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蘭
摘 要: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科學課程改革指出學生是科學課堂的主體,科學教學要重視學生的探究性學習,但是,當前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模式傳統,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的效率不高。如何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提高小學科學課堂的有效性已成為廣大科學教師所關注的問題。本文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詳細闡述了提高小學科學課程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提高小學科學學科教學有效性任重而道遠,需要小學科學教師提高重視程度,發揮主導作用,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充分調動小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小學生成為科學課堂的主人。本文主要探討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對小學科學教學有所幫助。
1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1教師準備不充分
充分的備課對于提高科學課堂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當前,許多科學教師對小學科學教學不夠重視,認為科學課程不是主科。此外,學校對于科學課程也不重視,有的學校的科學教師都是兼職教師,這些教師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主科上,對于科學教學機械應付,根本不花時間和精力去充分備課。教師對科學教材理解不夠深刻,導致學生學習起來也沒有興趣,這就很難保證科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1.2課堂探究無秩序
探究性學習注重的是學生的思維鍛煉,講究的是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在目前的科學課堂上,教師往往只關注課堂活動的形式,而忽視探究性課堂活動的質量,只重視課堂活動內容的容量,而忽視活動的效果。教師為了讓學生“動”起來,將大部分時間都留給學生,而學生自己又難以做到真正的深入探究。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沒有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導致活動流于形式。所以,教師要明白,真正的科學課堂探究需要的是實際的操作和冷靜的思考,無秩序的探究很難收到實效。
2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1構建教學情境,提升學習氛圍
傳統的小學教學課堂都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生理特點,抑制了小學生的天性,沒能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小學的課堂學習效率不高。在新的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教師要在課堂上創造結合學生興趣和教材課本的情境,把教材內容和小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例如在學習《食物中的營養》的時候,我先給學會們播放了一段視頻,視屏中展示了兩個不健康的胖子和瘦子的對話,其中瘦子說,我只喜歡喝牛奶吃零食,不喜歡魚肉,我最近的記憶力明顯不好。胖子說,我喜歡吃巧克力,不喜歡蔬菜米飯,我越來越胖了。這兩個人物在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小學生們在觀看視頻的時候非常容易融入進去,很多學生自己就開始思考關于健康飲食的問題,這時候教師在把這堂課的主題——“食物中的營養”引導出來。
2.2組織實踐活動,培養綜合能力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開發小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的課程,這樣的科學課程就不能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否則就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科學課教師需要把知識與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素質,而且在實踐中多是小組合作學習,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集體觀念。例如在學完《分類和回收利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一次調查活動:讓學生自動分成小組到附近的廢品回收站做調查,調查的問題包括廢品回收站都回收哪些東西,廢品回收后有哪些用處等。還可以讓學生們做一些公益活動,把班級、學校甚至附近社區的垃圾箱進行簡單的裝飾,貼上不同垃圾回收的標簽,讓學生從自身做起,學會養成進行垃圾分類,保護環境等良好的習慣。
2.3有效落實課前準備工作
一堂有效的課離不開教師精心的備課,備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對教材的研究,二是教師對學生的研究。在寫教案的時候,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根據教材的內容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設計好教學活動,保證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把知識用最有效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們。做好這些的基礎上,教師還要認真思考每個班級的學生的特點以及班級的整體的知識水平,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把準備好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融合到班級學生身上,針對不同的班級情況教案和教學方法的采用都會有所不同。在教材和學生兩個方面都準備好之后,教師還要充分考慮到課堂上一切可能發生的情況,包括學生會提什么樣的問題,學生在每個環節會有哪些困難,學生的探究會有哪些新的發現,哪些新的結論,該如何回答學生的問題,如何解決學生新發現的結果等等。教師能預想到的問題越多,就越能做好預案,做好準備,以免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3結束語
小學科學課程對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提高科學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蒙作用,其在小學教育階段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科學教師必須重視并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祀泉.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5(11):177.
[2]葉寶生.小學科學教學觀察實驗設計的依據和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12):68-72.
[3]劉林,樊敏,彭蜀晉.小學科學教育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25(0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