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菊
一方面,老師和學生對閱讀與寫作類教輔圖書有著極為迫切的現實需求,以期指導老師教學和學生自學;另一方面,反觀此類教輔圖書市場,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1)不注重選題策劃,圖書粗制濫造。教輔圖書出版周期較短、市場風險小、回款有保證,其也成為一些出版社獲取利潤的主要產品。為快速搶占這一市場,一些圖書出版者置圖書的質量于不顧,只是一味地盲目跟風,缺乏自己的策劃主動性,如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電視節目的播出,興起的國民誦讀熱。有圖書出版者瞅準商機,借勢請主持人錄制語音標準、有聲伴讀版的誦讀書,有效指導了學生正確朗讀詩詞,圖書在市場上的反響確實不錯。但是其他出版者只是一味跟風模仿,只會落得慘敗的下場。
(2)編寫體例不清晰,內容實用性不強。當下語文閱讀與寫作類教輔市場,產品種類多種多樣,但也參差不齊。一些圖書出版者由于約請作者的編寫水平也有限,編寫的體例并不理想,編寫思想不明晰,內容散亂無主題,指導性不強等問題普遍存在。如閱讀練習類圖書,還是傳統教輔圖書“閱讀篇目+練習題+參考答案”的形式呈現,或是大量的模擬題、歷年的考試真題的匯編,內容平淡無特色;作文類教輔書,寫作方法類的指導少,羅列范文的較多等,這些老師課上不講,學生課下不練,根本起不到輔助教學的實際作用。還有一些作者對編寫教輔圖書無想法,借助同類出版物東拼西湊、應付了事的現象也常有發生。
(3)編輯對書稿參與程度不深,對圖書市場缺乏了解。作為教輔圖書編輯,了解教學大綱,熟悉課程設置,掌握教學動態等是應該具備的職責,但在實際工作中,編輯的書稿編校任務多,工作量大,在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就很難將自己的觸角伸到研究教輔圖書市場和教學一線上,由于缺乏對教學及市場的了解,也就缺失話語權,對作者投來的稿件也難以提出專業的或建設性的意見,這也間接影響了此類書稿的質量。
(4)營銷意識淡薄,宣傳方式單一。閱讀與寫作類教輔圖書,面向廣大的中小學生,讀者覆蓋面廣,分布不均,圖書的市場規模也較大,因此對其市場營銷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實情況中,很多教輔圖書出版單位在此類圖書的營銷上還相對傳統,往往是通過與新華書店、民營書商的黏性合作來實現圖書銷售,無法實現對讀者的共性和個性的了解,即不能實現對讀者數據的收集,也就無法有針對性的宣傳,只知道圖書賣了多少,但是不了解這些圖書到底賣給了誰。在掌握了數據就掌握了一切的“大數據時代”,出版者已不能故步自封,要懂得營銷自己,將營銷戰略的總體部署和營銷計劃貫串在出版的始終,制訂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以及采用多樣性的綜合營銷手段,達到更好的營銷效果。
據數據統計,目前全國有大約570家出版社,其中,出版教輔圖書的就有530家之多,且70%以上的教輔書都是由民營書商出版發行,可見,要想在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困難重重?,F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說過:“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一個公司必須努力尋找能使它的產品產生差異化的特定方法,以贏得競爭優勢。”其中的“產品差異化的特定方法”就是指品牌策略。
第一,找準自己的優勢。首先,出版者要進行自我分析,剖析自己在競爭中的優勢和劣勢,明確自己在出版者里的定位,明確圖書的品種定位、找準圖書的讀者定位、凸顯圖書的特色定位。另外,提高自己的品牌辨識度也很關鍵。好的圖書貴在獨特的創意和合理的結構。如果從圖書的封面、排版到內容,都擁有獨特的創意和自己的特色,市場競爭力也會逐步增強。
第二,充分做好圖書前期的市場調研。只有懂得市場,了解市場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尤其是在當下同質化選題普遍存在的大前提下,要想做出有自己特色的適合學生使用的教輔圖書,就必須扎實做好前期調研。將一部分編輯從稿件的編校工作中解放出來,要多下去走動,經常與各大圖書批發商、零售商、新華書店、教育書店,溝通最直接的市場反饋,了解現下對教輔圖書的類型需求,這也有利于編輯尋找新的選題角度。另外,在校老師擁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最為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他們對教輔圖書在內容、形式、題量上有著自己的想法或期望,通過他們的幫助,碰撞教輔圖書的編寫思路,才更有針對性。再者,作為使用教輔書籍的學生也很有發言權,多多聽取學生們的使用感受,改進圖書中的不足,都是非常必要而重要的環節。
