導美術學生以客觀物體為依據,加上自己的思想與真實感受,以相對寫實的手法來表現對物體的感受。美術教師的指導作用很關鍵,要能點到點上。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創造表現力也很重要,作品能否具有感染力關鍵取決于繪畫者的主觀感受。所以說科學的作畫步驟、整體的作畫觀念和富有創造性思維是畫好素描的關鍵所在。
1 科學的作畫步驟
科學的作畫步驟和良好的理解力是取得成功的保證。在學習素描基礎的過程中,有的同學雖然在繪畫中表現的非常刻苦、勤奮,但進步卻很小,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繪畫都停止不前,這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缺少正確的學習思路、學習方法。從表面上看,這些學生的學習態度都很老實,勤懇,但他們不聽老師的指點,不知道及時的改進繪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不知道向學習進步較快的學生學習他們的經驗,不愛動腦筋去思考問題,不知道要從整體上解決問題,死摳局部,整體與局部脫節,這樣的畫面怎么能吸引人?因此,要想提高素描,必須要及時調整自己的作畫思路和步驟,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2 整體的作畫觀念
很多初學素描的學生在作畫過程中缺乏整體觀念,只盯著局部,畫面畫的又花又碎,這是由于他們沒有經過長期素描作業的訓練,想急于表現出畫面的效果,缺乏對局部和整體大局的把控,造成局部與整體的脫節,沒有很好的將整體與局部的相互關系表現到位。畫面經常出現一部分物體已經刻畫的完美到位,而其他有的部分仍是空白,結果是規定的作畫時間已經到了,但學生因為沒畫完,而使畫面(下轉第138頁)(上接第125頁)不完整,分數自然高不了。
整體是由很多個小局部組成的,一幅作品如果沒有局部而只注重整體,那就會顯得空洞,缺乏細節;相反,如果沒有整體只有局部,那就會碎、花,畫面再精彩、再深入也毫無意義,因為沒有整體可言了。
3 富有創造性思維
學習素描的目的,不是單純的只講究技法,塊面效果,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藝術思維,即要有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我們不是照相機,原搬物體,描摹物體,我們是要在加上自己的想法的同時,客觀有想法的表達出自己所看的,離開了創造性,素描訓練也就失去了它本質的意義所在。
什么是繪畫的創造性思維?就是在面對物體時,它們給了你什么樣的感受,是安靜?溫馨?還是讓你看了以后激情澎湃?那么就讓我們從這種感受出發,加上自己的想法根據真實客觀的物體進行創造,這樣畫出的畫才會有生命力,感染力。
因為應試教育的需要,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們很多教師都會把怎么畫畫面才能出效果、技法、技能等這些方面當做教學的重點,學生也只是把繪畫當成升學的跳板,天天如此這般的繪畫,讓繪畫作品失去了生命力,學生就像一臺臺的機器,每天都在復制他們所看到的,一件件毫無生氣的作品只是為了表現黑白灰關系了。
我自己認為,在美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創新改革,要將被動的灌知識,變成讓學生主動的思考,積極的體驗,多面的觀察,主動的參與,讓學生真正的是在快樂中,合作中學習。在我的美術課堂中,為了畫好一個蘋果的素描靜物,我會先讓學生在課前都拿個蘋果,先自己拿在手里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外形輪廓、顏色,判斷味道,再用刀子削皮觀察體面效果,最后吃到嘴里體會滋味。這樣學生有了各個器官的主動參與,加上自己的想法,畫出的畫面自然生動、有趣。
素描是美術當中最為基礎的一部分,在素描教學中,我們美術教師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養成科學的作畫習慣,整體的繪畫觀念,培養他們創作的興趣,讓他們能夠用自己的想法去畫出物體,把物體賦予生命力,這才是真正素描教學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