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艷平
摘 要: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堂注重的是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個課堂應該成為向學生傳遞正能量的主陣地,引導學生把握時代脈搏,積極地、樂觀地體察社會,從而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面、世界觀。只有知、情、意、行的和諧統一,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正能量
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在《正能量》一書中說:“正能量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斷追求、讓生活變得圓滿幸福的動力和感情”?,F在,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都能稱為“正能量”。一個人在中學時代的成長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一個人的終身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初中階段的思想品德課堂注重的是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個課堂應該成為向學生傳遞正能量的主陣地,引導學生把握時代脈搏,積極地、樂觀地體察社會,從而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面、世界觀。只有知、情、意、行的和諧統一,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效果。傳遞正能量,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學案例以正面的、積極的案例為主
在實際教學中,有時會發現有些老師一旦上起課來便針砭時弊、牢騷滿腹。所舉事例多以反面為主。如人教八年級上冊第十課第二框題“誠信是金”,一位老師在課堂上列舉了生活中種種不信守承諾的現象,從父母違背對孩子“好好學習,這次考好了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承諾,到流浪漢凍死街頭,到醫院見死不救,一直到政府沒有兌現為民辦實事的承諾等等,最后總結“風聲雨聲承諾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忽悠”。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們列舉了大量的身邊的及社會上不信守承諾的現象,得出結論,這是“中國式承諾”。這樣的教學設計,課堂氣氛活躍,老師講得痛快淋漓,學生說得義憤填膺。但熱鬧過后,留給學生什么呢?聽了這樣的課,感覺這個社會到處都是騙子,沒有人可以信任。這樣的課堂,除了培養“憤青”,還有正能量傳遞給學生嗎?
同樣是《誠信是金》,我在教學設計上,突出了正面的案例。從古代“曾子殺豬”“一諾千金”“立木取信”等成語故事,引導學生領悟“信守承諾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從誠信模范武秀君事跡中,引導學生體會承諾的分量,在感動的同時領悟“既然做出承諾就要兌現承諾”的重要性;從“身邊誠信的榜樣”引導學生從這些正面的有積極意義的案例中,深刻地總結信守承諾的重要意義,在這樣的課堂上汲取的是正能量。
二、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客觀分析負面的社會現象,在批判中傳遞正能量
生活中,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我們應引導學生去感受陽光的溫暖,而不是引導學生去體會陰影的黑暗與冷漠。思想品德課堂上,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積極的向上的,把崇尚真、善、美的東西展現給人生觀還未形成的初中生們。在《誠信是金》一課的設計上,我沒有回避社會上不守承諾的現象,學生列舉了一些生活中不守承諾的現象。這時候老師不需要簡單地羅列生活中的負面案例,而是引導學生客觀地批判這些反面現象。如針對“三鹿奶粉事件”,我設計了幾個環節,第一環節感受三鹿奶業集團曾經的輝煌:全國奶業巨頭,國家免檢企業;第二環節重溫三鹿奶業集團對消費者的承諾:專業生產、品質保證、名牌產品;第三環節回放“三鹿奶粉事件”。通過這三個環節,可以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三鹿集團不信守承諾給廣大消費者造成的傷害。第四個環節分析三鹿集團為此付出的代價:企業破產,相關責任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不信守承諾的后果是什么?”學生總結:不信守承諾會遭受心靈的拷問、道義的譴責和法律的懲罰。
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對社會上負面的事件不是只停留在氣憤、指責的表面,而是以積極的心態、客觀的態度加以分析、批判。社會可以有瑕疵,我們可以批評,也可以挑剔,但不應該悲觀,更不可以絕望。在思想品德課上,面對社會上的負面事件,老師應充分挖掘積極因素,引導學生努力克服消極情緒,保持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在傳遞著正能量。
三、激發學生自身的潛能,引爆學生內在的正能量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善的一面,更何況我們的天真純潔的青少年呢?他們不乏善心和愛心,我們作為思想品德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的愛提供被觸發的機會。當一個人被感動之時,也是他的愛心和善心被觸發之時。
在《天下父母心》一課中,我選用的是1999年的一個真實的事情:兩歲的潘子灝跟隨爸爸媽媽在旅游時,纜車墜地的瞬間,爸爸高高舉起了他,給了他第二次生命。通過這樣真實的事情,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他們深切地體會到父母的愛是如此寶貴,生活中應該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應該感恩父母對自己的付出。在這個時候,我設計了一個“愛的體驗”環節: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最讓你感動的事情是什么?許多學生都是哽咽著敘述父母對他們的付出。周末回家時路邊爸爸翹首以待的身影讓學生感動;餐桌上,媽媽看似無意,卻是有心不去吃孩子喜歡吃的菜,讓學生感動;爸爸在路上忙著趕路被刮傷了胳膊,只為了讓孩子上學不遲到讓學生感動;生病時,媽媽柔弱的身體背著孩子跑向醫院的力量讓學生感動!在思想品德課上,我們要做的就是觸發孩子的愛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善的力量,讓他們在感動的同時也會有善的行為,從而達到正確引導他們懂得感恩,懂得理解他人,寬容他人,引爆他們內在的正能量,并成為傳遞正能量中的一份子。
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總有一天,他們會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在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向他們傳遞的是代表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力量,是向善的信心和希望。向他們傳遞正能量,并讓學生成為傳遞正能量鏈條上有份量的一環,在思想品德課堂上提升生命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