第三,優化圖書內容。優質的圖書資源、強勢的產品是贏得市場話語權的重要因素,也是成為主業挺拔、核心競爭力強勁、影響力巨大的大型出版社的堅實基礎。一方面,所編輯的閱讀與寫作類教輔圖書,應花大功夫在內容優化上。不僅體現編輯用心,更要懂得將自己的用心形象化,讓教師及學生能接收到。比如,如何強化教輔圖書的指導性,如何突出教輔圖書的實用性,如何將作者的教學理念貫穿于圖書中,什么樣的教輔圖書體例更便于學生接受,什么樣的教輔圖書是學生和老師都需要的,等等。
第四,注重圖書的營銷。在當下競爭如此激烈的教輔圖書市場,圖書種類繁重,家長及學生并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在選書上,所以出版者要會自己營銷自己。這就需要系統的營銷流程及具體的營銷人員或編輯來做。除做好傳統的營銷之外,充分利用新媒體來擴大影響力是現下接受度較廣的方式。如一些出版社或民營公司都有精心打造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發表原創或轉載文章,以其各自獨有的風格收獲了自己的粉絲群。例如,山東宇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宇軒圖書”,經常以“粉絲福利”的方式,里面有圖書的介紹及目錄等信息,通過讓讀者轉發微信并集贊免費贈書的方式達到宣傳圖書的目的;又如,北京曲一線圖書策劃有限公司的微信公眾號“曲一線科學備考”里,經常發表原創文章,邀請語文教研員講述復習指南,高考狀元現身述說學習心得,如“如何成為學霸”“理科生如何寫好高考作文”“我的高考復習指南”“主科的骨頭,再硬也要啃完”“如何應對2018年語文高考”等諸如此類文章,籠絡大批學生讀者,都是非常值得借鑒的宣傳方式。
品牌建立之后,日常的維護也非常關鍵。
第一,外觀兼顧統一與創新。一個品牌教輔的創立一般需要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對于一個較為成熟的品牌教輔而言,外觀(即圖書的封面、內文的版式等)是一個品牌的形象標志,品牌建立之初讀者已經有了認同,所以外觀不宜過多更改,但也不能一直保持不變,因此在外觀上講究穩中求變,既要兼顧老用戶認知,又能體現求新求變的設計意圖。
第二,圖書的內容的更新也要快,要維護良好的教輔品牌聲譽,就應每年都有條件地最大幅度撤換舊題,更新信息,而且每次修訂要凸顯出足夠的誠意。具體說來,就是每一次的修訂,不僅要更換圖書內陳舊過時的內容,還要實時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緊跟《考試大綱》《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變化等,實時跟進考試動態,將學生們對最新題型掌握和練習的需要編寫進去,才是品牌能持續被關注的關鍵之一。
第三,要與讀者保持良好的互動。讀者是圖書的直接使用者,他們的聲音是最為直觀的反饋,要不斷做到精準分析用戶的需求,不斷優化用戶的體驗。平時可以建立自己的讀者信息庫,做到熟悉讀者并了解讀者??赏ㄟ^建立微信群、QQ群或與讀者在微信公眾號上創建互動話題等方式,及時解答讀者的疑惑,并多多聽取讀者的寶貴意見或建議,這為圖書的再版或修訂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現如今,傳統出版業已經進入了資源深度融合、業務全面升級的新時代。出版社要積極探索與新技術的融合發展,致力于打造自己獨有的品牌,努力從狹義的傳統出版向廣義的多媒體融合轉變。
第一,出版社要積極發揮傳統出版資源豐富、信息權威的優勢,努力將資源發揮到最大化。在內容、技術、市場上尋求創新,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新的業態、新的內容和形態、新的教輔圖書品種,擴大自己的圖書出版規模,造成更大的影響力。
第二,教輔圖書市場競爭激烈,一些民營出版公司的勢頭發展很猛,市場占有率也很高,在讀者里也有很好的口碑,傳統教輔圖書出版社在該領域的市場不斷縮小,為了很好地應對競爭,我們應向新媒體、民營書業學習,學習如何借助市場的力量謀求新的發展形式及方式。
第三,樹立媒體融合新理念,把新理念應用于出版工作各個環節。像閱讀與寫作類教輔,就可以借鑒新媒體技術手段,彌補自己的“短板”,如對讀者缺乏細致的了解,與老師和學生互動少等,如上文提到的類似古詩詞必背這種閱讀類教輔,在古詩詞旁邊加注二維碼,讓讀者用手機掃描獲取語音誦讀就實現了圖書與讀者的交互性,我們不妨再努力嘗試挖掘二維碼的更多價值,將出版社本身的內容資源優勢如何發揮到極致,這都是需要編輯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思考和創新的。
[1]袁其興.教輔圖書出版現狀和發展趨勢探析[J].出版發行研究,2012(12):30-32.
[2]李立云.中小學教輔圖書質量的瓶頸及破解之法[J].出版發行研究,2012(1):19-22.
[3]孟建華.把握教輔圖書特點 保障教輔圖書質量[J].出版廣角,2014(16):76-77.
[4]柳斌杰.十九大是歷史性大會,出版業大有作為[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01-12.
[5]劉海英.教輔圖書的品牌策劃與營銷策略[J].傳播與版權,2017(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