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慶
(寧夏廣播電視臺,寧夏 銀川 750001)
電視專題片是對真實事件、人物的紀實制作的展現,主要是對某個對象的深入采訪收集拍攝,而后編輯為電視專題片的形式傳播出去。電視專題片具有一定的新聞性和藝術審美性。作為電視專題片的編導,需要對作品本身做全局的把控,能夠做好事先的策劃、拍攝管控、解說詞與后期編輯各環節的處理,充分地運用鏡頭語言來表達作品。隨著新時期人們接收信息習慣的變化,編導思維也需要有更多方面的發展,不能故步自封。
在電視專題片的制作中,首先需要對海量的信息進行篩選,選取具有時代特點或者歷史價值的內容。面對海量的信息,編導需要做好前期深入尋找的工作,有效確定資料本身的真實可靠與具有新聞價值。甚至面對著大量的信息,需要有更強的感受能力。能夠通過有限的信息抓取到拍攝的閃光點。無論是對人物還是對事件的拍攝,都需要有可看點,有其獨特性。這種獨特性可能與時代發展有關,是時代變革下產生的衍生物。也可能是與歷史、社會、自然有關的典型代表,從而更好地展現專題片的內在價值與特色。在海量信息的篩選上,要多選擇時下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追熱點是很好地反映社會現實與主流的方法,可以贏得更多的社會認可。但是并不代表就不能將其他非熱點的內容納入,可以從多方面采集,但是素材本身要有特質是最為重要的。要找到一個特點作為切入點,如果暫時沒有特點,可以先擱置,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更多信息與發展變化后再做處理。日常可以多看社會上的爆款新聞,可以觀察人們對這些新聞的反應情況,了解受眾想要觀察的內容,而后在海量信息中去尋找對應的部分。或者對于社會上廣泛蔓延的負面問題,也可以通過電視專題片的正面內容去引導。因此,電視專題片要承載其社會責任,能夠引導社會輿論向好的方向發展,保持社會的多樣性與平衡性。
電視專題片在確定內容后需要考慮如何通過畫面的采集和創作發揮其實質的內容效果。因此,在拍攝前需要做好準備,了解實際情況,做好拍攝內容的策劃以及準備物品的安排。要保證攝像師能夠準確地運用攝像技術,保證內容的生動性。作為編導需要做好人員的調配以及后期制作需要呈現效果的基本說明,讓攝像師能夠更為全面準確地采集素材,準備足夠的素材,這要求要做好與攝像師的溝通。甚至在過程中需要做好對接溝通,及時捕捉關鍵內容。因為編導自身是整個工作的串接者,需要了解全局的需求,因此要做好各環節的對接。在畫面創作中,要做好各方面充分的溝通,讓攝像也有后期編輯的意識,能夠配合編輯工作做好素材的采集。不能只管攝像不管后期制作的需求,這種割裂性的團隊協作無法達到好的效果。因此,編導需要讓全部人員有綜合素養,能夠充分地了解其他人員的工作所需,做好配合。
做好畫面素材采集以后,需要通過解說詞來輔助畫面內容,闡述畫面不能表達的部分,同時也讓可以讓畫面的表達更為深入明了。解說詞沒有固定的風格與形式,更多地需要針對實際情況而定。編導在解說詞的處理上,需要有發散性的思維,需要了解當下各種語言風格特點,甚至在解說詞的內容與配音音色的選擇上都要更具有感染力。甚至要有更強的美感需求,提升受眾觀看的內心觸動感。解說詞的撰寫取決于對現場情況的采集了解,在采集過程中就應該做大量的記錄,然后配合畫面情況進行補充。作為編導需要到現場親自實踐,要對人物有更深的認識,甚至是比畫面更為了解。要了解畫面沒有采集到的部分,對采訪對象有更多的掌握,包括不能在畫面上呈現的內容。通過解說詞婉轉地進行表達。這就是解說詞的價值,通過解說來引導人們朝一個正向的方面思考,達到思想引導的效果。編導要充分意識到解說詞這些功能,做好前期的積累。
除了常規的蒙太奇等編輯思維外,更需要有符合時代的審美需求。當下人們對電視專題片有了更高的要求,要讓作品本身具有一種藝術氣質與美感,無論是畫面的編輯、節奏的掌控、配音的選擇,都不能盲目隨意地展開,需要找到作品本身的氣質。讓各要素更好地配合。畫面的比例和觀感需要有藝術性,甚至可以多運用具有美感的畫面鏡頭來烘托主題氣氛,在解說詞的處理上,也需要有感染力的聲音來配合。整個節奏的把控也要充分符合受眾的觀感節奏,在人們要感受到沉悶之前及時進行轉化。適當地將具有戲劇沖突的部分按照一定節奏分布。在保證真實的基礎上,能夠讓電視專題片有更強的故事性,甚至運用表現戲劇張力的手法讓電視專題片有更強的可看性,避免內容的沉悶。當然,這種操作不一定適合所有作品,每個作品的風格都需要個性化設計。部分可以表達一種平和的美,部分也可以表達一種戲劇化的效果,不可以籠統一刀切,這都取決于受眾的需求以及素材本身的特質。
當下的社會注重創新,但是并不能代表任何創新都有價值。創新要充分依托現實政治社會環境,編導要有充分的政治意識,懂得輿論引導的正向性,避免對社會構成負面的傷害。電視專題片本身是為了反映現實以及傳播正向力量,糾正社會的不良思想與行為。因此,創新要有邊界,這種邊界是道德、法律的邊界,是公序良俗的邊界,不能越過邊界為了創新與吸引眼球而不顧及社會的影響。社會需要開放思維,保持多元并存的局面,但是并不代表要讓各種糟粕與極端思想占據主流。我們可以保持各方面的聲音有自身存在的權利,但是需要做好各方面的調節,最終維持社會中正面積極的發展,讓有助于社會發展的聲音更多地展現出來,從而影響人們共同發力去維護這個平穩向上的局面。編導不能陷入個人的意識形態,需要有大局觀,從大局著眼,不能為了一己之私而在電視專題片中輸入某種不當的思想,要圍繞社會主義價值觀制作。
電視專題片需要編導發揮創新思維來不斷提升其價值,給受眾帶來不一樣的新鮮觀感,提升其可看性。在具體的操作中需要依據實際情況合理規劃處理,提升最終的創新成效,要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維護社會的平穩發展,把控好專題片的輿論導向,發揮媒體的實質作用。